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體制中一個痼疾是人才部門所有制,由此造成束縛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只“唯上”“唯書”的氛圍,強化科研人員與單位領導人身依附關系,及部門領導雖然毫無貢獻卻“自動”在下屬科研人員論文上署名等一系列問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申請人應當按照年度項目指南要求,通過依托單位提出書面申請。”
從表面看,這一條規定似乎再正常不過。然而,如果對照申請書格式,可知所有項目申請書最后一頁必須經過依托單位或部門領導的簽字蓋章,才準許提交。換言之,單位領導對科研人員的項目申請具有“一票否決權”。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科研人員與所在單位領導在項目課題基金申請上的利益是一致的——本單位下屬人員能夠獲得外部基金組織的經費進賬,領導沒有理由不簽字放行,但不排除個別情況下,由于項目申請人與單位領導在研究興趣和學術觀點上的差異乃至人際關系緣故,導致領導推諉搪塞、不愿簽字放行。
為了息事寧人和避免這樣的“一票否決”,最簡單的辦法是將領導的名字也捎帶掛上,以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盡管領導本人也許對要申報的課題項目內容一竅不通,除了簽字外沒有任何貢獻。這也是中國某些單位領導能成為論文高產作者的原因之一。
在美國,雖然教授分為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幾個等級,但在科研基金的申請上,只取決于實力而不問教授等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不會賦予某個高級“騾子”批準別的低級“騾子”出來遛遛的權力。等級不同的各個教授彼此之間學術上是完全獨立的,決不會有初出茅廬的助理教授申請科研基金還須所長正教授批準的規定。
領導通過對項目申請書是否簽字,而對科研人員的項目申請能否提交操“生殺大權”,實際上也對科研人員的未來職業生涯操“生殺大權”,如此“四兩撥千斤”的體制,顯然有利于打造人身依附關系而不是營造獨立自由的競爭環境。
關鍵一點是,相關規定將項目申請人置于必須看領導臉色行事的心理壓力之下。在此心理壓力下,勢必潛在壓抑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至于在撰寫項目申請書時還需顧及是否符合領導“胃口”以求能簽字放行。
科學發展和學術繁榮有賴于寬松自由的研究環境,取消領導簽字才能提交項目申請的規定更利于營造自由的學術環境。故在此本人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取消依托單位領導簽字才準許提交項目申請書的“一票否決權”。
本人認為合適的規定應該是:同意項目申請不需領導簽字,不同意才要簽字——在一個合格的科研單位,政策的“默認值”(或曰缺省配制default)是準許所有符合條件的科研人員自由申請課題項目而無須領導簽字批準。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如申請人違法違紀學術不端等),才需要單位領導簽字請求基金委剝奪其申請權,即使如此,也應允許相關人員享有申訴權。
《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項目負責人調入另一依托單位工作的,經所在依托單位與原依托單位協商一致,由原依托單位提出變更依托單位的申請,報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協商不一致的,自然科學基金委作出終止該項目負責人所負責的項目實施的決定。”這一規定也限制了科研人員攜項目自由流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所有科學基金中享有崇高聲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立項資助往往被視為一個單位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讓原依托單位提出變更依托單位的申請難度很大。按照這一規定,項目負責人只能固定在某一單位“從一而終”,除非放棄經過激烈競爭好不容易才獲得的項目資助。如此,對科研和人才環境的改善具有極大的直接和間接的損害。
目前國家對出國留學的政策是“來去自由”,理論上對科研人員也允許自由流動,但《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卻成為人才流動的阻力。因為基礎科研人員的業績主要考核指標是論文,而出論文的物質基礎是獲得項目基金的資助。如果不允許科研人員攜項目自由流動,那結果自然就是人才部門所有制。而人才部門所有與學術自由格格不入。
同時,打破人才部門所有制,允許科研人員攜項目自由流動,才能“迫使”相關領導改善科研條件和人才待遇,營造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環境,而只有具備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環境,才能有利于科學的發展。
1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多名中國留學生近期入境美國時遭到長時間盤查,并被檢查手機、電腦等隨身電子設備,一些學生的簽證被注銷,并被告知5年內不得入境美國。請問發言......
德國北部,卡爾斯魯厄。這是個安靜的扇形小城,圓心是1718年建成的卡爾斯魯厄宮殿,32條道路從宮殿向東、西、南三個方向延伸出來。早晨7點,阿克塞爾·豐克(AxelFunke)登上自行車,經過宮殿并繼續......
幾乎所有國家的憲法都保護言論自由,但是只有部分國家的憲法保護學術自由(AcademicFreedom)。即便是在崇尚自由的美國,也是到20世紀50年代,麥卡錫主義誹謗、迫害共產黨和民主進步人士的時候,......
依法治校是一項體系龐雜的長久工程。雖然各高校推進依法治校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但培育自由理性、民主法治的大學氛圍,探索科學高效、和諧有序的大學權力運行機制,建立健全適應中國體制改革和社會轉型、適應大學發......
我國科研體制中一個痼疾是人才部門所有制,由此造成束縛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只“唯上”“唯書”的氛圍,強化科研人員與單位領導人身依附關系,及部門領導雖然毫無貢獻卻“自動”在下屬科研人員論文上署名等一......
我國科研體制中一個痼疾是人才部門所有制,由此造成束縛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只“唯上”“唯書”的氛圍,強化科研人員與單位領導人身依附關系,及部門領導雖然毫無貢獻卻“自動”在下屬科研人員論文上署名等一......
我國科研體制中一個痼疾是人才部門所有制,由此造成束縛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只“唯上”“唯書”的氛圍,強化科研人員與單位領導人身依附關系,及部門領導雖然毫無貢獻卻“自動”在下屬科研人員論文上署名等一......
有一種歷史現象叫回歸,回歸才有進步,才有健康的持續的進步。文藝復興是提倡古希臘羅馬文化,提出人本主義思想體系,使人性回歸。啟蒙運動是批判蒙昧主義,使人的理性回歸。中國唐朝的古文運動,是提倡先秦和兩漢文......
審判伽利略:400年后,科學家仍然因為直言不諱而受到迫害在伽利略之后的400年,科學家們仍然因為直言不諱而受到迫害。不應當利用法律遏制辯論。1633年,意大利天文學家兼物理學家伽利略?伽利雷因為提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