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04 11:02 原文鏈接: 打開工業微生物“黑匣子”

      近年來,能源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日漸突出,為了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以可再生生物資源替代不可再生化石資源。

      中國科學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依托于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成立以來瞄準微生物生物技術中的應用基礎研究。日前,實驗室主任張學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致力于研發新一代工業菌株,希望借助系統微生物工程打開工業微生物‘黑匣子’。”

      瞄準應用研究

      據悉,中科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以促進化學工業的原料、工藝替代和發酵工業的產業升級為目標,運用基因組學、系統生物學和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思想和技術手段,對工業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謝功能進行解析,打通從基因組到產品的技術鏈條,構建生產生物材料、生物燃料、大宗發酵產品和植物天然產物的微生物細胞工廠。

      “不難發現,我們實驗室定位于應用研究。”張學禮進一步指出,這里的細胞工廠是最近十多年才出現的名詞,簡單來說就是菌種改造。

      細胞工廠擬解決的關鍵性科學問題包括化學品生物合成途徑設計原理、DNA元件及功能模塊的分子基礎與適配機制以及細胞工廠高產的分子機理。

      張學禮這樣解釋實驗室名稱中的“系統微生物工程”,應用系統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工業微生物進行系統分析、認識、設計、優化與調控,將工業微生物從傳統的“黑箱”變為“灰箱”甚至“白箱”,創造具有高效生物制造能力的細胞工廠。

      這些年來,實驗室通過在微生物體內重構、創建和優化大宗化學品、生物基材料和植物天然產物的合成途徑,為發展工業生物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奠定基礎。

      張學禮稱,我們從事的新一代工業菌株研發,不僅顯著提升了原料利用能力和轉化率,還促進我國傳統發酵工業進行產業升級,實現節能減排。

      創建細胞工廠

      張學禮說:“我們已經創建了30個細胞工廠,當前,平均每2個月產生1個細胞工廠。”

      先從氨基酸細胞工廠開始說起。氨基酸工業是我國發酵行業的支柱產業,總產量居世界第一,產值超過500億元。然而,國內生產水平與國際差距顯著,競爭力差,業內缺少自主知識產權,行業侵權普遍,國際訴訟頻繁。從葡萄糖到氨基酸的黑箱急需打開。

      為此,實驗室科研團隊建立大規模微生物基因組分析平臺,揭示中國工業菌株特色和高產機理;發展了基于結構的關鍵酶設計改造方法,有效解除初級代謝的嚴謹調控。

      “我們先后創建了6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氨基酸工業菌種,并實現了規模化應用,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張學禮指出,其中賴氨酸ZL菌種在10萬噸生產線應用,創造近億元凈利潤,企業獎勵科學家550萬元。

      此外,來自實驗室的L-丙氨酸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萬噸級發酵產業化,顛覆傳統石化原料生產路線,占領全球60%以上市場,新增產值10億元;羥脯氨酸基本消除了高鹽高氮污水排放,價格為原來的1/10,顛覆傳統化工路線,解決了行業發展卡脖子問題。

      實驗室還構建了生物塑料單體細胞工廠,打通了可再生生物質原料到丁二酸、D-乳酸等一系列可降解塑料單體的合成路線,實現了萬噸級丁二酸和D-乳酸生物制造技術的產業化,成本低于石化路線;木質纖維素細胞工廠解決了以淀粉葡萄糖為原料,存在與人爭糧的問題;植物天然產物細胞工廠以工業生物合成替代植物種植提取,顛覆傳統植物藥物產業的生產模式、保護生態環境資源。

      針對不同生物制造需求,實驗室需要解決如何快速、靈敏(高通量)地選育和優化細胞工廠的難題,即從初始細胞工廠篩選高性能細胞工廠。于是,實驗室科研團隊研發了細胞工廠高通量篩選技術裝備,完成第一臺成型機設計加工,具有較高的成本優勢,并且操作簡便。

      年輕的科研團隊

      發展至今,中科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平均年齡約33歲,其中40歲以下研究人員占固定人員總數的88%。張學禮自己就是一位“80后”,他說:“雖然我們是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但正是這群年輕人組成了實驗室科研隊伍的中堅力量。”

      當前,實驗室已經組建了2個創新研究團體:中科院科技創新交叉與合作團隊“化學品合成的人工細胞工廠構建與應用”;天津市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微生物細胞工廠設計創新團隊”,該團隊入選為天津市A類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張學禮表示,我們希望借助系統微生物工程構建更多的細胞工廠,拓展化學品生物制造的種類,力爭更多產品實現產業化生產,進一步實現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

    臨床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漸行漸近,島津助您大展宏圖!

    導語2023年1月全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支持重點區域監管創新和產業發展,持續夯實注冊管理法制基礎,扎實開展自制試劑試點等內容。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臨床實驗室自建檢測......

    生物環境前沿探索合作同繪創新藍圖

    ——訪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安捷倫科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近日,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安捷倫科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簽約揭牌儀式在珠海舉行,雙方將依托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的理工實驗平臺,在生物與環......

    共67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擬認定名單的公示

    關于2022年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擬認定名單的公示根據省科技廳《關于開展2022年度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的通知》(皖科基地秘〔2022〕435號)和《安徽省級實驗室體系重組行動實施方案(試行)》(皖科......

    母親的微生物可能會促進剖腹產嬰兒的大腦發育

     一項對剖腹產嬰兒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研究發現,用母親的陰道分泌物擦拭剖腹產嬰兒以促進其微生物組的發育似乎是安全的,而且可能會促進嬰兒的大腦發育。這項針對76名嬰兒和母親的隨機盲法試驗發現,與未......

    3.4億!超100項!遼寧材料實驗室2023年政府采購意向

    意向公示遼寧材料實驗室2023年1(至)7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遼寧材料實驗室202......

    助力綠色實驗室|安捷倫公布實驗室可持續全球調查結果

    實驗室希望獲取適當的指導和建議,以便通過提高效率來減少環境足跡,但總體上對可持續發展工作持樂觀態度2023年6月13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公布了一項第三方全球獨立調查的結果。......

    實驗室模擬木星極光起源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員與復旦大學合作,利用高電荷態六價的氧離子與氫氣,氦相互作用,開展電荷交換量子態選擇測量,模擬木星極光起源研究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雜志......

    以創新推動中醫藥傳承與發展

    由省部共建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位于天津中醫藥大學,是我國中醫藥領域第一個坐落于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實驗室已儲備6萬多份中藥組分,是世界最大的中藥組分庫。在天津中醫藥大學記者看到,一瓶瓶......

    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科技小院,大有可為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

    ACSNano:基于本征無序蛋白域的相分離合成細胞器

    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工具有潛力馴化微生物細胞工廠,這些工廠能夠有效生產大量化學品和材料,包括大宗和特種化學品、生物燃料、聚合物和藥物。所需產物的微生物生產可以通過在微生物底盤細胞中異源表達特定酶或整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