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公安部門聯合破獲了一起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特大系列案件,摧毀了涉及14個省的“地溝油”犯罪網絡。“地溝油第一案”的成功破獲,揭開了這條骯臟的黑色產業鏈,同時也暴露出“地溝油”回收監管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9月18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在報道中又披露,“地溝油提煉出來的油竟能通過質檢,滿足國家標準”。這是否說明,地溝油真地改頭換面,堂而皇之地上了我們的餐桌?
真假難辨的地溝油
“你一定也吃過地溝油。”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工作組組長、武漢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據他估計,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萬―300萬噸。而中國人一年的動、植物油消費總量大約是2250萬噸。按照這個比例,平均吃10頓飯可能有1頓碰上的就是地溝油。
地溝油實際是個泛指的概念,是各類劣質油的通稱。可分為三類:一是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將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二是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經加工提煉出的油;三是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定后,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今年年初,武漢工業學院9名大四學生在何東平的指導下,對餐廚垃圾及地溝油狀況進行了調查。他們最后發現,有些地溝油,經過深層加工,甚至可達到食用油的國家一級標準,無論從顏色上還是氣味上,即使是專家都難識別。
和烹飪、餐飲打了幾十年交道的北京烹飪協會副會長、中國烹飪大師石萬榮表示,“消費者一般覺得地溝油肯定特別臟、渾濁、有怪味,其實不一定。經過洗滌、蒸餾、脫色、脫臭等精煉過程后的地溝油,和我們在超市買的桶裝普通油一樣清亮、干凈,單從外觀和感官上很難區分,也聞不出任何異味。有些不法商販通常還會把地溝油摻入食用油中,如果含量較少,更是難以檢測。”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經過加工的地溝油,不但能瞞過專家的火眼金睛,甚至連國家檢測標準都能“騙過”。以現行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為例,食用油檢測通常都是檢測酸價、苯并芘、農藥殘留等9項指標,單就這9項,即使是地溝油煉出來的油也都可能合格。此次公安部破獲案件后,由浙江寧海警方送檢的10個樣品,按照現行的國標檢測,只有2個不合格。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研發室主任黃華解釋說:“不少地溝油生產商會針對標準調整自己的工藝,比如添加火堿降低酸價,這樣一來,一些不好的指標就被掩蓋了。”
地溝油最易出現的地方
連日來,地溝油的新聞一波接一波,逼迫著消費者自己練出了辨別地溝油的“功力”。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李阿姨告訴記者,她平時外出就餐,會特別留意油的顏色和味道。“有些素菜,偏能吃出肉味,十有八九用的是地溝油。如果菜里的油顏色不清亮,估計也是地溝油。”但石萬榮說,這些方法并不足以辨識那些“加工手段高明”的地溝油。以下幾類場所,是專家們公認的地溝油重災區。
小餐館。“避開地溝油,最重要的是少去小攤、小店吃飯。這些餐館為降低成本,很少使用正規品牌的油。還有些餐廳,菜價明顯比同檔次的便宜,這也要警惕,畢竟油品是餐飲成本中很大的一塊,菜賣的便宜,就一定會從其他地方把成本省出來。”石萬榮說,路邊一些賣炸雞、肉餅的小店,也值得警惕。
早點攤。大連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告訴記者,早點攤是地溝油的重災區之一。“尤其賣炸油條、炸油餅和酥香面點的,都需要大量用油,所以很有可能使用地溝油。就算用的是正規油,經過反復烹炸,油中的有害成分也會越攢越多。”
某些川湘菜、火鍋店。從菜系上來說,川菜、湘菜、火鍋等使用地溝油相對較多。主要原因是,這些菜肴在烹飪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用油。比如川菜中的水煮魚、水煮牛肉、扣肉、蒜香骨、麻辣火鍋等,都需要大量的油來制作。但在一些菜館,一盆水煮魚只賣三四十元,一鍋麻辣鍋底一二十元,這么便宜的價格,只能在油上做手腳。相對來說,所有蒸煮類菜式、魚肉等相對安全。最安全的菜有蒸魚、魚湯、上湯青菜、清蒸河鮮、海鮮、煲湯類以及涼拌菜等。
地溝油對于人們的影響,除了令人作嘔的惡心,還對健康危害重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認為,地溝油的最大危害,不僅在于其中致癌的黃曲霉素,也不在于骯臟的“地溝”二字,而是來自“多次加熱”和“氧化”這兩個詞匯。范志紅說,在餐館中,很多食材都需要過油,很多菜肴、點心需要油炸,這就勢必帶來油脂的反復加熱。植物油并不耐熱,在炒菜時160℃―300℃的高溫下會發生熱氧化等多種反應,讓維生素E、必需脂肪酸等營養成分損失殆盡。少了營養的油就已經屬于“壞油”,而有害的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會持續增加。有研究發現,吃這種多次加熱的油,與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膽囊炎、胃病等病都有關系,甚至可能增加心臟病和多種癌癥的危險。
專家教你避開地溝油
雖然目前還沒有有效鑒別地溝油的方法,但幾位專家仍建議,如果想避開地溝油,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少吃油。在外就餐時,多點蒸煮的菜肴,少點過于油膩的菜,包括油炸主食、酥香面點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菜雖然不需油炸,但也經過“過油”的工序,比如那些特別嫩的肉丁、雞丁等。只有人們吃的油少了,用于回收的地溝油原料才會變少,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地溝油的產量。
2.太膩的油要警惕。王興國表示:“在外就餐時,當發現菜肴油脂膩口,黏度很大時,用地溝油或劣質油的可能性極大。”范志紅說,新鮮合格的植物油是滑爽而容易流動的,絕無油膩之感,在水里涮一下,比較容易把油涮掉。反復使用的劣質油口感黏膩,吃起來沒有清爽感,甚至在熱水中都很難涮掉。
3.國營、連鎖店更安全。石萬榮告訴記者,雖然也有媒體曝出一些高檔酒店、餐館使用地溝油,但總體來說,這些地方還是較為安全的。此外,大家就餐可以選擇一些國營店或連鎖店,國營店一般管理比較嚴,不會冒險使用地溝油;連鎖店比較注重自己的品牌,萬一用地溝油被查出,聲譽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所以也會有所顧忌。
4.巧用冰箱來辨別。菜打包回家后,放在冰箱里,過幾個小時取出來。如果油脂已經凝固或半凝固,說明油脂質量低劣,反式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很可能是多次加熱的油甚至地溝油。這樣的剩菜最好扔掉,這樣的餐館也不要再去第二次。
5不要購買散裝油。散裝食用油(地溝油與花生油、大豆油等混合)是地溝油銷售的主要渠道,所以消費者應到大超市買正規品牌、有QS認證或有機認證的食用油。
植物油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重要來源,每天適量攝入食用油,可以為人體提供生長、代謝、維持體溫以及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的能量。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居民膳食模式的變遷,膳食脂肪包括植物油的攝入量明顯增加,而高脂膳......
——記島津團體標準《T/CSTM00745-2022/T/C/CAIA/SH018-2022(IDT)植物油苯并(a)芘測定超臨界流體色譜在線凈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貫宣會2023年3月29日,島津......
不少人很愛的必勝客也翻車了,后廚衛生真的是沒法直視,你真的還敢吃嗎?據新京報報道稱,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記者應聘進入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發現后廚確實存在多種食品安全問題:餐廳管理人員篡......
化繁為簡,更優的前處理流程03常規的食品安全前處理需要用到多個設備,繁瑣復雜。必達泰克為了優化前處理流程,提高現場快檢篩查的能力,特別開發了這款集超聲提取、離心和揮發濃縮功能為一體的前處理儀。它具有多......
中國裁判文書網日前發布一則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披露了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門店兩年間用地溝油制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2噸多。法院一審宣判涉案5人犯生產、銷售有......
福建省龍巖市有關部門證實,7月12日10時許,位于龍巖市新羅區鐵山鎮東寶山的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機器檢修過程中意外發生火情。從媒體曝光的視頻畫面可以看出,現場火勢劇烈,黑煙滾滾,看起來觸目驚心......
近日,四川省廣安市公安機關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聯合執法檢查時,查處了20家涉嫌生產使用地溝油的火鍋店。某火鍋串串香店工作人員:那個是新油,這個是老油,那個里面提出來,提出來后再燒一下。那個(新)油和這個......
2019年已近尾聲——實驗室檢測水平是否得到持續有效監控?今年新人員/新儀器/新方法,是否都已經達到管理要求?來年初向客戶展示實驗室綜合競爭力的材料,是否已準備妥當?LGC能力驗證12月份精選了土壤和......
2019年10月9日,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發布消息,為確保酒店、小吃制造商和面包店等使用過的食用油不再被重復利用,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對使用過的食用油進行回收。印度食品條例規定,食用油的總極......
9月2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發布第三十七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對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農產品共4大類307批次食品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經檢驗300批次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