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中國環聯發布了五份最新發展報告:生活垃圾分類2017年度發展報告、生活垃圾處理行業2017年度發展報告、危廢處理行業2017年度發展報告、土壤修復行業2017年度發展報告和建筑垃圾處理行業2017年度發展報告。近期,固廢觀察將摘錄這幾份報告中,非常具有價值的一些數據和觀點,推出一系列固廢行業特輯,與大家一起做一次行業回顧與展望。
圖片來源于網絡
危廢屬于資源開發利用型廢物,有很大的利用價值,除了貯存和處置,還包括處理后的綜合回收利用。工業固廢提出“三化”處理原則,即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隨著危廢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除了常規技術路線里的一般處理工藝流程,也逐漸出現了一些新型技術,如水泥窯協同處置、等離子體技術、熱解焚燒技術、超臨界水氧化技術、電解氧化法等。
減量化處理
尾礦、煤矸石、粉煤灰和冶煉渣等工業固廢可以做建材、燒水泥、鋪路或做路基等行業格局較為分散,市場準入壁壘高。危廢屬于資源開發利用型廢物,有很大的利用價值,除了貯存和處置,還包括處理后的,但這種利用方式使用價值相對較低。因此,要開發利用價值比較高的回收利用項目,如從尾礦中二次分選出金屬,或從冶煉渣里分選出鋼渣等。對危險廢物減量化處理。要從源頭控制。
資源化處理
固廢里如線路板、污泥等很多東西都可進行資源化處理,這些固廢含有大量的銅、銀等重金屬,可以回收使之資源化,增加效益。
無害化處理
危廢要先進行酸堿中和等化學處理,再進行焚燒或填埋等無害化處理。
危廢處理新技術
1. 水泥窯協同處理處置
2017年5月,為規范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審批工作,提升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行業的整體水平,環保部發布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審查指南(試行)》。
《巴塞爾公約》中,水泥生產過程中危險廢物的協同處理方法已被認為是對環境無害的處理方法,即“最佳可行技術”。
在發達國家,危險廢物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已有30多年的歷史,對于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發揮了巨大作用。相比填埋和焚燒而言,水泥窯協同處置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相比專用焚燒爐,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具有顯著的環境效應以及經濟效應。一方面,水泥窯協同處置燃燒過程充分,可減少二噁英等污染物排放;廢物中重金屬離子被固化,大幅減少飛灰的產生。另一方面,水泥窯的改建可減少投資規模,同時處置成本顯著低于焚燒。從社會影響來看,水泥生產企業通常較偏僻,鄰避效應較小。綜合來看,水泥窯協同處置,作為一種新型的循環經濟形態,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2. 等離子體技術
等離子體處理危險廢物技術是利用等離子體炬產生的高溫熱等離子體將危險廢物快速分解破壞,其中有機物熱解為可燃性的小分子物質,無機物被高溫熔融后生成類玻璃體殘渣。該技術具有反應速度快、二次污染小、適用范圍寬等特點,它克服了傳統處理技術如焚燒、化學處理等二次污染大、工藝復雜、對廢物有選擇性等缺點。特別適合于醫療垃圾、石棉、焚燒飛灰、電池、輪胎、放射污染等固體危險廢物的環保處理。
與常規焚燒技術相比,等離子體處理技術是一種環境友好技術,處理徹底,無二次污染,碳排放少。等離子體通常是含有大量電子、離子、分子、原子以及自由基的電離氣體,但其宏觀上呈電中性,并具有很高的化學活性。熱等離子體的中心溫度可高達攝氏2萬度以上,火炬邊緣溫度也可達到3000℃左右。等離子體技術能徹底摧毀各種有毒有害物質,是一種有效消除污染,用途廣泛的新技術。等離子體處理廢棄物工藝的核心技術是等離子體發生器(等離子體炬),就發生器而言,應用最多的是直流電弧等離子體。等離子體處理危險廢物的獨特處理方法表現出安全、高效、無二次污染和廣泛適用性,它為危險廢物及城市固體廢物的無害化、減容和資源化回收提供了一個十分科學有效的方法。
3. 其他技術
高溫蒸汽滅菌、超臨界、熱解焚燒、濕空氣氧化、高級生物、堿金屬脫氯、離心分離和電解氧化等處理技術,這些技術目前由于投入過高等問題在實踐應用中并不多見,故此不詳細描述。
人物名片秦裕琨:1933年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熱能工程領域研究的奠基人,參與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鍋爐制造專業,設計制造了中國第一臺自然循環熱水鍋爐,發明了用于火力發電廠的風控濃淡煤粉燃燒等技術。近7......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了連續數字光處理3D打印技術,利用紫外線光束在光敏樹脂溶液中雕刻形成3D結構。除了在打印方式上創新,研究團隊還對打印所需的墨水進行了大膽革新。研究結果表明,連續數字光處理3D......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將電子電路直接印刷到彎曲和波紋表面上的新技術。這項工作為各種新的柔性電子技術鋪平了道路,研究人員已使用該技術制造了原型“智能”隱形眼鏡、壓敏乳膠手套和透明電極。......
誰能率先掌握、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誰就更有可能在科學研究中占得先機。在各類新技術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時代,將基礎科學研究與新技術結合,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
玻璃會發電、衣服能吸熱、嬰兒車可以自動剎車……在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數百家企業集中展示了制造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其中有一些“黑科技”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本屆大會以“制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
"科學的進步取決于新技術、新發現和新思路,大概就是這個順序”。在ASMS2022的開幕全體會議上,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JudithKimble博士引用了已故諾貝爾獎得主SydneyBre......
蘋果在iPhone上已經使用了長達5年的劉海屏,雖然目前iPhone13系列將劉海面積縮小,但是有效顯示面積其實并沒有增加太多,遮擋的情況依然嚴重。一直以來,外界都希望蘋果能早日實現屏下FaceID等......
根據6日發表在《自然》網站上的一項新研究,人類蛋白質表面的潛在治療靶點的數量比之前認為的要多得多。西班牙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CRG)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突破性新技術,揭示了許多控制蛋白質功能的“秘......
作者|孟凌霄小小的磁力,能用來精準控制腦中的細胞?這種新技術也許不再是天方夜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實現利用磁場和微觀的磁性粒子,遠程激活大鼠腦中的星形膠質細胞。這一發現很有可能開發一類非侵入性......
2021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7日下午以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為平臺對外發布,區塊鏈技術、半合成生命體等10項技術入選。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當天下午在北京閉幕,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帥志剛在閉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