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海洋局13日發布的《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0年我國海洋環境質量總體維持在較好水平,主要海洋功能區環境質量基本滿足海域使用要求,但近岸局部海域富營養化、海洋環境災害頻發和海岸帶生境破壞成為影響我國海洋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
據《公報》統計,2010年我國管轄海域的海水質量狀況總體較好。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占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4%,但尚有4.8萬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水質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近岸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各項監測指標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的站位比例在91%以上。近岸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總體處于健康和亞健康狀態,局部區域生態系統處于不健康狀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結構變化較大,生態服務功能受損。赤潮和綠潮災害有所減輕,但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加,溢油等突發環境事故災害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損害嚴重。入海排污口總體排污狀況略有改善,陸源排污仍是影響海洋環境的主要原因。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基于全球海洋觀測數據,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記者從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由其共建單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20位科學家組成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林強團隊以海馬為研究對象,系統揭示了海洋近岸環境污染物對海馬性腺與育兒袋發育影響的分子機制,闡明了海洋環境變化對海洋生物行為、生理與......
基于目標與需求導向的現代化生態系統監測體系,是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治理、生態規劃和生態建設成效評估的重要手段。目前,生態監測體系面臨生態系統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頂層設計、標準化的監測手段......
魚類在維持湖泊食物網結構與功能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雜食性魚類是指同時以植物性餌料和動物性餌料為食的魚類,可至少從兩個營養級中獲取食物來源。例如,鯉可攝食搖蚊幼蟲、水蚯蚓和植物碎屑;鰱、鳙可攝食浮游植物......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傅伯杰研究組在黃土高原社會-生態系統演變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展出根據社會-生態系統要素相互作用變化識別系統演變階段的方法,揭示近千年來黃土高原社會......
社會-生態系統的動態演變是社會-生態系統研究的核心內容。識別長時間尺度社會-生態系統的演變階段、驅動因素和效應對未來的系統管理十分重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008/t20200831_4757638.shtml晚春較低溫導致的霜凍危害樹木的葉片生長,從而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固碳功能。以往研究表明......
近日,市經信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市經信局副局長姜廣智介紹,北京新基建聚焦“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數據智能基礎設施、生態系統基......
澳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4日舉行簽署儀式,成立海洋環境與工程聯合實驗室。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次簽約通過視頻方式進行。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表示,通過此次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合作,雙方將利用各自......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你中心報送的《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書》(以下簡稱《計劃任務書》)收悉。經研究,現同意以你中心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