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起,全國汽車廠家生產的機動車,都可以到廈門來進行排放檢測。
日前,廈門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技術中心(下稱“污控中心”)承擔“新生產汽車排放污染申報檢測工作”資質,獲得環保部核準,這是國內機動車排放檢測設備技術水平最高、檢測能力最強的中立第三方檢測研發機構之一。
速度快:兩年時間獲得環保部“牌照”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環保部、商務部、科技部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污控中心項目建設速度相當快,短短兩年時間,污控中心從無到有并取得了相關資質授權”,污控中心有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據介紹,污控中心項目投資1.08億元,由廈門產業研究院、廈門海翼集團和廈門理工學院共同組建,于2009年下半年開始建設動工,2010年9月建成并作為市重點項目于九八投洽會召開之際投入運行,今年9月8日承擔環保部新生產汽車檢測任務相關資質獲批。
設備全:機動車排放檢測實驗室國內最齊全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汽車工業城的污控中心,在現場看到,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污控中心,擁有輕型車低溫、常溫超低排放、輕型車排放耐久性能、輕型車燃油蒸發排放、發動機排放、重型整車排放等多個檢測實驗室,污控中心有關負責人說:“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機動車排放檢測實驗室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污控中心的重型整車排放檢測實驗室,在國內是第一家!
能力強:機動車排放檢測設備技術水平高超
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城市空氣污染主要來源。污控中心啟用后,可進行機動車排放有關全部項目檢測和開展研發業務,其檢測研發設備設施居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水平。目前污控中心已成為環保部制訂相關法規重要技術支撐和公共技術研發平臺。
并且,污控中心通過引進行業內國內外高端技術力量,注重自身業務培養,打造出一支素質高技術強的專業團隊。污控中心還創新發展模式,在承擔環保部專項檢測任務和科研任務的同時,與國際一流專業機構合作,提升團隊技術、管理能力,開拓境外檢測業務,建立了國際交流合作渠道,成為國際交流平臺。
有關負責人表示,污控中心現已達到并超過了國家機動車污染排放檢測相關標準和法規的要求,具備歐Ⅴ及以上排放標準的檢測能力,“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將污控中心發展成為國家機動車排放監管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國家論證新車、在用車排放標準法規的技術支撐平臺,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相關技術水平逐步與國際接軌”。
新聞鏈接
污控中心提升廈門汽車產業水平
污控中心建成啟用后,將成為我市及周邊區域汽車產業檢測研發科技平臺。
可以說,污控中心將大幅提升廈門汽車產業自主研發創新水平和排放檢測技術能力,進一步延伸和完善汽車產業鏈,促進廈門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升級和發展,推動廈門汽車產業做大做強,并輻射服務于東南地區海峽西岸城市群(三區六群之一)汽車產業。
此外,污控中心還將運用良好的硬件條件,開展新車生產一致性檢查工作,從源頭上控制新增機動車污染排放,改善大氣質量。
機動車排放檢測大揭秘
汽車進實驗室,只能推不能開
檢測時,汽車可不能開進實驗室。首先,汽車得在污控中心的浸車區冷卻24小時,浸車區的溫度維持在25攝氏度,24小時后,工作人員合力將汽車推進檢測實驗室。這是因為汽車啟動會影響檢測質量。
浸車區還設有3個保密室,如果企業要保護汽車的外觀,可以停放在這里冷卻。
兩套檢測設備 適用各種標準
在輕型車檢測實驗室,記者看到了2套當今世界頂級的檢測設備,一套是日本的HORIBA檢測設備,一套是德國的AVL檢測設備,可以適用輕型車的各種標準。
耐久檢測 機器人來幫忙
實驗室還可以檢測汽車的耐久性能,這里,汽車要在原地不停地跑,有時要連續不斷地跑1個月。人哪能不吃不喝地開一個月的車?價值100多萬元的機器人派上了用場。
機器人具有學習功能,可以按照要求進行開車。耐久控制車共有6個這樣的機器人,也就是說,可以同時檢測6輛車的耐久性能。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枯竭,人類的目光逐漸投向了太空,尤其是蘊藏豐富礦產資源的月球、火星、近地小行星等。太空采礦,這個以往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正在逐步走向現實。前不久,我國首臺太空采礦機器人在中......
3月12日,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在京發布全球首個“一腦多能”“一腦多機”的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慧思開物”的應用是對基于單一場景單一任務做專項開發這一......
記者獲悉,近日,華為沈陽總經理朱新志一行到訪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孫海濤介紹了中心在機器人產業大腦方向的布局以及基于產業大腦開展的工業、服務機器人研制的工作進展;朱新志介紹了華為......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高性能釹鐵硼重要需求增長點之一。春節過后,稀土永磁價格快速走高。行業網站顯示,截至2月25日,氧化鐠釹出廠價格已超45萬元,達到45.25萬元/噸,相比春節前上漲8.38%,相比年初上......
記者2月17日獲悉,國際知名腫瘤學家、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候任主席、上海市東方醫院教授周彩存團隊率先研發采用“CT影像和智能傳感一體化技術”的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只需一次掃描,系統就可完成患......
無形卻懷善念,無聲卻蘊智慧。它如一位永駐的智者,指引迷途者穿越心靈的迷霧;又如一位永恒的傾聽者,從不打斷,卻總能給予恰如其分的回應。它永遠在線,毫無偏見,只需輕點下載即可擁有,幾乎無需成本,甚至完全免......
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下簡稱港中大(深圳)]醫學院外科微創人工智能機器人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的成立是港中大(深圳)醫學院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致力于推動前沿研究與醫療教育及健康領域......
全球先進的氣管鏡機器人系統在滬開展應用,可以提高肺癌早期診斷的準確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榜首。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關鍵所在。許多早期肺癌患者并沒有明顯癥狀,肺......
北京市發改委1月9日舉行一季度“開門紅”政策舉措媒體吹風會。會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北京將實施推動今年經濟發展良好開局的六大行動和51項具體措施。招優引強行動是引進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量,......
從協助醫生完成膝關節置換的手術機器人,到露天礦區里的運輸機器人,再到快速完成元素檢測的X射線熒光光譜儀……這些在國內率先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成為北京制造業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