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安塞姆·佩恩獎的獲獎者為來自武漢大學的張俐娜教授,中國!”當地時間3月29日晚,在美國安納海姆市舉行的ACS(美國化學會)年會上,當學會主席最后公布2011年獲獎名單時,全場掌聲雷動。作為國際上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半個世紀以來,張俐娜教授是第一位獲得該獎的中國人。
在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我們見到了正在指導學生做實驗的張俐娜教授。雖然年屆七十,但她依然紅光滿面,神采奕奕,散發著年輕的活力。見到我們,張俐娜停下手上的工作,和我們講起了得獎背后的故事。
“我從沒奢望得這個獎”
2011年2月23日,對于張俐娜來說,是一生難忘的一天。和以前沒有什么不同,張俐娜打開郵箱,卻意外地看到了一封來自安塞姆· 佩恩獎評委會主席的賀信,祝賀她成為安塞姆·佩恩獎的獲得者。看到郵件的張俐娜,一下子激動得有些呆住了,她對旁邊的先生說:“你快點打我一下看疼不疼,這不是在做夢吧?”
獲獎讓張俐娜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激動。安塞姆·佩恩獎是國際性獎勵,世界各國所有致力于纖維素領域研究的科學家均有資格獲得提名。張俐娜是由東京大學的Kuga教授鼎力提名的,但她自己最初卻并不那么自信。安塞姆·佩恩獎于1962年設立,半個世紀以來,從來沒有中國人登上過領獎臺。獲得該獎的美國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加拿大、日本、德國、瑞典、英國、法國人。而更讓張俐娜激動的是,她不僅能夠獲獎,還得到了評委的一致認可,獲得了全票通過。
評委會主席在賀信中說,今年是“居里年”(紀念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張俐娜作為在纖維素和可再生資源材料基礎研究上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女科學家,在這個美好的時間得到一致認可,具有雙重意義。評委會主席認為“推選出來的人得到了最高度的認可和最一致的意見。”
這“意外”得到的果實,其實早已埋下了種子。25年前,張俐娜從日本回國,開始了生物質研究。20世紀80年代,她開始著手高分子快速溶解和低溫溶解新機理研究。張俐娜和團隊突破了用有機溶劑加熱溶解的傳統方法,提出一種水體系低溫溶解高分子的“綠色”方法和新概念。這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可制造出更多的天然高分子新材料,且溶劑可循環使用,溶解過程中無毒、無污染,能做到節能減排,符合低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內外企業希望與之合作。也正是該技術得到了評委們的高度評價,將張俐娜送上了國際領獎臺。
近十年來,張俐娜共主持國家“973”、“863”項目、“十一五”科技支撐、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國際合作和境外合作項目近 20項,總經費逾1300萬元。已獲省部級獎6項,其中一等獎兩項;發表論文400余篇,其中SCI源刊370余篇,被他人引用3000次以上,其H因子為34;獲得國家ZL68項,公告國際ZL2項。
“我沒有想過要當大教授、當大科學家,我只是每做一件事就會做好。”面對榮譽,張俐娜淡然地說。
“天上不會掉餡餅”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在崎嶇小道的攀登上不畏艱難的人,才能達到科學的高峰。”張俐娜常常用這句話鼓舞自己和學生。
張俐娜所研究的纖維素和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是一個原始創新性很強的領域。研究需要不斷地創造新物質、探索新規律,卻幾乎沒有前人的成果可以借鑒。從事纖維素研究二十多年,從事低溫溶解新機理研究十多年,期間失敗的實驗次數不可勝數。但是張俐娜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對科學始終有一種執著的追求:“我覺得我能承受得起失敗和挫折,失敗了再做,從一點點進步里去尋找快樂和成就感。”張俐娜還常對學生們說:“要學烏龜腳踏實地,不要學兔子急功近利。”
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張俐娜輾轉了四個地方進行工業化實驗。最早在洛陽,當時采用的是傳統的銅氨法進行實驗。條件特別艱苦,甚至連坐的凳子也沒有,晚上長期停電,張俐娜帶著學生們點著蠟燭繼續實驗。那兩年父親重病,忙于實驗的張俐娜也未能回家照顧父親。最近的一次,是在江蘇海安進行低溫溶解纖維素紡絲的“綠色”工業化實驗。因為實驗在夏天,白天氣溫太高,低溫溶解只能在晚上進行。“凌晨我們和張老師一起開始實驗,4點后過濾,我們去睡覺,不到6點,張老師就來敲我們的門,要紡絲了。”曾參與海安工業化實驗的學生李燃說。
已過七十歲的張俐娜仍然奮斗在科研工作一線,她對工作的勤奮、認真,讓精力旺盛的年輕人都望塵莫及。張俐娜每天都會來到實驗室了解學生的實驗工作進展,為了能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指導,中午常常會工作到兩點,有時下午三、四點還沒吃午飯。團隊的蔡杰老師也是張俐娜的學生,他回憶道:“有次和張老師一起做實驗,從晚上六七點一直做到凌晨一點。走出實驗室時,院樓的門都已經鎖了,只能叫醒師傅開門。外面也沒有車搭,我們就跟著張老師一起走回去。”大多數時候,張俐娜白天和學生做實驗,一些申報項目的材料修改工作只能留到晚上,她常常伏案到凌晨。學生們有時晚上十一點還能接到張老師的電話,收到來自她凌晨一兩點發送的郵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還有寒暑假,但是張老師一年只休息三天。”學生們對張俐娜的激情與投入敬佩不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時常有人問張俐娜:“您都這么大年紀了,為什么還要這么拼命工作?”她總會輕松地回答:“因為我喜歡科學,我對科研很有欲望,在發現新東西的過程中我很有成就感和樂趣。”不僅對科研充滿興趣,張俐娜是一個什么都愿意學、求知欲望特別強的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英語教育,張俐娜自己摸索著把英語學會了,用流利的英語在國外作了多次報告和交流;在日本合作研究期間,張俐娜學會了日語,一些年輕老師去日本留學都未完全掌握;計算機也是自學的,90年代張俐娜就接觸了電腦,用一個小本子把電腦問題都記錄下來。“我不聰明,學歷也不高,但是我什么都愿意去學。”張俐娜謙虛地說。
“科學研究需要團隊”
張俐娜常常對學生們說:“一個人在世界上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你們少不了我,我也少不了你們,我們拴在一起形成力量。”在學生們眼中,張老師是一位嚴師慈母,實驗室就是一個團結互助、相互勉勵的大家庭。
做張俐娜的學生是忙碌的。她打了個比方:“培養學生就像開工廠,我不希望生產出假冒偽劣的產品,我要讓他們在外面頂天立地的做人。”張俐娜對學生們十分嚴格,修改學生的論文特別認真,最高的記錄修改了八次。“一般的老師只看你文章的思路和成果,但是張老師細致到一個單詞、一個句式都會修改。”學生許淑琴說。張俐娜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做實驗、造論文的機器,她還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張俐娜把“權力”下放,學生們要管財務,管實驗儀器,聯系外賓,甚至實驗室裝修學生們也要幫忙。“我們不是整天待在實驗室里,我們還和財務部、國際交流部、研究生院、設備處、裝修公司等等打過交道”,學生常春雨說。
做張俐娜的學生是幸福的。學生們和張俐娜是心貼心的,除了上課時間,任何時候給張老師打電話她都會熱情地答復。如果有同學生病,張老師會十分關心,拿出一些錢來買營養品給學生。她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鼓勵他們勞逸結合,每年都會組織一次郊游,還購置了大量體育器材,讓學生在空余時間鍛煉身體。她也會像母親一樣嘮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細致到提醒學生打電話應該說“你好”。和女學生在一起,張俐娜還會和她們交流一些保養知識。每年,張俐娜還會請畢業生到家里吃飯,親自下廚款待學生。
張俐娜十分注重營造實驗室的科研氛圍。近年,她30多次被國外邀請出國講學、作主題報告和邀請報告。因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張俐娜經常能請到國外知名教授和專家來訪、交流。僅2010年一年就有近二十位國外的教授、專家來訪,平均每學期都會有七、八撥。先后有美國化學會纖維素學會主席Stephen J. Eichhorn、英國威爾士大學原校長Glyn O.Phillips等對實驗室進行訪問。每次有國外學者來作報告,張俐娜的學生也要上臺作報告,以此來鍛煉學生思考創新、歸納總結、英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學生們思路開闊,創新能力強,其敏捷的思維和獨到的見解經常受到來訪專家的稱贊。
張俐娜領導的科研團隊已成為纖維素材料領域的世界著名科研組,Glyn O.Phillips教授曾寫道:“我曾專門訪問過張俐娜教授的實驗室,并且見證了他們是一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年輕團隊。這確實使我回憶起多年前訪問 Woodward教授(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實驗室的情景。她具有對知識的獻身與渴求精神,鍥而不舍地探索物質的基礎科學問題,同時時刻關注科研成果商品化及實用價值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前沿探索”項目指南。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戰略部署......
2023年10月13-17日,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和華中科技大學主辦的中國化學會202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報告會參會代表近7000人,包括兩院院士2......
近日,國自然基金委發布了“高分子及其復合體系的分子流變學與調控機制”專項項目指南。高分子流變學在當前一些國家重大需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用,如在用于慣性約束可控核聚變點火工程中厚度均勻的高強高分子......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賴毓霄團隊在骨缺損治療方向上取得進展。該團隊采用低溫沉積3D打印技術研發出可降解高分子復合黑磷的多功能仿生多孔支架,探究了黑磷支架在植入骨組織中引起的免疫響應功能。該......
能源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石。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費也相應的持續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少性越來越明顯。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潔性、安全性、相......
據最新消息,日本研究人員成功改良了以植物為原料的塑料材料,并成功將使用后的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再次利用。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英國《聚合物化學》雜志上。該研究團隊采用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通過改良植物為......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六次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領導人非正式會晤上,兩國簽署了可再生能源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促進雙方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為擴大兩國綠色電力交易,雙方還將共同努力促成商業合作,完善合作框架和電......
類玻璃化彈性體(vitrimers)是2011年合成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通常在低溫時表現和熱固性材料類似(具備非常優秀的力學特性),在高溫時可以通過鍵交換實現高分子網絡拓撲結構的重塑(和熱塑性材料類......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陶友華團隊在陰離子結合催化聚合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合成》(NatureSynthesis),并得到NatureSynthes......
背景介紹開環易位聚合(ROMP)是一種合成結構可控聚合物的有效手段。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催化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活性高,而且可以在各種條件下都能進行聚合反應。研究發現N-雜環卡賓(NHC)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