<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7-24 11:04 原文鏈接: 新華社:加大治污力度守住綠水青山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的目標,也是群眾的迫切需要。

      五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生態環境質量正在逐步改善。

      更多藍天解決群眾“呼吸之憂”

      家住天津市東麗區躍進路福陽西里的劉先生,2016年度過了首個不用燒煤采暖的冬天,他家小區附近的一組地熱井成了供暖新熱源。

      地熱供暖是先將深層地熱水抽出,過濾后通過換熱器、水源熱泵等設備將熱能轉換后,重新回灌到地下,如此循環往復達到供暖效果。

      地熱在冬季供暖中有著傳統鍋爐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天津市蘊藏豐富地熱資源,分布面積達8700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總面積的80%。僅2016年供暖季,天津全市地熱供暖小區(含公建)達367個,受益人口達100萬人。

      僅通過地熱采暖一項,天津市每年相當于代替34.75萬噸原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2.91萬噸,減少排放粉塵2779噸、二氧化硫5907噸、氮氧化物2085噸、一氧化碳17.72萬立方米,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推行地熱供暖同步,天津市還積極推進煤改電、煤改氣等工程,逐步減少燃煤采暖的比例。

      霧霾,尤其是北方地區秋冬季節頻發的重污染天氣,屢屢成為全國人民揪心的“呼吸之憂”。

      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十條”出臺,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大氣十條”明確提出了大氣污染防治的五年目標和長遠目標。這也意味著全民呼吸保衛戰的正式打響。

      幾年來,去產能調整產業結構、壓減燃煤調整能源結構、淘汰老舊黃標車、對排污企業進行升級改造等多種措施綜合作用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1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33%、31.3%、31.9%。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珠三角地區的空氣質量已經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大國治水全面發力 確保清水綿延后世

      喝上一杯花草茶、吃一盤鮮花制作的小點心,望著青山綠水,好不愜意。這可不是在什么旅游名勝區,而是記者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洪塘村見到的一幅景象。這些花草茶點就是一家企業在當地開發的生態旅游產品。

      記者看到,一條小小的過蕓溪從這個村蜿蜒穿過,河兩岸植物繁茂,不時有幾只白鷺展翅高飛。

      近兩年,受益于廈門市小流域治理的成果,過蕓溪從以前的一條黑臭水溝變身生態景觀,水質大大改善。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村子環境好,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游,既保住了綠水青山,又為村里人帶來了‘金山銀山’。”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到家鄉辦起了農家樂,真正實現了“百姓富、生態美”。

      福建省內河流眾多,尤其是諸多毛細血管一樣的小河小溪就分布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其水質如何直接影響當地群眾的生活質量。小流域的環境好了,就能明顯提高群眾對環境的滿意度。

      福建小流域綜合整治正是這幾年我國大力治理水環境的一個典范。當前,我國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突出,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五年來,治理水污染成為解決城鄉居民環境問題的重要內容。

      2015年我國發布了“水十條”,大國治水進入一個全面發力的階段;2016年底,我國開始全面推行河長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在實際行動中,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啟動,逐個解決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隱患;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平臺公開上線,對黑臭水體逐個進行達標治理……

      來自環保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水十條”確定的年度目標總體完成,當年“好水”即I-III類水質比例為67.8%,比上年增加,“壞水”即劣V類水質比例下降。

      今年,各地還將通過提高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減少農村面源污染等舉措治理水污染,爭取到2020年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

      綠水青山真正帶來金山銀山

      在西藏山南市乃東區扎西曲登村的山坡上,1300畝今年春天新栽下的樹苗正綻放著一片新綠。

      村主任巴桑次仁告訴記者:“老百姓很歡迎種樹,大家知道種上樹,有了水,草會長得更好。”

      在這個村莊里穿行,道路兩邊的柳樹早已枝繁葉茂,像綠色士兵一樣守衛著村莊和農田。村邊蜿蜒流淌的雅魯藏布江和兩岸的農田、綠樹,仿佛嵌在山里的一條綠腰帶。

      但就在十幾年前,“舉目遠望一片沙,大風一起不見家”,曾是雅魯藏布江兩岸冬春季節的真實寫照。位于雅江南岸的拉薩貢嘎機場,一年有差不多兩個月時間受到災害性風沙的侵擾,對航班的安全正點起降造成極大影響。

      近些年,西藏全面啟動3大類10項工程,其中包括天然草地保護、重要濕地保護、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安全屏障監測等。

      經過數年的植樹造林,如今,沙棘、白楊等樹種開始大面積落戶雅江沿岸黃色沙丘,“沙進人退”逐漸變成了“林進沙退”。一道長達160多公里、平均寬1.8公里的綠色長城崛起在雅江沿岸。

      良好的生態環境,讓更多西藏群眾吃上了“生態飯”。拉薩市達東村村民次仁旺堆一家曾經靠種地為生,守著家門口的豐富旅游資源,卻收入微薄。村里開發鄉村旅游后,一家人全部參與到旅游服務中來,旺季月收入接近8000元。

      實踐證明,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帶來的不僅是綠水青山,更帶來了金山銀山。

      這幾年,我國生態保護方面的政策密集出臺——《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印發、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多地開始探索、《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出臺……尤其是近期,中辦、國辦對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的嚴肅處理,更突顯了我國對生態問題的重視,隨后環保部就啟動了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專項監督檢查,切實維護我國生態安全。

      未來幾年,隨著生態保護紅線的落地,天地一體化監測管控體系完善,生態環境監管和執法能力的提升等,我國的生態環境安全將擁有更堅實的保障。

    相關文章

    江蘇部署安排今年治太重點任務早日實現流域水環境質量根本好轉

    日前,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會議在宜興市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安排今年治太重點任務,推動太......

    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

    記者7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7個省(市)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

    2024年治污攻堅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點匯總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河南省發布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辦法

    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辦法》,《辦法》包含7章23條,主要為總則(4條)、職責分工(2條)、資金使用和分配(4條)、資金下達(4條)、績效管理(4條)、監督檢......

    寧夏考核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通報了2022年度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情況。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措施、自治區2022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指標評分細則......

    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公示涉23項固廢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近日,生態環境部征集并篩選了一批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編制形成2023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公示稿),并進行公示。《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中包括1......

    這8家VOCs違法違規企業被查

    據公開獲悉,日前遼寧省沈陽市和江蘇省宿遷市兩地生態環境部門對應通報了八家涉氣企業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通報》逐一分析了案情簡介、查處情況、案例啟示。01遼寧沈陽案例一:晟興(沈陽)包裝有限公司未按照規定......

    深圳打響新一輪污染防治攻堅戰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總指揮孟凡利、總指揮覃偉中簽發了2023年1號令——《關于全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以下簡稱1號令)。這是自2019年以來,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審議通過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技術指南》系統梳理農藥制造企業產排污特點、污染預防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將為農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