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1-19 15:53 原文鏈接: 中科院大氣所副研究員:海洋變暖意味什么

      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共同體的命運息息相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通過海洋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是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熱的一年。那么,這樣的結果是如何得出的?這對人類而言又意味著什么?記者日前專訪了該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里京。

      記者:公眾對氣候變化最直接的感受是溫度的升降,我們注意到這一成果用“熱含量”來表示,您能通俗講講熱含量和溫度之間的關系嗎?

      成里京:熱含量是一個能量的概念,因為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室氣體造成地球系統能量增加,所以我們經常用熱含量這個能量概念來表征海洋一個體積內的變暖。當然,我們也常用攝氏度來表示溫度,通常溫度的概念是指一個點的溫度,不涉及體積。其實海洋變暖主要也體現在海水溫度上升,我們研究發現,上層2000米海水過去50年大約平均變暖了0.12攝氏度,表層比深海變暖更劇烈。

      記者:這些數據是如何取得的?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成里京:我們進行的海洋分析是基于海洋實地觀測數據的結果得出的。基于現場觀測數據,我們進行了精細的誤差矯正,并對數據不足的地方進行了合理的重構,最后用獨立數據驗證了數據的準確性。正是基于這些技術的進展,我們之前發布了自1940年以來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的溫度數據集,并不斷對數據進行更新。我們本次發布的2017年海洋變暖的研究結果,就是根據這個數據集統計得出的。

      記者:近年來,關于氣候變化的原因有些分歧,有專家認為此次氣候變化或許與地球自身氣候變化有關。您的研究結果是否否定了這個結論?

      成里京:自然變化和人為因素影響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和證據。我們這一結果證明了全球變暖確實存在,但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影響,還需要繼續加強研究。

      記者:我們注意到,各大洋變暖的情況不一樣,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成里京:海洋各個區域的變化是不一樣的,主要原因是海洋并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存在復雜的洋流系統、同時復雜的大氣運動也影響著海洋。海洋的復雜性導致不同區域海洋對熱量的吸收程度有差異、熱量在海洋中也隨著洋流在海洋中輸運。在各大洋中,大西洋和南大洋存在更強的熱量向深海輸送的機制,因此它們吸收了更多的熱量。

      記者:海洋變暖具體到我國有哪些影響?

      成里京:隨著全球變暖,我國的平均氣溫也在不斷上升。中西部冰川面積已經在逐漸減小。海平面已經在不斷上升,這對沿海地區造成了極大的風險。極端天氣(大寒潮、高溫熱浪、大降水等)事件發生的頻率逐漸增加,我國已經連續出現了多個大范圍暖冬。

      但我們需要指出的是: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話題,不是哪一個國家的事,需要各國的共同努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這為各國應對全球變化指明了方向。

    相關文章

    自然資源部: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8月20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保護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扎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全國......

    全名單丨關于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海洋學會評審組)初審結果公示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全名單丨關于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海洋學會評審組)初審結果公示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20項,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初審結果公示

    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太平洋學會評審組)初審工作已結束,共有20項申報成果通過初審。其中,科技進步獎10項,青年科技獎10項。根據《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有關規定,現將初審結果......

    第四屆國際海洋前沿科學與技術暑期學校在深開幕

    7月20日,第四屆國際海洋前沿科學與技術暑期學校開幕式在深圳舉行。來自全國100多個高校院所的研究生、博士后、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及中小學教師等共計300多人齊聚深圳。據介紹,此次暑期學校以“海洋科......

    40余個項目,“藍色藥庫”如何加快開發

    7月1日清晨,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與往常一樣,走進位于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的辦公室,查看海洋創新藥研發進度表。今年85歲的管華詩,致力于海洋藥物研發40余年。2016年,他倡導發起中國“藍色藥庫”開......

    印發《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

    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的通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為進一步規范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關于舉辦2024年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實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關于舉辦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管理人員暨監測站長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為......

    研究揭示南海洋盆巖漿增生時空分布新規律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珍團隊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姚永堅團隊合作,在南海洋殼結構與巖漿增生歷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揭示了南海洋盆巖漿增生的時空分布新規律。相關成果發表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