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7日報道,輕輕扳動一下開關就能打開或關閉記憶,這種似乎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情節現在變成了現實。美國科學家向老鼠體內植入一種能復制與記憶有關的神經信號的電子設備,輕輕扳動開關就能打開或關閉老鼠的記憶。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技術將是阿爾茨海默病、中風等患者的福音。
領導該實驗的南加州大學科學家西奧多·伯格表示,植入該設備后,此前經過藥物處理而失去記憶的老鼠重新獲得了記憶能力,“輕輕關閉開關,老鼠會遺忘,打開開關,老鼠會重新想起”;另外,這些老鼠對新信息的記憶能力更強。
該團隊的研究建立在科學家們最近對大腦海馬體及其在學習方面所起作用的理解不斷取得突破的基礎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海馬體的作用是將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伯格表示:“沒有海馬體,就沒有長期記憶,但仍然會有短期記憶。”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教老鼠學會一項任務——壓住一個杠桿而不是另一個桿杠,任務完成后會獲得獎賞。使用嵌入老鼠大腦內的電子監控探頭,研究人員記錄下了老鼠腦內海馬體兩個主要的內部分割之間大腦活動的變化。
隨后,研究人員阻止了老鼠腦內這兩個區域之間正常的神經交互,讓其不再表現出長期的學習行為。伯格表示:“不過,老鼠仍然知道,壓杠桿可以獲得獎賞,但現在,它們只能記住它們是否壓了左邊或右邊的杠桿,而且記憶持續時間僅為5到10秒鐘。”
接著,科學家們研制出了相當于人造海馬體系統的電子設備,其能復制海馬體內兩個內部分割區域之間的交互作用模式。當該電子設備激活后,被藥物阻止失去了長期記憶能力的老鼠恢復了長期記憶能力。
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厘清,將這種電子設備和其他有關的電極植入擁有正常海馬體的老鼠大腦內時,能否增強正常老鼠的記憶能力。
接下來,科學家們計劃在靈長類動物身上重復這一實驗,其最終目的是制造出能幫助阿爾茨海默病、中風或傷殘患者的植入物,讓其恢復功能。
人類以及果蠅、海兔等生物都需要睡眠來鞏固記憶。關于睡眠是否改變特定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從而鞏固記憶和影響行為,是生物學領域重要且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秀麗隱桿線蟲只有302個神經元,其大多數神經元的特征和功......
《自然·衰老》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單次注射壽命蛋白klotho可以改善老年猴子的認知功能。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或能推動klotho作為一種腦功能恢復療法的臨床轉化。認知是大腦的關鍵功能,但衰老和......
我們對記憶的起點和終點有一個很好的概念---短期記憶在海馬體中形成,如果情況需要,就會在大腦皮層中穩定為長期記憶。但是,在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之間的曲折路徑上發生了什么,卻是一個謎。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
長期記憶是容易出錯的,但近日《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你試圖回憶一件與預期不符的事件時,短期記憶也不可靠。你可能會在事情發生幾秒鐘后就記錯,然后在腦海中重新構建事件,以更好地符合......
新聞稿封面。工作記憶,即在幾秒鐘內主動“記住”有用信息的能力,在許多高級認知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作記憶能力的個體差異可以預測流體智力和廣泛的認知功能,這使得提高工作記憶能力成為干預和增強的......
北京時間9月1日消息,近日,歐盟公布了一項新草案,計劃在所有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上引入一個新的“能源標簽”,即強制要求手機制造商向消費者提供有關電池壽命,設備防水、防塵性能等信息。據了解,歐盟希望......
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當你在餐廳吃了一頓難忘的晚餐后,腦海中留下印象的不僅僅是食物。氣味、裝飾、樂隊演奏的聲音、對話和許多其他特征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對當晚的獨特記憶。此后,僅僅喚醒......
日本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家貓或許能記住自己朋友的名字。此前該研究團隊已經證實,家貓可以識別出自己的名字。最新研究發表于《科學報告》雜志。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對48只貓開展了調查,考察它們是否......
科學家發現,灌注了年輕小鼠腦脊液(CSF)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現了記憶改善,可能要歸功于對神經細胞功能具有恢復能力的生長因子。相關研究結果5月11日發表于《自然》,它證明了年輕小鼠的腦脊液對衰老大腦具有......
神經膠質細胞是突觸功能和可塑性的重要調節器。星形膠質細胞作為哺乳動物大腦內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神經膠質細胞,對神經元的突觸連接可起到關鍵調控作用。研究顯示,星形膠質細胞通過調控胞內“鈣信號”,引起“膠質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