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封面。
工作記憶,即在幾秒鐘內主動“記住”有用信息的能力,在許多高級認知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作記憶能力的個體差異可以預測流體智力和廣泛的認知功能,這使得提高工作記憶能力成為干預和增強的有吸引力的目標。
此前,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聲稱,經顱近紅外激光刺激(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tPBM)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經濟且安全的改善人類認知功能的替代方案。其干預機制是利用近紅外光非侵入式地穿過顱骨進入大腦皮層,顱內神經元中的細胞色素c氧化酶通過吸收光子提升了自身在氧化磷酸化反應中的催化效率,在細胞層面表現為線粒體呼吸鏈反應中合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的效率提升,最終實現對神經元內線粒體的呼吸作用的調節。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研究者發表在著名光學期刊上的研究指出,1070 nm的激光照射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癥小鼠的認知障礙并減少β淀粉樣蛋白的沉積。而在國內還沒有tPBM應用于改善人的認知能力的研究報道。
12月2日,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宋艷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在線發表題為“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enhances?visual?working?memory?capacity?in?humans”(經顱光生物調節增強人類的視覺工作記憶的容量)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四個雙盲對照實驗,被試接受光刺激和安慰劑照射之后,采集了90名正常成年人進行視覺工作記憶任務時的腦電和行為數據,研究首次論證了經顱光刺激技術對人類視覺工作記憶容量改善的有效性以及特異性。
研究者發現,1064 nm光刺激作用于右側前額葉可以顯著提高個體在視覺工作記憶任務中的行為表現。研究者進一步觀察到刺激后與工作記憶容量相關的腦電對側延遲活動(Contralateral Delay Activity, CDA)的增加。這些結果分別從行為層面和腦神經層面提供了1064 nm的光刺激可以提升工作記憶容量的證據。重要的是,CDA的負載效應是光生物調節和工作記憶行為增強的中介。
1064 nm光生物調節刺激右側前額葉可以增大工作記憶容量相關的腦電指標,并預測行為的增益。
同時,研究者還發現,光生物調節技術對工作記憶的行為改善具有波長和腦區特異性。實驗三發現只有1064 nm的光刺激可以改善個體的工作記憶容量,而產生熱量一致的852 nm的光生物調節刺激則不會產生行為以及電生理上的顯著變化。另外,實驗四通過變更刺激腦區,發現1064 nm的光刺激對個體的工作記憶的提升效應消失。
光刺激對工作記憶的波長特異性。采訪對象供圖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北師大珠海校區博士后趙晨光和北師大宋艷課題組博士生李東偉為論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宋艷教授;宋艷課題組成員博士生孔元君,碩士生胡怡清,劉宏鈺參與了數據采集;美國德州大學劉漢莉(Hanli?Liu)教授,英國伯明翰大學Ole?Jensen教授,北師大李小俚教授和牛海晶副教授也對此項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貝勒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可能會改變我們理解記憶的方式。到目前為止,記憶一直被解釋為神經元的活動,神經元對學習事件做出反應,并控制記憶回憶。貝勒大學的研究小組擴展了這一理論,他們的研究包括對小鼠的研......
·“那些大家認為很復雜的高級認知功能,比如推理、數學計算、使用符號等等,在大腦里的工作原理是可以研究的。只要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式將問題分解和組合,就可以試圖回答那些更為抽象的問題,比如關于意識的問題的。......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西北大學和得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聯合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細菌細胞可“記住”其身體和周圍環境的暫時變化。盡管這些變化沒有被編碼在細胞的遺傳基因中,但細胞仍然會將這......
8月22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王立平研究組和臨港實驗室閔斌研究組合作,在《神經元》(Neuron)上在線發表題為了《獼猴額葉皮層對序列工作記憶的靈活控制》的研究論文,揭示了額葉皮層......
這項研究證明,在音樂記憶領域中,老年人的表現和年輕人一樣好。研究者們進一步指出,有很多研究已經發現,音樂訓練還能夠作為一種認知“腳手架”(cognitivescaffold),通過在音樂傾聽中保持認知......
有些阿爾茨海默病重度患者不會說話,認不出人,但仍能唱出童年的歌謠或彈奏鋼琴。英國林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給這些現象提供了科學證據。研究顯示,與許多其他形式的記憶不同,識別和記憶音樂的能力似乎不受年齡影響,......
社交互動在動物的生存和決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食物偏好社會傳遞(SocialTransmissionofFoodPreference,STFP)是一種生態相關的記憶范式,通過這種方式,一只動物可......
科學家上周宣布,在南極洲發現的藍色冰樣本有600萬年的歷史,“年齡”約是先前記錄的地球上最古老冰的兩倍。這些冰打開了一扇了解地球古代氣候的新窗口——這與科學家們的預期完全不同。從南極洲艾倫山挖掘的藍冰......
近期,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腦功能和腦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鄭平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場景重新激活成癮記憶的新分子通路。相關研究成果于2023年12月26日在線發表于Nature雜志旗下期刊《分子精神病學》(......
人類以及果蠅、海兔等生物都需要睡眠來鞏固記憶。關于睡眠是否改變特定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從而鞏固記憶和影響行為,是生物學領域重要且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秀麗隱桿線蟲只有302個神經元,其大多數神經元的特征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