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醞釀多時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表示,期待碳市場不斷完善,成為中國低碳發展和能源轉型的新動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碳交易能否有效推動企業減排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配額的分配與管理是關鍵。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總干事盧思騁日 前表示,碳市場排放配額總量設定應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相匹配,并助力中國碳排放提前達到峰值。配額分配應逐步收緊,并由免費分配過渡到有償分配(例如配額 拍賣),擴大有償分配的比例,推動企業采取更積極的減排行動并引導資金流向清潔低碳領域。
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同時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意味著將以發電行業作為突破口,開展全國碳市場的建設。
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是通過市場手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中國落實《巴黎協定》承諾的重要措 施之一。中國政府推動碳市場工作由來已久。2011年,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等7個省市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截至 2017年11月,7個試點碳市場共納入電力、鋼鐵、化工等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46億元。試 點范圍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呈現了雙降趨勢。為了穩步推進全國統一碳市場,此次宣布啟動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以發電行業作為突破口,納入1700多家電 力行業企業,排放量超過30億噸,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未來還將逐漸覆蓋到鋼鐵、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8個重點行業。
WWF的工作之一就是致力于通過政策研究、國內實踐和國際合作,推動中國加速低碳轉型。其中,煤炭消費總量控 制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研究與倡導是重要領域。根據WWF《中國未來發電2.0》報告,通過實施恰當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中國約84%的電力生產可通過可 再生能源實現。
盧思騁表示,“電力行業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是經濟可行的。WWF期待全國碳市場的建立能夠為電力行業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新的推動力,加速中國向清潔能源轉型。”
日前,全國首宗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在廈門市湖里區金安社區簽約落地。碳交易指的是在碳市場中,買家通過支付一定金額給賣家,從而獲得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從垃圾分類中......
備受期待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即將全面啟動。這將成為我國碳市場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注入強大推動力。為了深入解讀這一機制的運行原則,領會這一機制的戰略考量和政策用心,推動全社......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自2021年7月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以來,至今已滿兩周年。作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國碳市場運行兩年來,不斷通過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設在湖北......
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結構調整,采取節能降碳減排、建立完善碳市場、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積......
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6億噸,累計成交額85.8億元,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總的來看,經過第一個履約周期的建......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碳市場整體運行健康有序,但在市場影響力、政策銜接、法規建設及交易涉稅等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進一步完善。近日,......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碳市場整體運行健康有序,但在市場影響力、政策銜接、法規建設及交易涉稅等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進一步完善。近日,......
12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全國碳市場于今年7月16日啟動上線交易以來,整體運行平穩,企業減排意識不斷提升,市場活躍度穩步提高。總體來看,全國碳市......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10億元全國碳市場自2021年7月16日開市以來,總體運行平穩有序,配額價格合理波動,單日成交量屢創新高。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國碳市場共運行77個交易日,配額累計成交......
一、研究背景當前,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的損害及減緩氣候變化已經基本是科學界共識,然而使用何種政策工具來實現減排仍然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碳稅和碳配額交易制度是兩種比較受關注的政策工具,因為形式簡單以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