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腫瘤免疫細胞治療?
利用患者本人的腫瘤組織、外周血等標本(當然也可以利用其他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標本),分離和提取免疫細胞,在體外經過適當的改造(比如基因改造)和擴增,重新回輸給患者。這種利用活的免疫細胞進行抗癌的技術,就是腫瘤免疫細胞治療。
圖片來源于網絡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以CIK、DC-CIK、NK等為代表的非特異性的老技術,一類是以CAR-T、TCR-T為代表的需要體外基因改造的特異性的新技術。目前,老技術已經逐步淘汰,而新技術的研究正如火如荼。
2.什么是CAR-T?
CAR-T的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翻譯成中文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其本質就是,對提取的T細胞,在體外進行基因改造,通過轉基因的方式,給T細胞轉入一個人工設計的基因。這個人工設計的基因,就像一個”抗癌導航儀“,可以指引T細胞精準地到達并識別出癌細胞,從而啟動T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程序。
3.什么樣的病友適合CAR-T治療?
目前,美國FDA已經正式批準了兩款以CD19為靶點的CAR-T技術,用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這兩款CAR-T技術,用于治療血液系統腫瘤,即使是其他治療失敗的復發難治的晚期患者,依然擁有50%-90%的完全緩解率,同時其中部分病友甚至實現了長期生存、臨床治愈。美國白人女孩Emily,作為第一例接受CAR-T治療兒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至今已經無瘤生活了5年多。此外,以BCMA為靶點的CAR-T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效率甚至逼近100%,業內預計大概率會在近一兩年內正式上市。總而言之,CAR-T技術用于治療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統腫瘤,目前療效已經得到了業內的認可。下圖數據更新至2017年秋:
雖然有極少數CAR-T治療實體瘤的成功案例,但是總體而言,目前CAR-T治療實體瘤(肺癌、腸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食管癌等)尚處于非常非常早期的探索階段,面臨著重重難關,貝塔博士不推薦實體瘤病友盲目跟風。
4.CAR-T治療的副作用?
CAR-T技術治療血液系統腫瘤,副作用相對而言是不小的,其中有兩大副作用是最主要的棘手問題:一個是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一個是神經毒性。
細胞因子風暴,往往表現為高熱、低血壓、休克等,發生率超過60%-70%,其中較為嚴重的細胞因子風暴的發生率,大約在20%-30%。一般需要糖皮質激素、IL-6抗體等藥物進行控制。
神經系統毒性,多表現為腦水腫、顱內壓升高、癲癇、意識狀態改變等,其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國外時不時出現患者因為CAR-T導致的神經毒性而去世的報道,廣大病友要權衡利弊。
5.CAR-T治療的費用?
目前,FDA批準上市的兩款CAR-T產品,收費都是天價(50-60萬美元一次)。
目前,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正是受理了10項CAR-T新技術用于晚期腫瘤患者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些在國內正式開展的、規范的臨床試驗,均為免費。未來,如果有產品在臨床試驗獲得成功,其療效和安全性得到充分的論證,從而獲得中國藥監局的批準正式在國內上市,業內預計其定價大概率會在10-20萬人民幣左右。
6.國內CAR-T治療,哪家強?
CAR-T技術治療血液系統腫瘤(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療效和安全性已經得到了業內的認可。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武漢協和醫院、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等頂尖醫院,均有免費的臨床試驗,而且上述醫院已經積累了充分的使用經驗,重點推薦。
7.什么是TCR-T?
TCR-T和CAR-T的原理非常類似,只不過TCR-T技術給T細胞轉基因技術轉入的基因是來自于自然界存在的天然基因(CAR-T轉入的基因,是人工設計的)。此外,TCR-T技術對接受治療的患者,需要事先進行“配型”(一種類似于骨髓移植之前需要進行的匹配工作,如果匹配不上,是無法使用的);而CAR-T只要靶點合適,無需配型。
目前,以NY-ESO-1為靶點的TCR-T技術用于惡性黑色素瘤和滑膜肉瘤,已經有初步的不俗的數據:18名晚期滑膜肉瘤的患者接受治療,11人(61%)腫瘤明顯縮小,3年生存率為38%;20名晚期惡性黑色素瘤接受治療,11人(55%)腫瘤明顯縮小,5年生存率為33%。該技術目前正在探索用于肺癌、食管癌等其他癌癥。
以MAGE-A3為靶點的TCR-T技術用于晚期實體瘤患者,也有初步的好消息:17名晚期難治性癌癥患者接受了該技術治療(7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3名宮頸癌患者,2名乳腺癌患者,此外食管癌、肛管癌、尿路上皮癌、滑膜肉瘤以及骨肉瘤患者各1名)。1名27歲的晚期宮頸癌患者,在放療和化療失敗后,接受了低劑量(2.7*109)T細胞回輸治療,腫瘤完全消失,療效已經保持超過了29個月(見下圖)。此外,9位接受了高劑量(100*109)治療的患者中,1位尿路上皮癌、1位食管癌、1位骨肉瘤患者出現了部分緩解,腫瘤縮小超過30%。
8.CAR-T/TCR-T對實體瘤患者,意味著什么?
目前看來,CAR-T治療實體瘤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貝塔博士不建議廣大病友盲目跟風,尤其反對病友去接受收費的CAR-T治療(一項業內普遍認為不太可能管用的技術,居然還收費,實在是違反法律法規和科學倫理)。
以NY-ESO-1、MAGE-A3為靶點的TCR-T技術用于晚期實體瘤,已有初步的有效性數據,且副作用相對可控。如果其他治療失敗,又有正規的臨床試驗在開展,病友或許可以考慮;然而,TCR-T技術相對復雜,目前國內尚未有業內公認的知名機構或商業公司,值得推薦。
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資深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王立銘教授,2025年1月8日的第七十一期《巡山報告》聚焦主題:紅斑狼瘡的最新治療突破。導讀:或許你最近也注意到了這則新聞:一位網名“沙白白”的......
近年來,CAR-T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巨大成功,已成為抗擊多種惡性腫瘤的強大武器,僅在國內就有多達六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而在腫瘤之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AR-T細胞療法在自身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徐濤課題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細胞與基因線路設計中心魏平課題組和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邱曉彥團隊合作,在AdvancedScience期刊發表題為:Nov......
8月28日,上海市藥監局發布了《上海市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治療藥品監督管理規定》以及這一監管規定的政策解讀通知,本規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有效期至2029年8月31......
上海細胞治療藥品產業的發展,加快了監管更新的步伐。8月28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上海市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CAR-T管理規定》)。澎湃新聞(www.t......
近日,華道生物HD004CAR-T細胞獲CDE正式受理。該公司表示,截止目前為止,HD004不僅是華道生物申報的第四款CAR-T細胞療法管線,也是華道生物首款針對實體腫瘤治療的細胞治療候選藥物,同時也......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作為一種單獨療法或與其他療法聯合使用,正在廣泛研究用于各種實體瘤、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目前,美國FDA已批準6款CAR-T細胞療法上市,其中4款......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程濤、沈俊、王建祥團隊及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昕團隊合作圍繞“效率”和“藥效”,開發了人多能干細胞(hPSC)定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C......
“到底印度CAR-T獲批的標準是什么?”“CAR-T療法這么快降到3萬美元,誰敢保證療效?”“它們攻克了什么技術難題?”“國內CAR-T還在100萬的門檻徘徊,能不能學學印度和巴西呢?”“在質量同等的......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主任醫師鄒德慧、邱錄貴、王建祥合作團隊首次基于亞洲人群的r/rLBCL患者前瞻性隊列,證實ctDNA動態監測可早期預測CAR-T治療療效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