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1-27 10:40 原文鏈接: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67人當選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于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6月4-10 日,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會議,選舉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05位。第一輪評審會議結束后,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開展了候選人材料公示、審核把 關和投訴處理等工作,并將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向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進行了備案。10月30日-11月3日,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和選舉會 議,經各學部選舉和全院全體院士大會終選等程序,選舉產生了67位新當選院士。

      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 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56.37歲。60歲(含)以下的57人,占85%;61歲至70歲(含)的 10人,占15%,更多優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專家當選。新當選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研究院所18人,占26.9%;企業及醫院 18人,占26.9%。多位來自企業和基層一線的工程科技專家,以及長期工作在新疆、甘肅等西部邊遠地區的優秀專家當選。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本次 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通過本次院士增選,我院院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科覆蓋和地區分布進一步改善,這將更有利于發揮院士群體 的作用,推動我國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激勵優秀人才的成長。外籍院士隊伍建設邁上新的臺階,也從增選機制上為今后打下了堅實基礎。這將為我國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我院在國際工程科技界的影響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工程院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2017年院士增選,我院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了相關工作。

      嚴把政治關,進一步加強黨組對增選工作的領導。工 程院黨組對增選工作高度重視,按照中央巡視組的要求,依法依規嚴把入口關。增選啟動時,以院黨組名義致信全體院士,要求院士堅決抵制一切不當和違規行為, 共同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黨的十九大召開后,及時通過主席團、全體院士大會組織院士們進行認真學習。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增選工作的領導,落實改進完善院士制 度相關工作,2017年8月,院黨組成立了院士增選工作領導小組。增選過程中,院士增選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對投訴調查、違紀違規候選人處理等工作進 行研究,提出指導意見。根據中央巡視組意見,對《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投訴信處理辦法》進行修訂。按照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和“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的精神, 制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補充規定》,加強和規范對候選人違紀違規等問題的處理,不斷提高院士增選工作法治化水平。

      匡正風氣,進一步彰顯學風和品行導向。對 候選人學風道德以及政治經濟等問題格外重視、嚴肅對待。第一輪評審環節,暫停了1位涉及論文被撤稿事件候選人的資格。第二輪評審環節,暫停了1位因違反八 項規定尚在誡勉談話影響期內候選人的資格,對3位相關候選人的違紀情況在學部范圍進行通報。評審選舉過程中,要求院士們更加注重了解候選人的學風道德、政 治經濟表現和個人品行等情況。對于存在學風不端、道德缺陷等“硬傷”的候選人要格外慎重,對于存在違紀違規行為或者政治經濟問題尚未作出結論的候選人要果 斷“擱置”。院士們普遍反饋,這些措施對于樹立正確導向、匡正風氣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完善政策,進一步優化增選工作機制。實 行“雙渠道”提名,允許候選人同時通過院士和學術團體提名,穩定和支持學術團體提名渠道,充分發揮兩個提名渠道的互補作用。改進特別提名工作,將對特別提 名候選人研究成果的密級要求由絕密級改為機密級,為更多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的優秀專家創造了提名和參選機會。落實分類調查機制,認真梳理區分學術學風類投 訴,以及政治經濟、道德品行與其他類投訴“兩類投訴”,科學合理地提出處理意見。學術學風類投訴,由學部常委會確定有關院士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政治經濟、道德品行與其他類投訴,委托候選人主管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我院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 步鞏固和深化改進完善院士制度成果,著力加強院士隊伍建設,推動我國工程科技事業科學發展,為促進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作出新的更大貢 獻。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對我院院士增選工作的支持!希望繼續關心中國工程院的工作,關注中國工程科技事業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已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備案,現予公布。

      附件:1.中國工程院2017年當選院士名單

      2.中國工程院2017年當選外籍院士名單

      中國工程院

      2017年11月27日

      附件1

      中國工程院2017年當選院士名單

      (按學部順序排列,同一學部內按姓名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9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鄧宗全1956年10月哈爾濱工業大學
    馮煜芳1963年01月火箭軍研究院
    何 琳1957年11月海軍工程大學
    黃慶學1960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學
    孫逢春1958年06月北京理工大學
    王振國1960年06月國防科技大學
    吳光輝1960年02月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夏長亮1968年04月天津工業大學
    周志成1963年06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8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陳 杰1965年07月北京理工大學
    戴瓊海1964年12月清華大學
    劉永堅1961年11月空軍研究院
    劉澤金1963年10月國防科技大學
    陸 軍1964年11月中國電科電子科學研究院
    寧 濱1959年05月北京交通大學
    譚久彬1955年03月哈爾濱工業大學
    王沙飛1964年10月戰略支援部隊某研究所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戴厚良1963年08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黃小衛
         (女)
    1962年01月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聶祚仁1963年01月北京工業大學
    潘復生1962年07月重慶大學
    彭金輝1964年12月昆明理工大學
    吳 鋒1951年06月北京理工大學
    張聯盟1955年01月武漢理工大學
    鄭裕國1961年11月浙江工業大學
    周 濟1962年02月清華大學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7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鄧建軍1964年04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毛景文1956年12月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孫金聲1965年01月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湯廣福1966年08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唐 立1965年12月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王國法1960年08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雙明1955年05月陜西省地質調查院
    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8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陳湘生1956年06月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鄧銘江1960年06月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
    孔憲京1952年01月大連理工大學
    李華軍1962年02月中國海洋大學
    吳志強1960年08月同濟大學
    謝先啟1960年12月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岳清瑞1962年01月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張建民1960年03月清華大學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6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陳 堅1962年05月江南大學
    賀 泓1965年01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蔣興偉1959年03月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王 琪
         (女)
    1949年07月四川大學
    吳豐昌1964年08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朱利中1959年10月浙江大學
    農業學部(8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包振民1961年12月中國海洋大學
    蔣劍春1955年02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
    康振生1957年10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王漢中1963年1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
    張福鎖1960年10月中國農業大學
    張守攻1957年07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趙春江1964年04月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鄒學校1963年07月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醫藥衛生學部(7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董家鴻1960年03月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李兆申1956年10月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
    馬 丁1957年04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喬 杰
         (女)
    1964年01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田志剛1956年10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王 銳1963年05月蘭州大學
    張英澤1953年06月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工程管理學部(5人)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
    陳曉紅
         (女)
    1963年05月湖南商學院
    范國濱1958年04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劉 合1961年03月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盧春房1956年05月中國鐵路總公司
    王金南1962年05月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附件2

      中國工程院2017年當選外籍院士名單

      (按學部順序排列,同一學部內按姓名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姓名出生年月國籍工作單位
    安道琳1952.07英國英國皇家工程院、
         劍橋大學
    胡仕新1963.11美國密西根大學
    米耀榮1946.01澳大利亞悉尼大學
    顧敏1960.07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大學
    雷歐·拉斐爾·萊夫1950.08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李凱1954.06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史提芬·博伊德1958.02美國斯坦福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尼古拉斯·佩帕斯1948.08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松采夫·康斯坦丁·亞歷山德羅維奇1950.03俄羅斯俄羅斯科學院
    余艾冰1963.01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
    哈桑·卡雷姆1947.09美國圣母大學
    田村幸雄1946.11日本重慶大學
    邁克爾·霍夫曼1946.11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梅納赫姆·埃利梅萊赫1955.07美國耶魯大學
    唐納德·格里爾遜1945.10英國諾丁漢大學
    尼古拉斯·羅伯特·萊蒙1957.12英國鄭州大學
    韋伯斯特·卡維尼1951.09美國Ludwig腫瘤研究所、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比爾·蓋茨1955.10美國泰拉能源公司


    相關文章

    院士坦言:如果沒有項目或“帽子”,不足以讓科研人體面

    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生們的接觸中,深刻地感受到,穩定支持不僅僅指科研經費的穩定,也指要能讓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穩定的保障。據我了解,目前大多數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與項目或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在日被捕!外交部最新回應

    6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日本警方近日逮捕了一名中國籍的研究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此高度關注。我們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表達嚴重關切......

    席南華院士:構建漢語中的科技語言體系

    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中,有幾個非科技的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語言體系、學術自尊和學術骨氣。語言是社會最基礎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交流的基礎工具。漢語有著極為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承載著博大精深的......

    如何實現創新突破?錢七虎院士寄語“不要受權威束縛”

    6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武漢大學主辦的“第三屆錢七虎講座暨第二屆巖土力學與工程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武漢舉行。在“大咖面對面”環節,針對現場年輕人關心的“青年學......

    王守武院士兩大基金已資助多名國科大學子

    6月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國科大基金會)獲悉,我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守武及家人捐贈千萬余元設立的王守武獎勵基金、王守武科教發展基金,已資助多名......

    三峽大學全職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焯芬

    6月12日,“新時代水利工程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暨三峽大學水利工程學科發展專家咨詢會”在湖北宜昌舉行,中國工程院李焯芬院士正式全職受聘三峽大學。開幕式由三峽大學校長王炎廷主持,來自全國水利工程領域的十多......

    院士論碳:可再生能源主導能源轉型,政策是首因

    直立人學會用火這一技能時,人類歷史上的能源發展也邁出了重要一步。隨后的發展進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主導了全球能源結構,“下一階段,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前進的方向,那就是新能源主導的能源時代。”在6月1......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連聘3位院士

    6月7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首屆學生學術論壇暨院士聘任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申能集團(上海電纜研究所)技術總指導黃崇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

    中科院學部回應《饒議科學》院士增選存行賄受賄問題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德國科學院院士IngridFleming加盟華中科大

    6月5日,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學院科研院長IngridFleming教授應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邀請來校交流訪問,受聘華中科技大學顧問教授。授聘儀式在同濟醫學院舉行,校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