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的郭非凡研究組發現了糖皮質激素通過大腦、引起肥胖的調控機制。相關論文新近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
郭非凡研究員長期致力于尋找肥胖“腦管家”。此番尋找的是糖皮質激素的“肥胖結癥”。糖皮質激素,是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與有效的抗炎、抗休克藥物和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雖然非常有效,但存在許多副作用,長期服用該藥物的病人呈現肥胖癥狀,它的中樞調控機理此前不為人所知。
郭非凡2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人下丘腦的弓形核中,含有兩類調節能量代謝的神經元:一類是促進食欲的AgRP神經元;另一類是抑制食欲的POMC神經元。
科學家們要尋找的“肥胖管家”便與POMC神經元有關。在郭非凡研究員的指導下,博士研究生鄧雅嵐等利用組織特異性基因敲除技術,在成年小鼠的POMC神經元中特異性敲除“肥胖管家”——SGK1基因(糖皮質激素和血清調控激酶1),結果發現,小鼠變胖,其能量消耗降低;與之相反,若增強SGK1,則會出現相反表型,緩解藥物誘導的肥胖。
郭非凡表示,這一實驗提示,SGK1基因可能是治療肥胖以及相關代謝性疾病新的潛在藥物靶點,由此有望針對性地開拓新的預防、預測風險和治療方法。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是對抗癌癥的最新和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促使免疫系統將腫瘤識別為體內的入侵者并進行攻擊。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對免疫療法反應良好。為什么呢?科學家們并不總是確定。有時,接......
因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今年87歲的河南安陽某村李奶奶從未接種過疫苗。高燒三天后,她用孫女李雪半個月前從北京寄回來的抗原自測,發現自己“陽了”。隨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家門口的小診所問診,醫生并未問及其......
一頓飽餐之后,大腦總會不同程度地犯困。這一眾所周知的生活體驗,究竟是怎樣引起的?一個常見的解釋是:人吃完飯后,腸胃功能活動顯著加強,血流量隨之增加;相應的,大腦中的血流量開始減少,繼而供氧量下降,所以......
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是由甲狀旁腺主細胞分泌的堿性單鏈多肽激素,對機體鈣磷代謝的調節至關重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甲旁亢)患者,甲狀旁腺主細胞上的鈣敏感受體(Ca......
2021年8月,廈門海關技術中心徐敦明博士攜手燕窩行業代表企業,共同完成并刊登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燕窩中45種激素及其水平調查》,報告發布于權威學術性期刊《色譜》,是由中國科......
生長素是植物體內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參與了植物絕大多數的生長發育和適應復雜環境的過程,其核心功能在于對細胞生長的調控。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了生長素調控植物生長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在《Nature》發......
黑素皮質激素3受體(MC3R)一直被認為在新陳代謝和能量平衡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年前,MC3R基因被發現,并被證明這種基因的缺失會導致小鼠生長減緩。近期,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MC3R是調控......
糖蛋白激素是輔助生殖、治療甲狀腺等疾病的關鍵藥物。近幾十年來,雖然糖蛋白激素臨床應用已經取得很大成功,但它如何激活人體細胞中的受體機制,是長期以來科研人員難以打開的“黑匣子”。在9月22日發表于《自然......
2021年6月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研人員在CurrentOpinioninPlantBiology發表了題為“Transportmechanismsofplanthormones”的綜述文章,......
春末夏初,特應性皮炎(AD)患者又開始陷入無盡的痛苦中,瘙癢難忍,徹夜難眠,甚至陷入抑郁焦慮的癥狀。來自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皮膚科顧軍教授表示,“AD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