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中國生物產業發展迅速,2015年產業規模超過3.5萬億元;2016年,我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和授權數量,分別為23077件和11562件,均名列全球第2位……
這樣的一組數據,源自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
“過去一年中,全球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亮點紛呈快速發展。而無論是基礎前沿還是轉化應用,我國發展速度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中國近十年來發表論文的年均增長率達17.5%,顯著高于國際水平。在成果應用方面同樣進展頗豐,中國的基因檢測服務能力在全球已處于領先地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
引領+突破+顛覆
創新群體性突破涌現
“生物技術是21世紀創新最為活躍、影響最為深遠的技術集群之一,在革命性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健康、環境和能源等重大問題方面前景可觀。”沈建忠說,兼具引領性、突破性和顛覆性等特征的生物技術,日益成為繼信息技術之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也是我國必須搶占的科技競爭戰略制高點。
“生物技術的引領性,體現在對生物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揭示。”沈建忠舉例說,以腦科學為核心的認知科學,將實現人類對自身認識的革命性變化;以基因編輯技術為代表的合成生物學,將創造一種新的“調控生命”的模式;以干細胞和組織工程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將疾病治療模式提升到“制造與再生”的高度。
生物技術的突破性,則體現在與數理、化學、信息、材料等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進而帶動群體性技術突破,將徹底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通過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可穿戴即時監測設備、遠程醫療、健康大數據等加速普及應用,改變傳統疾病的診療模式。通過與農業技術的融合,生物育種促進了動植物品系的改進、抗逆性的增強以及產量提高,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占全部耕地面積的12%,幫助農民獲益累計超過1500億美元。”沈建忠說,美國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顯示,在20個最值得關注的新興科技發展趨勢中,有6項與生物技術相關。
如今,微生物正在越來越多地被用于大宗化學品的生產,經合組織預測,至2030年,35%的化學品和其他工業品將源自生物制造。
“生物技術的顛覆性,表現為對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甚至國家安全帶來的變革。生物技術發展帶動形成的新產品、新服務、新產業,將顛覆靠投資、拼資源、透支環境的發展模式。”沈建忠稱,在工業生產方面,生物制造產品比傳統石化產品平均節能30%—50%,減少環境影響20%—60%。與此同時,生物安全備受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成為國防和軍事博弈新的焦點。
從“跟跑”到“領跑”
干細胞研究躍居世界前列
顯然,生物技術領域已成全球科技創新的熱土。提及其中的亮點,就不得不說到干細胞。
2016—2017年間,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支持的項目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細胞》雜志及其系列子刊上,發表40余篇文章。
“我國干細胞研究已躍居世界前列,個別方向處于‘領跑’地位,在細胞重編程、多能性建立及其調控等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成果,在特色動物資源平臺、疾病動物模型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沈建忠說,我國在該領域論文發表數量及專利申請量已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二,且擁有了一批自主研發的技術,例如小分子化合物誘導體細胞重編程獲得的多能誘導干細胞,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詳盡圖譜繪制等。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裴端卿表示,隨著我國干細胞臨床研究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以及前期良好的理論和技術積累,將大大加速干細胞產品的開發進程,使行業進入快速規范發展階段。
2017年,首批經過備案的胚胎干細胞臨床研究正式啟動,《自然》雜志對此進行積極正面的報道;去年12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這一系列變化標志著我國全面、有序開展干細胞臨床治療時代已經開啟。”裴端卿說。
人們常常認為早期胚胎是脆弱的,需要支持。然而,在發育的最初階段,胚胎有能力喂養未來的胎盤,并指導子宮,使它能夠在子宮中植入。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的NicolasRivron......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1918.shtm科技日報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紐約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新的合成DNA技術和干......
干細胞由于其具有分化成各類組織的強大能力,一直以來就是生物學家們孜孜不倦探索的話題。近日,有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尿液中的干細胞具有強大的再生潛力。這項研究由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領銜,中國吉林大學和中山大學的......
環狀RNA(CircRNAs)在干細胞的增殖、自我更新和成骨分化等生物學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與其他線性RNA相比,CircRNA由于其共價封閉結構,在細胞和組織中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獨特的構象。目前,研......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王金勇課題組研究實現在體重編程再生造血干細胞樣細胞。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于CellProliferation。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博士生黃德浩和中山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楊慧團隊在干細胞外泌體促進人眼角膜損傷修復方面的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最新研究成果以Ahumancornea-on-a-chipforth......
國家發改委5月10日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多處涉及有關干細胞治療的內容。例如,發展基因診療、干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等新技術,強化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建設干細胞和細胞免疫......
結直腸癌干細胞(CSC)有助于結直腸腫瘤的發生和轉移。結直腸癌干細胞位于專門的生態位內,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然而,CSC的生態位調控仍不清楚。2022年5月11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范祖森,田勇......
在腫瘤動態平衡過程中,癌細胞在干細胞樣態和分化態之間表現出表型平衡。這種亞群可塑性的功能和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2022年3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濤團隊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PeterE......
“種子”和“土壤”學說是腫瘤干細胞的基礎理論。盡管人們分別對于腫瘤干細胞(種子)和微環境(土壤)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靶向腫瘤干細胞還極少應用于臨床。這極大程度歸因于腫瘤細胞巨大的可塑性,即腫瘤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