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腔黏膜提取DNA做基因解碼分析,就能知道孩子是否有網癮傾向?連日來,武漢中南醫院體檢中心一個全新的檢測項目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網友對所謂的“網癮基因檢測”提出質疑,普遍認為這是“偽科學”、是“科學算命”。記者調查發現,醫學上根本沒有“網癮基因”這一說,所謂“網癮基因檢測”不過是一個以偏概全的“商業噱頭”。
――― 新聞緣起 ―――
網民質疑“基因檢測網癮”是“跳大神”
引起網友關注的是一篇題為《神秘的網癮基因檢測:一場正在上演的斂財鬧劇》的文章。文中稱中南醫院體檢中心在湖北省首次推出網癮基因檢查,用類似牙刷形狀的海綿刷在口腔內輕輕擦拭幾下,便能拿到一份自己基因密碼的檢測報告,就能知道是否有網癮傾向。
“網癮基因檢測”的消息受到了網友的廣泛質疑。有網友說:“小孩子出生的時候還沒網絡啊,哪來的網癮基因?”更有網友戲謔,“如果有網癮基因,一定就有貪污基因了,錄用公務員時測一下,沒準避免錄用一批有貪污傾向的人。”“有公務員基因檢測嗎?”“有沒有買房基因檢測?”還有網友直斥“科學被中國磚(專)家拿來跳大神”了。
――― 記者調查 ―――
網癮基因檢測套餐需要8980元
這個引起網友廣泛質疑的項目由武漢聯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具體操作都是由聯合基因公司負責,但是檢測并不在武漢進行,武漢聯合基因公司只是總部在上海的聯合基因科技集團公司的授權代理公司,負責采樣,寄送上海檢測。公司工作人員稱聯合基因集團基因檢測已運作了很多年,準確率一直高達 99.99%。文中稱網癮基因檢測套餐需要8980元,除此之外,還提供4000多元到2萬元多種價位的多項基因檢測。
在武漢聯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宣傳資料中,基因檢測分為疾病易感基因檢測和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兩大類。基因檢測為人們對疾病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提供了依據,也為人們個性化用藥提供了科學依據,可以有效避免臨床誤診,為人們健康管理、科學保健提供了客觀條件。
宣傳冊中稱:“運用科學的天賦潛能檢測加上專業心理測評,系統地對家庭全部成員進行心理、教育環境分析,通過各種參數測評掌握孩子(各項潛能)的實際發展情況,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后,準確定位孩子的天賦,出具詳細的個性化教育培養指導方案。”
在“聯合基因集團”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了不少眼花繚亂的宣傳口號,如“復旦大學一批教授創立”,“11年來致力于中國人的生命健康事業,迄今資產規模已超60億元”“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大規模人類基因數據庫”“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的基因技術平臺”等等。
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事實上,早在幾年前,恰恰就是這家“聯合基因集團”打著發現下一個“郎朗”“劉翔”“貝多芬”“比爾蓋茨”的口號,推出“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時,人們對于其所謂音樂基因、舞蹈基因、運動基因甚至早戀基因等,就已經表示了普遍的質疑,認為這就是打著科學旗號的“算命”。
――― 專家觀點 ―――
網癮的形成不是僅靠基因檢測就能斷定
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中南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鄒世清。他說:“網癮基因”這一說在醫學上是說不通的。所謂的“網癮基因檢測”,實際上是通過基因檢測,綜合分析兒童的行為特征、行為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判斷孩子是否具有某些容易引起上癮傾向的先天特質,再結合孩子的教育狀況、社會交往等各方面因素,來尋找相對科學的解決方案。
鄒世清表示,網癮的形成涉及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不是僅靠基因檢測就能斷定,但是通過基因分析,可以看出一個孩子是否具有執著、好動或者自閉等先天特質,以此作為判斷是否易染網癮的輔助手段。
鄒世清說,基因檢測實際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部分與遺傳基因相關疾病的確診;二是通過基因檢測分析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好發某些疾病,即疾病的風險預測,從而可以提前做好預防;三是對兒童基因的解讀,發現孩子的行為特征和某些方面的能力,為家長的教育提供一個輔助的指引。
“網癮基因”不過是個炒作噱頭
鄒世清說,體檢中心的確為武漢聯合基因公司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在這里接受患者的咨詢和檢測。
“我們今年四月開始跟聯合基因開展合作。”鄒世清說,他已經讓他的一些朋友先進行檢測,目前做了十幾起,在與基因相關的疾病確診方面,表現出了較強的可靠性。“我們還會繼續觀察下去,看他是否具有可靠性。”鄒世清說,“我們與聯合基因公司還不是正式合作,我還需要繼續觀察。”不過他也承認,所謂 “網癮基因”是聯合基因公司運作中的一種宣傳方式,公司要尋找一種能夠被大家所能接受的說法,達到吸引一部分人來咨詢的目的。
很多所謂的基因檢測項目純屬忽悠
北京市道培醫院分子診斷室主任劉紅星表示:“很多心理學行為的確和遺傳有關,但大多受多種基因影響,距離研究清楚還非常遙遠。網癮這樣的行為可能有易感基因存在,但要明確易感基因的指標和意義,還需要很多嚴謹和細致的工作。即使這部分工作可做,如何提供正確的解釋和指導也是很大的難題。如果這些工作都不能做好,那就是炒作概念的忽悠了。” 劉紅星表示在醫院,基因檢測是作為臨床的重要輔助手段進行的,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測。另外,要診斷出病人的準確病情,還需結合臨床癥狀、既往病史以及體檢結果等。劉紅星稱,盡管自己未接觸過網癮基因檢測項目,但對基因檢測的“忽悠”深有體會:“有人曾到我辦公室推銷‘白血病易患風險基因檢測’,是一家比較大的公司。從提供的報告單樣本來看,只檢測3個多態性位點,至于具體哪三個位點,人家保密,就可以得出患白血病風險高低的結論。這個就不是夸大和忽悠的問題了,屬于無知加無恥了。”
――― 延伸閱讀 ―――
引人爭議的基因檢測
所謂基因檢測,是指從血液或其他體液和細胞檢測一個人的DNA的技術。早在20世紀上半葉,遺傳學家就提出了“基因”概念,即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基礎。特別是50年代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創立后,進一步從本質上證實基因是決定人類生、長、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
可以查閱到的文獻資料是,2006年5月18日,解讀人體基因密碼的“生命之書”宣告完成。美國科學家發現,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發現引起遺傳性疾病的突變基因,因此,基因檢測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風險的預測。
過去幾年間,基因檢測技術的門檻越來越低,在美國,已經有十幾家公司開始通過網絡提供基因測試服務,檢測包括乳腺癌、乳糜腹瀉綜合征、血色沉著病在內的多種疾病的致病基因。
在國內,則由數十家基因檢測公司,不但檢測疾病,還檢測早戀、網癮甚至“金婚配”等驚人“神奇”項目。2009年11月,聯合基因集團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博星基因推出“金婚配”檢測項目,號稱花3600元測DNA就可以找到最佳伴侶,引來諸多爭議。
英國劍橋大學和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科學家開展了一項大規模國際合作,確定了至少4個與乳腺癌相關的新基因,這些基因最終可能被納入檢測,以確定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并為開發新療法提供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2月9日,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發布關于征集農業轉基因核酸快速檢測產品的通知,通知要求,征集的核酸快檢設備滿足可在田間完成全流程DNA提取、核酸擴增和檢測工作,包括試劑、裝置及設備等。此外,還要求產品......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0日消息,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助力疾病早期預防,加快疫苗研發生產技術迭代升級,開發多聯多價疫苗,發展新型基因工......
01mNGS市場宏基因檢測市場已經有30多個玩家了,整體來講市場還屬于快速發展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宏基因檢測的臨床價值得到進一步的認可;雖然在技術上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宏基因的出現無疑是為......
2021年9月12日,由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廣州醫藥行業協會、廣州市儀器行業協會、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和振威國際會展集團主辦第6屆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大會暨展覽會(BTE2021)圓滿......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9月22-23日,“第九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CFAS2020)”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第二日圍繞農獸藥殘留檢測、快速檢測、重金屬及元素檢測等食......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
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基因組數據以及新基因突變的發現呈現爆炸式增長。基因組學研究所面臨的挑戰不再是單純的數據產生,而是數據的解讀。基因組學的信息如果不能和臨床、表型的數據關聯,就不能很好地解釋復雜......
基因檢測可以理解為檢測生病的原因,而腫瘤標記物可以理解為檢測生病后的結果或程度。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如果發生突變,可能造成疾病產生,或增大生某種疾病的概率,但并非絕對。不論是否真的患病,都可能陽性,對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