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東南具有全球最高海拔的林線和樹線,而且受人為干擾較少,是研究樹線位置和群落結構變化對氣候變化響應的理想地點。然而,人們對過去樹線波動歷史及其對氣候變化響應的了解甚少。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爾源研究員及合作者圍繞藏東南色季拉山急尖長苞冷杉樹線(圖1),利用樹輪生態學的方法,調查了3塊30m×150m的樣地內的急尖長苞冷杉群落年齡結構特征,重建了過去400年來的急尖長苞冷杉樹線位置和群落密度的變化歷史。主要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New Phytologist雜志上:Liang EY, Wang YF, Eckstein D, Luo TX..2011. Little change of the fir tree-line position o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fter 200 years of warming. New Phytologist, 190: 760-769。
此研究首次通過野外樣地調查的方法,揭示了過去藏東南樹線波動的歷史,指出了群落的更新動態可能是對指示氣候變化的敏感性生態指標。三個樣地的研究結果都揭示出相似的冷杉更新動態格局(圖2),而且冷杉的更新與夏季和冬季溫度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急尖長苞冷杉更新處于持續增強的趨勢,可能指示了近幾十年來的異常氣候變暖的影響。盡管基于樹輪和冰芯氧同位素的研究都指示了青藏高原最近200年來的持續變暖趨勢,然而色季拉山急尖長苞冷杉樹線位置并沒有出現顯著的變化(圖3),這說明了樹線位置波動對氣候變化響應的復雜性,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的滯后。
以上研究以中科院藏東南高山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環境變化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并得到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科院方向性青年人才項目和科技部973項目的資助。
圖1. 藏東南色季拉山急尖長苞冷杉的垂直分布帶(海拔3550-4400米之間)
圖2. 三個急尖長苞冷杉樹線研究樣地內群落更新動態及其與冬半年溫度變化(基于樹輪寬度數據的重建)之間的關系(Liang et al., 2011)
圖3. 一塊30m×150m的代表性研究樣地內,每50年的時間尺度上群落更新動態和樹線的位置變化。同一時段更新的植株以實心圖標來指示,以后時段以空心圖標來表示。由于受研究手段的限制,上圖所顯示的群落密度的變化實質上反映了冷杉死亡率和更新之間的動態平衡。最近的氣候變暖有可能使得這種平衡向更有利于更新的方向發展 (Liang et al., 2011)。
2月19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真菌重點實驗室的大型真菌資源分類及利用研究團隊發現大批新物種,為青藏高原的生態科學領域注入全新活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
2月20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趙玉彤博士等在《自然》“MattersArising”欄目發表學術評論,對該期刊2023年發表的一項關于大西洋氣象干旱威脅青藏高原水資源安全的研究提出了質疑,認為大......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劉青松團隊聯合國內外團隊在《自然—通訊》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團隊深入探討了北太平洋地區低緯度和高緯度水汽循環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一過程如何對北極氣候變化產生深遠......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備受關注。亞洲季風系統作為地球上最具影響力的大氣環流之一,其細微變化可能引發大規模干旱、洪水等災害,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但是,由于缺乏長期、定年準確、高分辨率的古氣候數據,亞洲季風與人......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備受關注。亞洲季風系統作為地球上最具影響力的大氣環流之一,其細微變化可能引發大規模干旱、洪水等災害,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但是,由于缺乏長期、定年準確、高分辨率的古氣候數據,亞洲季風與人......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揭示了孟加拉扇區沉積物運輸與氣候變化的復雜關系。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第四紀科學評論》(QuaternaryScienceR......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戰愛斌團隊聯合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高養春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志新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整合適應性位點預測模型揭示入侵物種......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生徐東晶在副研究員齊玥與研究員王強的指導下,選取青藏高原東南緣云南馬關地區新生代含有大量地幔包體的堿性玄武巖作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全巖地球化學和Sr-Nd-Mo同位素研究......
2025年的腳步越來越近,美國《福布斯》網站在近日報道中預測了2025年值得關注的四大技術趨勢。文章強調,這些最具變革性的技術將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同時也會顛覆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認知。AI代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牽頭的聯合實驗團隊在青藏高原成功實現了基于超導接收的高清視頻信號公里級太赫茲無線通信傳輸,這是目前國際上首次將高靈敏度太赫茲超導接收機技術成功應用于遠距離無線通信系統。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