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2-05 01:02 原文鏈接: 德班大會要兌現承諾落實行動

      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已經行程過半,6日開始將召開高級別會議,大會進入攻堅階段。值此攻堅戰之際,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4日上午提出中國將以開放積極、建設性的姿態參加德班大會,為僵持的大會注入了活力。

      菲格雷斯:中國是德班氣候大會的強大動力

      4日上午,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角”人頭攢動,雖然周末各國代表休會,但“中國角”內外依然擠滿了前來參加的人群。10點整,“中國角”啟動儀式正式開始,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首先致辭闡述了中方談判原則和立場。

      解振華指出,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要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締約方驅動、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和協商一致的原則,按照巴厘路線圖授權,落實哥本哈根協議和坎昆協議共識,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緩、適應、資金、技術、透明度和能力建設等問題上取得一系列全面、均衡成果。

      在全面介紹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挑戰和采取的各種措施,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的顯著成績后,解振華表示,實踐證明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中國從自身國情、實際能力出發履行自己應盡的國際義務,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巨大努力。解振華指出,“中國角”將舉行多場活動,這是中國首次立體化、全方位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情況,中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學界、企業界和NGO都積極向外界宣傳介紹中國有關情況,答疑解問、增進了解。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在出席“中國角”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低碳綠色經濟,這帶來了巨大機遇。中國的五年規劃令人印象深刻,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國目前是全球化的中心,其發展模式正在向全球擴散,很多國家受到啟發。“中國角”的活動就體現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勃勃雄心。德班聯合國氣候大會就像一艘大船,中國就是這艘大船的強大動力。在此之前3日下午菲格雷斯說,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談判案文已經出爐,為德班氣候大會達成協議奠定了基礎,這是一個“重要進展”。不過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和綠色氣候基金等核心議題依然沒有顯著進展。

      復旦大學學生作為中國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代表中國百萬青年在德班向全球青年發出倡議,希望全球青年行動起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各國青年氣候大使也參加了啟動儀式。中國民間氣候變化促進會“綠色出行大使”馮紹峰向解振華先生和菲格里斯女士敬獻了代表中國民間的綠色寄語手冊。

      《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關系到德班氣候大會的成敗

      針對有記者問德班大會的核心任務,解振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是分階段的,本次德班氣候變化大會的核心任務是完成巴里路線圖授權,兌現承諾,落實行動。哥本哈根協議要求所有國家確立2020年前的減排目標和行動,大多數國家都已做出了承諾,德班會議應該鎖定各國2020年前的減排目標和行動,按照巴厘行動計劃的要求,將各國做出的承諾確定下來。

      解振華說:“《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關系到德班氣候大會的成敗,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使第一承諾期和第二承諾期不出現空當。”京都議定書是目前有關減排問題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文件,體現了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關系到各國之間的政治互信。

      中國參加2020年后具有法律約束力氣候變化框架協議的五項條件

      針對有關國家代表提出中國應該參加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協議問題,解振華表示,中國認為2020年后應該有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整體性文件,而現在的問題是落實已經達成的共識。目前中國已經采取了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實現了“十一五”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確立了2015年和2020年減排目標和行動,并且這些目標和行動都已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

      關于中國參加2020年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協議,需要通過談判達成,要滿足五項條件:一是必須有《京都議定書》和第二承諾期;二是發達國家要兌現300億美元“快速啟動資金”和2020年前每年1000億美元的長期資金,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建立監督和執行機制;三是落實適應、技術轉讓、森林、透明度、能力建設等共識,建立相應的機制;四是加快對各國兌現承諾、落實行動情況的評估,確保2015年之前完成科學評估;五是只要堅持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各自能力的原則,確保環境的整體性,中國將承擔與自身發展階段和水平相適應的責任和義務。解振華指出,中國氣候變化談判的立場是開放的,五個條件不是新的,是合理的。目前中國希望各方兌現承諾、落實行動、評估成效,我們將繼續與各國一起為此做出努力。

      針對環境整體性問題的提問,解振華指出,目前環境整體性問題不存在問題,“因為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后,大部分國家都做出了減緩承諾,根據國際機構和專家評估,從各國承諾來看,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量整體上至少占了全球的57%,發達國家占43%。”說明發展中國家已經在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

    相關文章

    氣候變化或致全球高山森林火災增強

    近日,我國科研人員發表在全球頂級學術機構北歐生態學學會旗艦期刊《生態地理學》(Ecograph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高山地區森林火災在過去20年呈現出增強態勢。研究利用衛星遙感資料發現,21世紀以......

    眾多標志性世界遺產地冰川將在2050年前消失

    11月4日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地時間3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世界遺產地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中三分之一將在2050年前消失。這將是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7)面臨的一項主要挑戰。據介紹,......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年度報告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95.shtm本報訊(記者張蕾)在10月27日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

    我國第39次南極考察今天啟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06.shtm10月26日和31日,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255名隊員分兩批搭乘“雪......

    中方向聯合國贈送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召開,中方向聯合國贈送了全球耕地、森林覆蓋等6套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據產品,為各國更好實現糧食安全、陸地生態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數......

    重磅!2022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發布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在紐約舉行。會上,中方發布《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報告》聚焦零饑餓、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

    9月21日,記者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獲悉,中國去年11月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助力各國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決策。這是我國為落實2030年議程再采取的......

    《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出版

     《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封面蘭州大學供圖近日,《西部綠色產業發展評述》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綠色催化專家智庫(以下簡稱“智庫”)理事長何鳴元擔任主編,中國科學院院......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向全球開放共享

    依托中國科學院建設運行、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21日晚向媒體發布消息說,“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SDGSAT-1)數據正式面......

    全球沿海城市下沉速度快于海平面上升

     越南胡志明市每年下沉16.2毫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NguyenQuangNgocTonkin一項9月12日發表于《自然—可持續》的研究顯示,在48個人口最多的沿海城市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