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11月21日在日內瓦發布年度《溫室氣體公報》稱,2010年地球大氣溫室氣體含量創工業化時代以來的新高。
《公報》公布了去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主要溫室氣體含量的變化情況。其中,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較2009年上升了2.3個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達389PPM,增幅高于近10年2.0PPM的年均增長水平,和20世紀90年代1.5PPM的年均增長水平。
《公報》顯示,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毀林和改變土地用途,自1750年工業化進程開始以來,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了39%。此外,2010年大氣中甲烷濃度較上一年增加了5個PPB(1PPB為十億分之一),達1808PPB,較1750年水平增長158%。同時,另一種溫室氣體氧化亞氮的濃度也有一定程度上升,達到323.2PPB,較1750年水平增長20%。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雅羅對溫室氣體濃度的加速上升趨勢表示擔憂。他說,即使人類立即停止排放溫室氣體,這些氣體仍將在大氣中滯留數十年,由此繼續影響地球脆弱的氣候平衡。
世界氣象組織的《溫室氣體公報》始發于2004年,主要發布地球大氣中各類溫室氣體的含量和變化趨勢。
近日,高精度溫室氣體綜合探測衛星(DQ-2)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EMI-NL)通過了航天八院環境衛星項目辦組織的正樣交付驗收評審。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EMI-NL)是國產第三代超光譜大氣痕......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中國學者領導完成的氣候科學研究論文指出,20世紀80年代至今,強熱帶氣旋似乎每10年會提早三天發生,這種季節性轉變可能與主要由溫室氣體排放驅動的海洋暖化有關。該論文......
保護性耕作是緩解氣候變化、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而保護性耕作對農田土壤溫室氣體(N2O)排放的影響存在較大爭議。目前缺乏保護性耕作下土壤性質、氣候因素與農田土壤N2O排放之間的聯系,而這些......
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塔拉斯2日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上表示,未來五年內全球溫升幅度或突破《巴黎協定》規定的溫升閾值,氣候變化影響日益顯著。作為本屆服貿會十大高峰論壇之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論文提醒稱,在溫室氣體排放持續的情況下,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一個攜帶熱帶暖水北向前往北大西洋的巨大洋流系統)可能在本世紀中,或可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490.shtm......
今夏,熱浪無疑成了全球一道考題。7月10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根據初步數據,全球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周。全球平均氣溫連續刷新紀錄,達到17.24℃。北半球多個國家被高溫炙烤,干旱、洪澇及......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推動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手段,有利于鼓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支持可......
7日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為進一步規范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及相關活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社會各界對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表示,生態環境部正加快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友賓介紹,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