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2-25 11:42 原文鏈接: 美麗中國繪藍圖環保產業站風口環境治理市場前景廣闊

      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2050年生態文明得到全面提升。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生態文明首次列為八項重點工作之一。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環保部正在組織開展美麗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戰略與實施路線圖研究,爭取盡快拿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的詳細目標指標方案。業內人士認為,環保行業機會巨大,工業和農村環保市場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

    圖片來源于網絡

      制定實施路線圖

      十九大報告勾畫了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和實現美麗中國的戰略路徑,明確了實現美麗中國時間表:到2035年,我國生態環境要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2050年生態文明得到全面提升。

      在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十九大報告部署了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和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四大任務。

      12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7年年會(簡稱“國合會2017年年會”)上表示,目前,中國正在推進生態文明“八大制度”建設,包括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等。

      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介紹,目前,環保部正在組織開展美麗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戰略與實施路線圖研究,立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系統提出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總體的戰略思想和框架,回答與現代化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實現路線圖,解決是什么和干什么的指引問題,為實現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提供宏觀戰略決策支持,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具體來講,我們將在幾個重點領域開展研究,開展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戰略和目標指標研究,爭取盡快拿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基本實現’的詳細目標指標方案。同時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四大任務,重點開展國家綠色發展及其實施路徑、環境質量改善路線圖、生態保護修復路線圖,還有實施鄉村振興的農村環境保護路線圖,以及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的研究。”尤艷馨說。

      在國合會2017年年會上,主辦方發布了《綠色發展新時代:中國綠色轉型2050(征求意見稿)》。課題負責人、國研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永生介紹,在綠色轉型的時間表上,2035年是綠色轉型的一個關鍵年份,2020-2035年是追趕和關鍵體制轉型期。2035-2050年是部分領先期,實現更積極的愿景。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解釋,中國綠色轉型將沿著兩個方向展開。

      首先是生產方式的綠色化,即用更綠色的方式進行生產。將目前可以市場化的大量成熟綠色技術充分應用,就會產生大量的投資需求;其次是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即生產和消費更綠色的內容。這些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基于良好生態環境資產的新興綠色供給和需求,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多地正在探索生產方式綠色轉型。濟寧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于永生介紹,盡管濟寧市關停了很多“散亂污”企業。但前三季度,濟寧市規模以上企業營收增長14%、利潤增長41.4%、利稅增長34.7%,均為近10年最高增幅。同時,空氣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均居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前列。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薛濤認為,未來5年將探索建立生態管理新機制,包括地方政府的綠色GDP考核,生態保護如何和經濟發展相結合,如何建立生態資產的價值補償制度,排污權交易和碳減排交易的形成,生產者責任制度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貫通,以及自然資源的資產化。

      工業農村環保料成下個風口

      眾多環保上市公司十分看好環保行業未來的發展機遇。多位專家和環保企業家認為,工業環保、農村環境治理將成為環保行業下一個風口。

      啟迪桑德董事長文一波認為,十九大后機會最大的就是環保行業,2020年經濟上奔小康,2030年環保奔小康,這給環保公司帶來更多機會。未來環境問題一定會抓得很實、很到位,對環境產業是實實在在的商機,環保企業更有底氣。

      “環保要求更嚴,環保企業是參與環境的主體。很多結果要通過考核環保企業,最終是否達到預期要求。如果工業園區治理不達標,對環保企業是較大的挑戰,公司會從機制上有更多思考。”文一波說。

      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認為,從現在到2050年,一方面是生態環境的改善,如果2020年“水十條”治理黑臭水體的目標達成,就會進入下一個目標——消除劣五類水,進一步提升對水及環境的要求。

      在細分市場方面,業內人士認為,一旦執法嚴格,工業治理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未來肯定會有綜合環境服務商出現,為工業企業提供水氣渣一站式解決方案。

      長江證券分析師童飛表示,從工業污染治理市場的構成看,主要包括工業大氣(脫硫脫硝除塵、VOCs)、工業水處理、工業固廢(普通工業固廢、危廢、工業污泥)、工業節能及能源服務、工業監測領域,市場需求達到萬億元規模。

      在工業大氣治理方面,山東等省市的市場已經開始釋放活力。12月12日,在濟南熱電有限公司金雞嶺熱源廠,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廠區燃煤鍋爐正在工作,冒著熱氣的兩個大煙囪旁邊,矗立著兩個藍色的脫硫脫硝除塵塔。

      “公司近兩年先后投入近7億元,對35臺鍋爐煙氣污染治理設施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及煤場全封閉工程。現在公司所有燃煤鍋爐大氣污染排放優于燃氣鍋爐排放,實現趨零排放。”濟南熱電公司總經理許寶星說。

      據介紹,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進行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前完成了962臺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改造,完成率達83.87%。

      此外,作為十九大報告中的一大亮點,鄉村振興戰略中一個重要任務是生態宜居。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文一波認為,除了工業環保,下一步環保最大的商機來自農村環保市場。農村環境問題的欠賬多,包括農村自身污染,以及城市污染轉移到農村,農村的污水處理率僅10%-20%。不過,農村環保挑戰性大,需要大量投入。

      “農村環保市場很快會變成現實的市場。譬如近期湖北襄陽以市為單位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可以用新的商業模式降低農村環境治理成本,使農村環保市場快速釋放出來。”文一波說。

      2018年布局三條主線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2018年一系列環保新政施行,環保行業面臨監管常態化、市場規范化、治理深度化的趨勢,明年環保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環保稅2018年1月1日開征。目前全國有30多個省市確定了適用稅率,基本以原有排污費率為基礎平移,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分別為1.2元和1.4元,部分地區有所上浮。

      環保稅按照“污染多、稅多;污染少、稅少”建立企業多排多繳稅,少排少繳稅,不排不繳稅的環境成本內化的良好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現行排污費制度存在的缺陷。按照目前的計稅稅額,環保稅征收后規模可達500億元,一方面為環境治理籌措了更多資金,另一方面由于是調節型稅種,將通過稅收機制倒逼高污染、高能耗企業轉型升級,減少污染物排放,進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正在加快推進的排污許可制度則將成為未來環境管理的核心制度,2017年將完成“水十條”“大氣十條”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許可證核發,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名錄規定行業企業的許可證核發。

      國金證券分析師蘇寶亮認為,2018年環保行業可以按照煙氣超凈排放、危廢處理、污水深度治理三條主線布局。

      一是工業復產改造需求龐大,非電煙氣治理崛起在即。采暖季過后,京津冀限產停產的工業企業即將復產。同時非電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標準大幅降低,鋼鐵行業降幅最大。鋼鐵、平板玻璃、陶瓷、磚瓦四個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提標投資市場空間近1000億元。

      二是危廢供需缺口大,且今年進入規范渠道處置量劇增,無害化、水泥窯協同處置占比提升。危廢實際產生量1億噸/年,雖然2016年綜合利用處置率為83%,但由于資質錯配等導致危廢企業資質的有效利用率僅為25%,危廢實際經營僅1629萬噸。在技術層面無害化占比提升、引入水泥窯協同補充,同時市場層面并購催化有效利用率提升背景之下,未來危廢產業市場空間廣闊。

      三是污水深度治理方面,河道治理市場空間上萬億元,海綿城市2萬億元空間。流域治理是“十三五”水務規劃投資的重點。根據《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中央流域治理項目儲備庫將被建立,投資約7000億元,其中長江流域投資額最大,主要投入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另外,雄安新區白洋淀治理帶動京津冀水環境生態建設,白洋淀流域治理市場空間將達500億元。

    相關文章

    布局惡臭污染監測網,涉及畜牧、餐飲等多批行業

        近日,環保領域總綱領《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出臺。作為近兩年備受公眾投訴的環境問題之一,惡臭治理工作被正式提上日程,不過現有治理手段與實際需......

    國資占領高地,民企圖生存——環保市場的新變革

    國資占領高地,民企圖生存——環保市場的新變革需求催生當下的大環境對環保企業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國家、銀行、股市等多個層面都在實行有利于環保企業發展的舉措。國家層面上,相關環保標準一直在提高,對于污染嚴重......

    水處理行業細分領域固廢處理和環境治理市場需求巨大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的讓人猝不及防,庚子鼠年的正月,為阻斷疫情傳播,很多人被動“宅”在家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積極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國各地采取了多種防控措施,包括減......

    疫情下的環保行業:參建火神山排污開展醫療廢物處理

    疫情期間,在逆行者的隊伍中,環保企業的身影也頻現其中。除了捐款捐物之外,包括高能環境、聚光科技、興源環境在內的多家環保企業參與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同時,中金環境、東江環保、光大國際等公司也依然堅......

    我國環保產業現狀:工業危廢增速高垃圾焚燒缺口較大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5.5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643.0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為81......

    2019年環保產業的10件大事

    1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兩度考察黃河,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

    一文讀懂環境政策轉變與環保產業轉型

    一、我國環境政策的轉變(一)由依附型政策向自主型政策的轉型。第一,環境政策受經濟政策支配的地位有所改觀,甚至環境政策開始影響經濟政策,2013年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倒逼各地區改變經濟政策,......

    由“破”到“立”祁連山生態環境治理發展一覽

    甘肅省省長唐仁健18日在蘭州披露,經過兩年多來的努力,祁連山生態環境治理由破到立,按時限要求完成整改任務,完成營造林面積475.65萬畝,整改問題1790個。資料圖:俯瞰雪后祁連山。武雪峰攝祁連山地區......

    走過陣痛進入政策深耕時代環保行業迎來新發展

    綜觀生態環境產業的發展,經過2018年和2019年的行業陣痛期,2020年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局面,水土固的大監管格局已然形成,生態環境產業從政策播種時代進入到政策深耕時代。總體而言,生態環境板塊基本面逐......

    中國節能環保行業解析2023年總產值將達14萬億元

    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下,我國環保歷史“欠賬”較多,環境形勢嚴峻,但相關政策的出臺,預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環境保護目標的將會慢慢實現,以下是節能環保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經過多年粗放式發展的積累,近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