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1-26 13:09 原文鏈接: 專家稱灰霾或取代吸煙成肺癌頭號致病“殺手”

      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煙成為肺癌頭號致病“殺手” 

      昨天省政府和環保部聯合舉辦的國際環博會上,專家聚焦“超細灰塵”污染PM2.5,稱治理需要數十年 

      今年10月以來,南京連續多天出現了灰霾天氣,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讓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詞匯“PM2.5”進入公眾視野。昨天,由環境保護部和江蘇省政府聯合舉辦的“2011中國(南京)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在南京舉行,其中還以“藍天工程”國際論壇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共同為PM2.5問診。

      >>到底什么是PM2.5?

      【很復雜,是尾氣泥塵等等的化學物理反應】

      這幾年,以PM2.5濃度為代表的“超細灰塵”污染,已經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粗粒子為代表的一次污染階段,南京等地早已相繼進入了更加復雜的大氣復合污染時代。可空氣中這些“超細灰塵”,肉眼根本看不到,它們是誰?又是從哪里來的呢?經過研究,北京大學唐孝炎院士發現,PM2.5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塵、燃油塵、硫酸鹽、餐飲油煙塵、建筑水泥塵、煤煙塵和硝酸鹽等。

      這些污染物在空氣中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彼此之間不斷進行化學、物理反應,使得污染變得十分復雜。唐孝炎研究發現,PM2.5中有機物、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等均屬二次氣溶膠。“二次氣溶膠‘貢獻’超過50%,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

      >>PM2.5到底有何危害?

      【嚴重灰霾污染七年后就會現肺癌高峰】

      廣州氣象專家吳兌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灰霾與肺癌有著“七年之癢”,即出現灰霾嚴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會出現肺癌高發期。

      空氣中的PM2.5吸入人體后,經過人體的循環系統,最終會進入血液,乃至肺泡。“灰霾將取代吸煙,成為肺癌致病頭號殺手”,吳兌說,肺癌死亡率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上升了許多,但同時和肺癌密切相關的吸煙率卻在下降。問題究竟出在哪?專家們發現,天空的能見度在急劇下降,灰霾天數急劇增加,由此可以推測,是不是肺癌死亡率和灰霾天氣有一定的關系?吳兌所在的科研團隊做了一個估算,把上個世紀60年代至今的氣溶膠消光曲線圖和肺癌死亡率的曲線圖同時標出,判斷氣溶膠濃度增加之后7~8年,肺癌死亡率就會上升。

      現已證實PM2.5不僅對呼吸系統有傷害,而且也會導致心血管病發生和惡化。在美國,健康風險評估與空氣質量管理十分受到重視。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岸的空氣質量管理局副局長劉中興博士說,當某種病癥如哮喘達到一定比例時,地方政府就要開始追查污染物的來源。“如果發現,這種情況是與空氣中某種污染物質息息相關,政府就會要求產生此類污染物質的企業進行處理,直至達標。”

      劉中興博士說,這就是健康風險分析,大氣中的顆粒物尤其是PM2.5與人體健康最密切相關。PM2.5的日均濃度和年均濃度到達一定數值,會增加死亡風險。

    相關文章

    上海交通大學1099萬單一來源采購這2款進口質譜儀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采購了大氣復合污染成因在線分析系統,包括氣溶膠質譜儀和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各一套,總中標(成交)金額為1099.9466000萬元。一、項目編號:08......

    EGU亮點文章:新型光譜儀可獲取氣溶膠光學吸濕增長特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張為俊課題組在氣溶膠光學吸濕增長特性探測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吸濕性腔增強反照率光譜儀用于氣溶膠消光、散射、吸收和單次散射反......

    氣溶膠到底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這篇Nature發表了

    4月27日,《自然》在線發表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領銜的抗疫科技攻關團隊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為《武漢兩所醫院的新冠病毒氣溶膠動力學分析》,并作為亮點論文進行推薦。武漢大學為該論文第一署名單......

    Lancet子刊:全球還有94%的新冠肺炎患者未被發現?

    根據哥廷根大學最近的一份報告,各國和國際媒體廣泛報道的新的冠狀病毒疾病的確診病例數量嚴重低于感染人數的真實數量。哥廷根大學的ChristianBommer博士和SebastianVollmer教授使用......

    NatMed發文新冠肺炎死亡率并沒有之前發現的那么高

    一項最新發表在Nature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武漢的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可能比之前認為的要低。過去的研究估計,2%至3.4%的已知病例死亡。但是,根據近日發表在NatureMedi......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氣溶膠新進展

    近期,甘肅省科技廳組織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化學化工學院、蘭大一院的科研人員圍繞重點區域病毒氣溶膠的檢測與消殺展開科技攻關。通過研究發現,在受監測的區域及周邊發生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的可......

    用于新冠肺炎的巖鹽氣溶膠治療儀下線并投入使用

    《中國科學報》3月16日從華北理工大學獲悉,該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和亮與教師范紅敏等專家參與研發的巖鹽氣溶膠治療儀,首批產品近日成功下線,并及時捐贈到武漢第一醫院投入使用,為抗擊疫情助力。圖片來源于......

    我國學者公布中國第一條大氣氣溶膠碘129時間變化曲線

    長壽命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29主要來源于核武器試驗、核燃料后處理、核事故等人類核活動,是核環境監測中的關鍵核素之一。研究碘-129分布水平和全球傳輸過程不僅可以靈敏監測核設施和核事故的排放水平并評估其......

    曹彬《柳葉刀》發文:SOFA分數、D二聚體含量高,患者易死亡

    截至3月9日,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達463人。有觀點稱,該國死亡率增高與其老齡化程度有關。意大利目前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患者平均年齡81歲,且多數人有健康問題。3月10日,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等人在《......

    早期給予地塞米松可減少急性呼吸窘迫患者機械通氣時間

    對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目前尚無經過臨床驗證的特異性藥物治療方法。皮質類固醇在ARDS中的療效仍存在爭議。在一項新的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