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全國碳市場于今年7月16日啟動上線交易以來,整體運行平穩,企業減排意識不斷提升,市場活躍度穩步提高。總體來看,全國碳市場作為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顯現。
根據今年1月印發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從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截至12月22日,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4億噸,累計成交額58.02億元。
“我們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覆蓋的行業范圍,通過碳市場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劉友賓說。
5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以下簡稱《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牽頭,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編撰。《研......
中國科學院5月29日在上海發布的《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顯示,主要發達國家消費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產端碳排放,主要發展中國家則相反。專家呼吁,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全球碳排放核算體系。“基于消費......
全球減碳目標的共同實現,最終要靠各國攜手共進。評估不同消費主體所引發的碳排放動態,更有利于明晰生產者與消費者碳排放責任歸屬,更好地踐行公平正義。5月2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
連日來,碳價一路上漲引發關注。相較于每噸48元的全國碳市場初啟日開盤價,當前碳價接近翻番,多個交易日收盤價站上90元大關。碳價是碳市場活躍度的重要風向標,如何看待此輪漲勢?全國碳市場建設如何乘勢發力?......
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發表最新內容,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圍專項研究,對重點行業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開展了專題研究評估論證,相關......
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標準化領域委員會標準立項評估會在線上召開,會議對3項團體標準進行了立項評估。會議由CSTM/FC95副秘書長韓曉莉主持,來自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
日前,全國首宗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在廈門市湖里區金安社區簽約落地。碳交易指的是在碳市場中,買家通過支付一定金額給賣家,從而獲得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從垃圾分類中......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海底拖網捕撈每年向大氣中釋放約3.4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1%,迄今卻一直被忽視。這是首個對相關碳排放進行評估的研究,于1月18日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拖網捕撈是指漁船拖著......
海新能科近期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二代生物柴油產品種類主要有高凝生物柴油、低凝生物柴油、生物石腦油等,并儲備了生物航煤生產技術。二代生物柴油為烴基生物柴油,不同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公司生產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