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兩會,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寧夏團審議報告時,要求有關部門加快“互聯網+醫療”建設。總理的表態讓一度偃旗息鼓的互聯網+醫療,重新回到了輿論的熱點上。
互聯網+醫療第一個階段以大量互聯網醫療企業燒錢獲取用戶為特征。由于資本市場和政策導向的變化,互聯網+醫療自2016年進入冰冷期。互聯網最大價值是連接需求與供給,在供大于求的行業能發揮重塑行業結構的作用,但醫療最大的障礙是缺乏合格的醫療供給,互聯網難以顛覆行業格局。總理的正式表態,有助于消除政策導向上的不確定性,幫助互聯網+醫療迎來第二階段發展。
第二階段的特征將是把互聯網變成所有醫療、醫藥和醫保的基礎能力。互聯網醫療企業正在與線下實體醫療機構深度整合,甚至自己開設實體醫療機構;伴隨著醫聯體和家庭醫生等改革推進,傳統醫療機構也將提升自身互聯網應用程度,提高運營和管理效率。互聯網醫療企業和傳統醫療機構之間的邊界將越來越模糊,為互聯網+醫療進入第三階段做好準備。
一、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隨政策風向起起伏伏
2000年至2017年,互聯網+醫療處于第一階段的發展。互聯網+醫療萌芽自2000年納斯達克泡沫期間,后來一直發展緩慢,直到2010年移動互聯網爆發,帶動互聯網+醫療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特別是2013年以后創業投資市場高漲,涌現了眾多互聯網+醫療企業,希望在醫療行業復制移動互聯網的經典打法,通過獲取大量C端用戶,變成連接供給和需求雙方的交易平臺。
然而實踐中,醫療行業需求低頻,專業度高,政策門檻高,缺乏付費方等特性,導致這一經典打法難以奏效。特別是行業的主導權牢牢把握在知名醫院和頂尖專家手里,互聯網企業連接的作用實在有限。2015年資本市場風向開始逆轉,對燒錢做規模不再認可。同時,互聯網醫療企業從傳統醫療體系搶優質醫療資源的行為迎來反擊,掛號門和魏則西等事件的觸發,讓監管機構和大醫院全面收緊對外合作。為了應對這種局面,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轉向互聯網醫院,希望通過合法牌照得到監管機構和業內專家的認可,但《關于征求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的“意外泄漏”,表明了監管層對待互聯網醫療的謹慎態度。互聯網醫療企業從風口掉到了谷底,全面遇冷。
二、第一階段,互聯網醫療企業主要做的是“輕問診”類的增量市場
在互聯網+醫療的第一階段,傳統醫療機構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醫療公司基本上是各自獨立發展,像兩條平行線。
傳統醫療機構在互聯網方面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掛號、繳費、遠程會診等方面。個別地區出現了由醫療機構出面組建的互聯網醫院,如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網絡醫院、浙大一院的互聯網醫院,但應用范圍并不廣。
互聯網醫療公司業務以輕問診、在線咨詢、加號等業務為主,主要做圍繞診斷和治療核心流程的增值服務,醫療服務的主流人群年齡偏大,使用習慣建立不易,線上到線下實際診療的轉化率很低,與實體醫療機構有效合作很少。
平安好醫生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截止2017年年底,平安好醫生月活躍用戶數為3290萬,為第二大企業的5倍以上,在線咨詢量日均約為37萬次。據此估算,2017年全國在線咨詢總量約在2億次左右。與此同時,全國實體醫療機構診療量穩定上升,2017年約為82億人次左右,可見實體醫療機構診療量并未受到互聯網醫療太多影響,互聯網醫療為老百姓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來解決醫療和健康咨詢的需求,與原有就診并行不悖。
三、互聯網+醫療的主要價值和發展障礙
互聯網+醫療并不能改變醫療的本質,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在于連接,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醫生、患者與醫院在物理地點的綁定關系,可以將一部分流程通過線上對接,并在整個服務過程中保存和調用醫療數據。這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對稱,提高整體效率。
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受制于醫療供給端的不足和醫療本身特點的限制:
(1)政策限制:現有宏觀政策對醫生多點執業、醫聯體建設和家庭醫生等方面都是大力鼓勵的,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仍然停留在傳統時代,對于新醫療機構的開設和醫療資源的流動有諸多限制,互聯網醫療服務沒有納入以公立醫院為主導的醫聯體建設中,正規轉診和醫保報銷無法支持;
(2)資源不足:受限于中國醫療教育水平的落后,以及醫生職業前景不樂觀,目前優質醫療資源稀缺的局面沒有改變,甚至還在惡化;互聯網+醫療平臺吸引的優秀醫生數量有限,相當數量的大醫院資深醫生并未入駐線上平臺;
(3)天然特性:醫療是一個重線下的實際行為,核心診療功能很難通過遠程實現。患者簡單咨詢還可以,正式診療還是需要去實體醫療機構進行,再加上目前主流患者人群互聯網使用習慣有限,所以導致線上問診和實際看病脫節,這是轉化率不高的原因;
(4)信息安全:對于現有醫療機構,從醫院信息化建設到互聯網+,要求醫院從封閉內部網絡進化為開放網絡、從物理隔離變為內外融合、從有線變為有線+無線,這對傳統醫療機構要求很高,投入很大。如果沒有足夠的驅動力,傳統醫療機構寧可選擇保守方案,所以應用互聯網技術任重道遠。
四、下個階段互聯網+醫療應該往何處去?
從美國發展經驗來看,現階段不與線下實體結合的互聯網醫療發展空間有限。例如美國遠程醫療的領先企業Teladoc在2015年上市,2016年財報顯示其共有7500家企業和保險客戶,1750萬會員,2016年收入1.2億美元,離實現盈虧平衡還有比較遠的距離。
線上+線下融合將發生在所有行業,醫療行業也不例外。互聯網+醫療經過線上、線下相對獨立發展的第一階段,開始進入彼此互相融合的第二階段。將互聯網能力變成所有醫療相關主體的基礎能力,唯有此,才有可能在未來進入第三階段,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來實質改善醫療行業。
(1)對于互聯網醫療企業,增加合格的醫療供給才是真正解決醫療系統性問題的杠桿解。無論是與現有醫療機構深度融合,還是參與建設線下醫療機構,都是第二階段必然趨勢;
(2)對于傳統醫療機構,國家號召的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家庭醫生制度等發展方向都需要互聯網技術作為支撐才能實現供給雙方的有效連接,實現高效的分級診療。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互聯網+醫療經過第一階段的起伏波折,再次得到了最高層領導的認可,迎來更加接地氣的第二階段,互聯網+醫療的進程不會像其他行業那么快,但發展方向是毋容置疑的。這個過程需要的是務實、耐心和堅持。
最近,有一條關于患者住院8天花了43萬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這個患者是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了心臟主動脈支架手術,住院結算憑證顯示,其中衛材費就占了近40萬,西藥費1.3萬余元,中藥......
為推動超算產業可持續發展,滿足多樣化和個性化市場需求,4月17日,科技部高新技術司組織召開國家超算互聯網工作啟動會,與會各方以國家超算互聯網建設路徑、加快構建超算自主生態體系、落實超算互聯網行動方案等......
隨著全國健康信息平臺已基本建成,醫療數據的資源性逐漸凸顯,當下醫療數據共享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健康醫療是我國較早布局數據要素市場化的行業領域,將健康醫療大數據作為國家重要基礎性戰略資源,迄今也有近......
“面對發展一日千里的人工智能(ai)新技術,作為一名神經外科大夫,我并不擔心會失業,更關心如何擁抱ai,更好地服務患者,還能讓我們醫生早點下班。”日前,由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攜手華山醫院(國家......
“面對發展一日千里的人工智能(ai)新技術,作為一名神經外科大夫,我并不擔心會失業,更關心如何擁抱ai,更好地服務患者,還能讓我們醫生早點下班。”日前,由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攜手華山醫院(國家......
4月1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近日,由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攜手華山醫院(國家......
去年8月,聯影醫療上市一事傳遍了整個醫療圈,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家“國產替代”浪潮中的高端醫療設備企業頭號種子背后,還有一家房地產CVC的影子。2018年初,保利集團旗下的保利資本計劃進軍醫療器械,計劃......
近日,有兩起在醫療領域的融資引起了動脈網的關注,一起是微巖醫學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另一起是呈元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之所以要在眾多融資事件中單獨拎出這兩起,主要是因為其背后的投資方......
3月28日,湖南省下發通知,對該省重點監控合理用藥加強臨床管理做出工作安排。湖南重點監控目錄沒有新增,但對未納入目錄的第一批目錄中的13個要求至少持續監控1年。此外,要求各醫療機構在省級目錄基礎上制定......
“如果想要蓋一座摩天大樓,那么這座樓的地基一定要打牢。在醫院里,檢驗科就是醫療系統中的‘地基’,作為平臺科室,支撐并服務于全院的內科、外科等科室。”近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檢驗醫學科主任鄭磊教授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