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洛塔教授
當王強(化名)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入維元診所的時候,他也僅僅是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最近幾年,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兢兢業業的敬業心,王強已成為房地產領域的“新秀大咖”,經濟的富足卻并沒有讓他覺得開心,反而更加疲憊,甚至有些心力憔悴。
“也走了幾家醫院,做了好多檢查,醫生都說沒啥大事,讓我好好休息,但還是感覺特別累。”王強言語中有些無奈。
經過詳細的問診以及一系列的檢查,國際消化系統及腸道菌群研究專家、意大利ReGenera Res抗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維元診所首席專家馬洛塔給王強診斷為:腸道菌群嚴重失調。經過三周的整體醫學治療,王強一洗往日的疲憊,精氣神十足。
而像王強這樣的患者,在維元診所不是少數。“多數易疲憊、且臨床檢查并未發現有器質性病變的患者,腸道菌群的情況都非常糟糕。”通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馬洛塔發現,人與腸道菌群之間的關系遠比當初所預想得復雜。
人體的“第二大腦”
“腸道就是我們的第二大腦。”馬洛塔首先拋出自己的觀點。
馬洛塔告訴記者,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腸道細胞與大腦細胞的數量相當,但腸道內菌群的數量則是神經細胞的10倍。龐大的菌群“駐扎”在人體腸道內,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集體。而這個集體的任何一項行為,都會發出信號給大腦,從而影響人體的健康狀況。
雖然腸道菌群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但業內還是將其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共生菌群,主要有擬桿菌、梭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這些細菌勢力最為龐大,占到了腸道菌群的99%以上,跟人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輔助消化多種食物,并保護我們的腸道;第二種是條件致病菌群,主要有腸球菌、腸桿菌等。腸道健康時,共生菌群占壓倒性優勢,條件致病菌群就很安分;但要是共生菌群被破壞了,條件致病菌就會引發多種腸道疾病;第三種是致病菌群,比如沙門氏菌、致病大腸桿菌等。這些病菌一旦誤食進入腸道,就會引起腹瀉、食物中毒等。
那么,如何能上腸道菌群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態呢?
面對記者的提問,馬洛塔認為,首先要從飲食和作息規律入手。當今,人們的日常飲食多以大魚大肉、高熱高脂的食物為主,而對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雜糧等攝入不夠,這既不利于腸道菌群生長,也增加自身罹患三高的風險。而規律作息也能維護腸道菌群的平衡。
除了飲食,生活壓力也能影響腸道的健康。“如果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的狀態,人的腸道菌群就會嚴重失調。”馬洛塔說。
此外,環境因素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因素。馬洛塔向記者介紹了一項國外研究,將遺傳背景一樣的一群小白鼠一分為二:一群小白鼠生活在一個比較大的空間生存,里面有游戲玩具,可以玩可以交流;而另一群小白鼠則分別獨自地生活在固定的、黑暗的小空間內。通過一段時間觀察以及腸道菌群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生活在固定小空間內小白鼠腸道菌群明顯比另一群小鼠的情況糟糕。
整體醫學呵護腸道健康
在傳統觀點中,腸道菌群更多的被認為與消化、營養作用密切相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發現,腸道菌群不只在消化過程發揮作用,它和人體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比如衰老、自閉癥、肥胖、抑郁、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等,而且隨著研究的進展和深入,還會有越來越多的領域被發現。
不過,到底是疾病導致了腸道菌群的失調,還是腸道菌群失調導致了疾病的發生,國內外研究人員在這一問題上仍存在爭議。但馬洛塔更傾向于先有疾病的發生,再有腸道菌群的改變,而腸道菌群的改變,會加劇疾病的程度。
馬洛塔特別強調,臨床上,多數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腸道菌群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破壞,如果醫生能在治療疾病的同時,能夠給予腸道補充益生菌,就能很好地應對這種狀況。
采訪中,馬洛塔特別提到了口腔的健康程度與腸道菌群的關系。“牙周炎、牙齦炎等口腔疾病會使得很多細菌在口腔繁殖并進入腸道,進而影響腸道健康。但是過分追求口腔衛生而過多使用殺菌口腔清潔產品,也會造成口腔菌群失調,并影響到腸道菌群。”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知曉自身的腸道菌群狀況呢?
“一管尿液標本就可以。”馬洛塔說,尿液能夠反映出包括腸道菌群在內的多項人體健康指標,通過對尿液中代謝復合產物進行精準檢測及數據分析,醫生就可以獲知病人腸道環境的真實情況。而傳統的體檢項目中,是無法反映出腸道菌群的狀況。
這項檢查已經在國外應用了十幾年,不過在國內卻剛剛起步。包括維元診所在內的一些高端醫療機構已經納入應用,并取得良好的反響。
而一旦獲知腸道菌群的狀況“非常糟糕”,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馬洛塔建議,首先還是應該清除腸道的細菌,再放入“好”的細菌,逐步建立恢復腸道自身的自愈能力。
“不過,腸道的健康不能僅僅盯住菌群,還要關注其他因素對腸道的影響,比如重金屬污染、荷爾蒙失調等。”馬洛塔說,以維元診所為代表的國內高端醫療機構已經著手開展水療、臭氧治療在腸道菌群中的應用,嘗試為腸道菌群失調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談到未來腸道菌群的發展,馬洛塔用“不可預知”四個字形容。“隨著基因測序技術在腸道的應用,腸道菌群一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功能被發現。”
近日,衛健委發布《衛生健康信息數據元目錄第1部分:總則》等34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涉及總則、標識、實驗室檢查、醫學診斷等項目,詳情如下: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代替標準編號WS/T363.1—2023衛生......
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跑步傷膝蓋,練器械傷腰,成年人最后的掙扎可能就是每日的飯后走步運動了。每天走多少步最好呢?既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又能提高效率節省時間,今天就告訴大家。走路最佳步數8763和71......
·BMI并不測量體脂,它也忽略了一些其他影響健康的因素,如年齡、性別和種族等,因此并不是所有BMI高的人都健康狀況不佳或死亡風險更高。·由于BMI是根據白人的測量數據開發的,有色人種“不太適合這些參數......
想不起來了沒關系,摸一摸腦袋,頭發會給你最誠實的答案。頭冷并不是唯一的副作用,夜班值多了,可能真的會有病……我是說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夜貓子更容易得糖尿病9月12日,《內科學年鑒(AnnalsofI......
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帶給我們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睡眠障礙,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而在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六成以上90后覺得睡眠不足。我們都知道,......
近日,北京大學人口學院郭超研究員團隊在GlobalTransitions期刊發表了題為:Theeffectof5Gpolicydevelopmentonself-ratedhealthamongChi......
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基礎科學中心王宇浩研究員團隊聯合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LoraHooper院士團隊,在Science期刊發表了題為:Thegutmicrobi......
經過漫長一周的早出晚歸,每個人都想在周末睡個懶覺。盡管感覺很好,但在周六、周日早上多睡幾個小時,其實并非有益健康的好習慣。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發表在最新的《歐洲營養雜志》上的論文,這可能會對腸......
經過漫長一周的早出晚歸,每個人都想在周末睡個懶覺。盡管感覺很好,但在周六、周日早上多睡幾個小時,其實并非有益健康的好習慣。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發表在最新的《歐洲營養雜志》上的論文,這可能會對腸......
暴雨和積水容易引發腸道傳染病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皮膚粘膜接觸雨水、洪水,也會引起各類疾病。做好個人健康防護,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做好健康防護掌握10個要點做好10項防護措施:一、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