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奇特地形:一排三個隕石坑
“灶神星”千瘡百孔的表面
“灶神星”一個重要的地形特點就是“雪人”造型隕石坑
“黎明”號是在距離“灶神星”大約3200英里(約合5150公里)的高空拍下這些照片的
北京時間8月3日消息,7月17日,美國宇航局“黎明”號太空探測器完成近四年的太空旅行,終于與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遭遇,并開始對其實施科學探測。近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由“黎明”號發回的首批“灶神星”近距離特寫鏡頭。圖片顯示,“灶神星”一個重要的地形特點就是“雪人”造型隕石坑。
“黎明”號為離子推進力太空探測器,它用了近四年時間終于抵達“灶神星”,并于2011年7月24日拍攝下首批“灶神星”特寫鏡頭。“灶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直徑約為330英里(約合531公里)。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工程師馬克-雷曼是“黎明”號任務組的成員之一。雷曼表示,“我們的耐心終于得到了漂亮的回報。我們現在正在探索太陽系最原始的世界之一。”
“灶神星”是小行星帶中第二大天體,其表面積大約有兩個加利福尼亞州大。研究人員認為,這顆小行星大約形成于46億年前。這一年齡也是其表面千瘡百孔的原因,因為這是太陽系早期的關鍵標志。
這顆小行星上可能藏著一顆早期超新星爆炸的證據,因此“黎明”號控制器目前正在“灶神星”表面尋找較大、較明顯的特點。其中一個地形特征就是被“黎明”號工程師們稱為“雪人”的一排三個隕石坑,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灶神星”布滿灰塵的赤道附近,存在著許多巨大的凹坑。
“黎明”號任務組負責人之一、加利福尼亞大學行星學家克里斯托夫-拉塞爾認為,一次遠古災難性撞擊在“灶神星”上形成了一個個坑。不過,拉塞爾也無法對“雪人”地形和其他隕石坑的形成原因給出明確的解釋。拉塞爾表示,“此前我從來沒有看過此類地形。”
“黎明”號是在距離“灶神星”大約3200英里(約合5150公里)的高空拍下這些照片的。不過,“黎明”號將很快下降到距離“灶神星”大約1700英里(約合2736公里)的軌道上繼續探測。美國宇航局預計,“黎明”號最快將于8月11日抵達這一軌道,并繼續開展科學任務。到2012年8月左右,“黎明”號將再次發動引擎,開始向“谷神星”進發。“谷神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科學家希望能夠在“谷神星”上發現泥火山和液態海洋的證據。
新華社天津8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科普專家介紹,天空中最亮的小行星——灶神星將于8月23日沖日。屆時,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借助雙筒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對其進行觀測。此后20天內,仍可尋覓其蹤跡。......
在結束了飛往小行星帶最大的兩個成員——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長達11年的旅程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周內耗盡推進器的燃料,并最終結束它的使命。這架探測器使得天文學家得以近......
在結束了飛往小行星帶最大的兩個成員——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長達11年的旅程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周內耗盡推進器的燃料,并最終結束它的使命。這架探測器使得天文學家得以近......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
《自然—通訊》灶神星表面粗糙度的成因《自然—通訊》日前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灶神星的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受表面冰的影響。小行星表面的冰對于理解其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灶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里......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在未來兩個月內決定,是否將“黎明”號繼續保持在谷神星軌道上,或者派其去探測另一顆小行星。美國太空網日前發布消息稱,相關論證報告正在接受NASA行星科學部的審查。NASA......
英國《自然》雜志及《自然—地球科學》雜志29日公開發表的兩篇行星科學論文,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經過谷神星時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這顆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
美國航天局5月10日宣布,通過分析“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對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征以及它與太陽系行星的關系等有了新認識。灶神星直徑約為525公里,是太陽系小行星帶中質量第二大的天......
美國航天局5月10日宣布,通過分析“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對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征以及它與太陽系行星的關系等有了新認識。灶神星直徑約為525公里,是太陽系小行星帶中質量第二大的天......
“雪人”奇特地形:一排三個隕石坑“灶神星”千瘡百孔的表面“灶神星”一個重要的地形特點就是“雪人”造型隕石坑 “黎明”號是在距離“灶神星”大約3200英里(約合5150公里)的高空拍下這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