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最近,杜克大學工程師對正常情況下不活躍的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引入了能形成離子通道的基因,讓它們能產生電流并導電。該結果對深入研究生物電行為、開發神經系統和心臟病新療法具有重要意義,還可用于設計新型傳感器來探測疾病和環境毒素等。實驗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細胞間通訊能力對心腦組織來說尤其重要,而通訊功能要有電脈沖通過才能實現。離子通道是帶電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的門戶,可將電流從一個細胞傳導到下一個細胞。根據理論預測,要讓哺乳動物心臟產生和傳導電脈沖,有3種通道至關重要:鉀離子通道、鈉離子通道和一個間隙連接通道,間隙連接通道是一種支持細胞間電通訊的高度特殊結構。
研究人員引入了這3種特殊的離子通道,讓正常情況下沒有電活性的細胞產生了電活性。根據小鼠實驗,在這些轉基因細胞內部和細胞之間,具有修復較大間隙的能力。在實驗中,他們設計了一個“S”型的路徑,兩端是普通的小鼠心臟活細胞群,在兩群細胞之間要么充滿不活躍細胞,要么充滿轉基因細胞,再分別對一端的心臟細胞群施加一個電脈沖刺激,在填充不活躍細胞的路徑中,電脈沖傳過開端心臟細胞后立刻消失了;在充滿轉基因細胞的路徑中,電脈沖很快再生而且傳過了3厘米長的“S”路徑,引發了另一端細胞群放電;用電脈沖刺激路徑中央的轉基因細胞,電脈沖會向兩個方向傳播,激活兩端的心臟細胞。此外,研究人員還證明,通過轉基因改造能讓不活躍的人類腎臟細胞變得活躍。
“心臟病突發會造成心肌損傷形成斷路,不能跟周圍的健康心肌細胞保持同步。” 杜克大學普拉特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內納德·伯斯卡說,轉基因活性細胞在治療心臟病發作方面大有前景,還可用于開發治療活組織紊亂的新療法。
研究人員還指出,這種工程活性細胞在實驗室里很容易培養,它們在基因和功能上都是一致的,如果進一步改造還能改變它們的電性能和結構性質,可以作為研究特殊離子通道的平臺,在組織水平上研究生物電行為,測試新藥和新療法的效果等。
一項小型研究發現,代糖赤蘚糖醇會使血液更容易凝結,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以往的研究將它和心臟病和中風的高風險聯系起來。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診所的StanleyHazen介紹,赤蘚糖醇是一種低濃度存在于蔬果......
每一次擁抱,每一次握手,每一個靈巧的動作都需要觸覺感知,因此,理解觸覺發生背后的分子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知道,名為Piezo2的離子通道是觸覺感知所必需的,但很明顯,這種蛋白質......
2024年3月9日,美國FDA宣布批準諾和諾德公司的GLP-1類藥物Wegovy(semaglutide,司美格魯肽)的全新適應癥——用于降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或超重的成人心血管死亡、心臟病發作和中......
一種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監管機構已經批準了一種經過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它可以抵抗一種已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的毀滅性真菌疾病。近日,澳大利亞基因技術監管辦公室頒發了許可證,允許......
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過去幾十年,盡管研究人員在發現這些疾病的風險因素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尚未完全確定。近日,一項發表于《自然-醫學》的新研究發現,血液中煙酸,又稱維生素B3,含......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超過1730萬人死亡。預計到2030年,發病率將增至2360萬人。由于疾病診斷前的臨床前階段較長,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方法來早期識別高危人群。以往預測C......
美國杜蘭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動脈粥樣硬化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收集了英國40多萬名成年參與者的數據,包括其家族史、遺傳風險因素和既定風險因素,如高血壓和吸煙史,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慣,并對參與者進行了......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被稱為動脈硬化。它是由于動脈內壁的脂質沉積和斑塊形成,導致動脈變得狹窄和僵硬,是冠心病、腦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2023年9月1......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的科學家首次發現,在洪水事件中受影響的人們在事件后三至六周之間的死亡風險(包括心臟和肺部問題)顯著增加,甚至在洪水已經退去后仍然存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洪水。圖片來源:Hippop......
研究表明,與那些在中年保持苗條身材的人相比,在四五十歲時體重增加可能會使早逝的幾率增加近三分之一。血壓、膽固醇或血糖略高且體重略微超標的人,其較早死亡的幾率會高出30%。專家稱,這些“輕微的不健康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