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1-28 10:34 原文鏈接: 昆明動物所人類從頭起源新基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基因的起源在生物界是一個普遍而又不斷延續的過程,是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演化的基礎。新基因產生的機制主要有基因重復、外顯子重排、逆轉錄、基因水平轉移、可移動元件、基因斷裂融合和從頭起源等。其中,從頭起源的基因(指基因起源于沒有功能的非編碼區域DNA)研究甚少,主要是因為人們一直認為此機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上世紀70年代,Susumu Ohno論斷:“一個新基因必然起源于一個早先已經存在的基因”,認為新基因從頭合成起源是非常罕見的事件。后來1977年,Francois Jacob在一篇文章中甚至直接斷言:“通過隨機組合氨基酸從頭合成功能蛋白的概率幾乎是零”。而今,從頭起源基因已被證明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至今報道的從頭起源新基因仍然非常少,因此基因的從頭起源仍然被認為是極少發生的。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課題組吳東東博士等借助比較基因組學方法,在人類基因組中系統性地挖掘到60個人類特異的從頭起源蛋白編碼新基因,遠遠超出之前的研究估計。這些新基因在大腦皮層和睪丸中表達量很高,提示可能已經與其它基因發生相互作用,影響人類一些適應性性狀,例如人類大腦的快速進化、認知能力的獲得等,提示從頭起源可能是促進生物適應性進化的重要機制之一。此項研究結果近期在國際著名刊物PLoS Genetics在線發表。

      PLoS Genetics雜志當期以Perspective形式評論并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其對進一步認識從頭起源的進化方式及人類進化遺傳機制的重要啟示意義,同時展望了從頭起源新基因的研究前景和挑戰(文章鏈接)。《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以Late Bloomers: New Genes May Have Played a Role in Human Brain Evolution為題,對該項成果作了專題報道。

      論文鏈接

    相關文章

    一文速覽!10月國內外15家生物藥企融資超40億!

    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份,共有15家國內外創新生物藥企完成了融資事件,總金額超40億人民幣。從融資輪次來看,早期融資仍占多數,其中B輪以前融資占比超過75%,僅有2家企業完成B輪融資。從融資金額來看,披......

    大腦共變模式揭秘基因/心理與疼痛敏感性之謎

    疼痛是不愉快的主觀體驗,但對疼痛感知的敏感性存在較大的個體間差異。探究疼痛敏感性個體差異的產生機制,對于闡釋慢性疼痛的易感性并進行個性化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已有研究提示,疼痛敏感性的個體差異可能受到......

    學者同聚北師大,Urimarker2023共討新發展

    ——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順利召開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于北京師范大學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采用線上線......

    Cellectis股價飆升超180%!阿斯利康又投2.45億

    今日,阿斯利康與Cellectis達成了一項利潤豐厚的合作協議,將向這家法國生物技術公司投資2.45億美元,進一步加強了其致力于開發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的承諾。該消息令Cellectis的股價在周三盤前......

    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團隊:揭示基因信息如何利用細胞形成組織空間形態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重構細胞的空間組織。研究表明,這種名為DeNovoCoalescentEmb......

    Nature:通過全球宏基因組分析,將已知的蛋白家族數量翻倍

    想象一下,科學家們用手電筒探索一個黑暗的房間,卻只能清楚地辨認出光束范圍內的東西。說到微生物群落,他們歷來無法看到光束之外的東西---更糟糕的是,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個房間有多大。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

    Science:新研究揭示短串聯重復序列如何影響基因表達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垃圾DNA(junkDNA)”實際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基因組中的蛋白編碼基因提供了構建蛋白的藍圖,但是基因組中的一些非編碼部分,包括以前被認為是“垃圾DNA”的基因......

    病毒入侵時,生命體如何自我保護?

    在生命體內存在在這樣的一種英雄主義:細菌在殺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壯烈犧牲”,與其“同歸于盡”,以完成保護生命體的重任。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通過間接的手段檢測到了一種同歸于盡的自我保護行為,......

    植物葉綠體蛋白,治療亨廷頓癥等蛋白質病的新希望

    德國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Aging期刊發表了題為:InplantaexpressionofhumanpolyQ-expandedhuntingtinfragmentrevealsmecha......

    研究人員預測和設計揭示無序蛋白結構域的靶標識別機制

    中國科大劉海燕教授、陳泉教授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王文寧教授合作,采用蛋白質結構預測、序列設計等計算手段與蛋白質互補分析和深度突變掃描、X射線晶體學、NMR等實驗結合的方法,揭示了固有無序的4.1G蛋白C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