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主流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和人們日常出行需求仍有差距,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支持的北京大學項目團隊設計制備出一種高比容量的自體積適應性硅/碳負極材料,為開發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進一步提高電動汽車行駛里程奠定了基礎。
開發高容量負極是研制400Wh/kg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前提,硅基負極具有10倍于現有石墨負極的理論比容量,是當前負極材料開發的重點。但硅基負極在循環過程中涉及巨大的體積膨脹,導致其循環穩定差、循環庫侖效率低,嚴重制約了高容量硅基負極的實際應用。北京大學項目團隊通過原位包覆、刻蝕等途徑,制備出一種蛋黃結構Si/C復合材料。由于在活性納米Si核與碳殼之間預留了緩沖空間,復合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表現出自體積適應性和良好的結構、界面穩定性。該材料比容量達到1300mAh/g,3C、500周和5C、10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高達90%和80%。這一工作為開發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的鋰離子電池奠定了基礎。
最近幾年,隨著電動車普及率大幅提高,動力電池迎來全面爆發時刻。但動力電池沒有摩爾定律,不會像半導體那樣飛速迭代。動力電池的技術基礎是電化學,元素周期表在100多年前就已經基本定下,它需要通過排列組合不......
鋰硫電池由于高的理論容量和能量密度以及硫的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等優勢被視為最有應用前景的高容量存儲體系之一。然而,Li-S電池的商業化應用仍面臨著固體硫化物的絕緣性,可溶性多硫化物的穿梭效應以及充放電過程......
基于水系電解液的儲能電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和倍率性能優等特點,近幾年發展迅速。然而,水系電解液的電化學窗口較窄(1.23V),導致該類型電池的工作電壓一般比較低;且水系電池對電極材料的選擇較為嚴苛,......
12月27日,我國動力電池循環利用行業首部白皮書——《中國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技術與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白皮書”)在京發布。白皮書由中國科學院綠色過程制造創新研究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資源強制回收......
水素株式會社技術總監夏曉明(右)展示新型納米級正極材料“MF-18”。2月27日開幕的日本智能能源周上,日本水素株式會社技術總監夏曉明向科技日報記者展示了鋰電池新型正極材料“MF-18”。這種新型化合......
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兩種方法,即報廢拆解與梯次利用。目前政策引導是鼓勵先梯次利用、再拆解回收,以充分發揮廢舊電池的經濟效益。但受制于電池均一性和成本影響,目前梯次利用的量比較小。數據顯示,201......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的大背景下,動力電池產業得到許多地方青睞,并出臺了規模百億乃至千億的發展規劃。最新信息和數據表明,動力電池企業不斷遭遇危機,碳酸鋰......
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簡稱《動力電池管理規定》)。公告顯示,《動力電池管理規定》將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建立溯源綜合管理平臺該《動力......
電池是電動汽車行業背后的驅動力。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各大廠家一直在努力追求更大的能量密度、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好的安全性能,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技術已取得極大的進步。2017年3月,中國國家工業......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路線一直以來多有爭議。目前備受推崇的鋰電池,行業不少人士認為這一領域也存在天花板。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