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北京色譜年會在京東賓館隆重舉行,本次年會正值北京色譜年會成立十周年之際,色譜界的專家、院士、知名廠商紛紛到場祝賀,年會報告緊緊圍繞“色譜與民生”的主題,內容豐富精彩;晚宴活動輕松暢快,高潮不斷。
本次色譜年會由北京色譜學會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承辦,得到島津公司、美國布魯克·道爾頓公司、賽默飛世爾科技、珀金埃爾默公司、AB SCIEX公司、安捷倫科技的大力支持,陸婉珍院士、武杰副理事長致辭,江桂斌院士、張玉奎院士等做精彩報告,來自色譜行業的學者、研究人員等近500人參加報告會。
色譜年會報告現場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作為新一屆北京色譜學會理事長主持開幕。江院士指出色譜年會在專家前輩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北京色譜行業的一個品牌。色譜年會十周年報告會將有8位專家介紹一年來色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食品安全等領域取得的發展,還有6家知名廠商做技術報告。
中國石油勘探研究院 武杰研究員
北京色譜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勘探研究院武杰研究員介紹會議籌備情況。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劉國詮研究員
北京色譜學會前理事長劉國詮研究員回顧北京色譜年會的十周年歷程。北京色譜年會自2002年成立以來,促進了北京色譜行業的蓬勃發展。劉國詮研究員回憶起第一次年會籌備情況,不由感慨十年走過的風風雨雨,每年的色譜年會都會根據本年度色譜發展趨勢和行業中出現的迫切需要色譜工作者解決的問題邀請資深專家學者、廠家技術人員為大家帶來豐富多彩的報告。(北京色譜年會發展歷程,詳見劉國詮教授專訪:北京色譜年會——十年歷程磨礪優勢品牌)
石油化工研究科學院 陸婉珍院士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竺安教授
陸婉珍院士和竺安教授作為特邀嘉賓為北京色譜年會十周年致辭。
復旦大學 楊芃原教授
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帶來《目標蛋白質組的分離與鑒定》的報告。楊教授介紹了人類蛋白質庫的現狀,以及目前蛋白質組研究面臨的挑戰。為了應對蛋白質研究中的問題,相繼出現了散彈技術、目標蛋白質組分析技術、導彈技術、目標蛋白質組的TOP-DOWN新技術。復旦大學在乙酰化肽段的抗體規模化富集分離所有乙酰化肽段的研究取了很多進展。在蛋白質組課題研究中,液相質譜聯用系統和全二維液相系統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陳義研究員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陳義研究員介紹了“SPRi及其聯用方法”。陳義研究員首先以生活中很多成像現象講述了研制SPRi成像儀器的過程。SPRi簡單可以理解成多臺SPR儀器的組合。SPRi基本特征有原位/實時、免標記/生物兼容、動態觀測、并行/批處理/高通量、“峰容量”高,可用于生物樣品、環境樣品、蛋白組學、糖組學的定性定量研究。陳義研究小組還把SPRi和分離技術結合起來,在印記轉移、使用μIEF-SPRi和μTLC-SPRi檢測分離過程、陣列GC/LC/CE-SPRi聯用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陳志凌博士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分析儀器事業部陳志凌博士介紹了島津的“GC×GC全二維色譜技術的最新應用進展”。現代色譜技術經歷了一維色譜技術、二維色譜技術和全二維色譜技術的發展歷程,從單個GC/GC-MS到多個GC/GC-MS聯機,研究分離和定量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將感興趣組分切割到第二維的二維色譜技術只能進行目標成分分析,全部組分進入第二維的全二維色譜技術就具有了未知物成分的分析能力。陳博士詳細介紹了島津GC×GC系統的儀器組成和ZL的技術,并列舉了GC×GC-MS儀器在分析輕油、血液中的脂肪酸、菠菜中農藥殘留、牛肉中PCBs殘留量的實際應用。島津的GC×GC-qMS系統以其極大的分離復雜化合物的能力、極高的譜庫檢錯匹配度和EI\NCI\PCI的高選擇性高靈敏度非常適用于環境、食品、石化行業需求。
美國布魯克·道爾頓公司 劉東靜博士
美國布魯克·道爾頓公司劉東靜博士報告的題目是“注入創新性技術,秉承可靠性傳統——布魯克氣質聯用系統Scion SQ&TQ”。
劉東靜博士首先介紹了布魯克集團公司的發展和公司的產品系列。收購Varian公司后,布魯克公司先后推出了氣相和氣質儀器。450-GC和430-GC,主要用于分析食品中農殘、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劑等,分析環境中大氣污染物、飲用水、土壤分析,并在石化、醫藥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2011年布魯克最新業界領先的SCION系列氣質聯用系統,ZL的無透鏡光學通道,軸向離子源,180°彎曲碰撞池等設計使得SCION系列在解決基質復雜樣品時具有超強的抗污染能力和業界領先的穩定性。SCION SQ&TQ儀器能夠迅速提升實驗室分析水平,滿足食品和產品安全測試、環境分析、農殘等多目標物篩查、石化、臨床檢驗、藥物分析等不同應用領域的分析需求。
本網收錄: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吳永寧教授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吳永寧教授介紹了“地溝油檢測面臨的挑戰”。目前食用油安全問題引起全社會關注。吳教授在報告中定義了地溝油的概念。他指出地溝油除了我們概念中從地溝提煉的油以外,還包括潲水油、未精煉的毛油、煎炸老油、廢棄食用油等。在國外地溝油控制有良好的監管、儲存方法,因此很少發生地溝油事件。而我國食品油安全存在諸多問題,地溝油的檢測標準是目前全社會關心的主要問題。地溝油檢測主要有理化指標檢測、儀器分析檢測和快速檢測法三個方面。一般通過初步判斷、理化指標檢測、綜合系統分析三步對地溝油進行綜合評判。盡管使用了核磁共振儀、激光近紅外、氣質聯用儀、液相色譜、原子吸收、ICP等高端儀器,地溝油仍未能準確檢出。吳教授詳細介紹了從油脂化學專業角度開展的建立地溝油檢測方法的過程。指出國家在提升檢測技術、完善標準法規、建立回收體系、加強監督管理的整體治理方案指導下,繼續向全球征召地溝油的檢測方法。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劉虎威教授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虎威教授介紹了“毛細管電泳分析食品添加劑”。近年來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關注,食品組學概念應運而生,通過組學技術對食品問題進行研究。毛細管電泳在分析食品結構、組成和生化性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毛細管電泳的成功應用主要有DNA測序和蛋白分離,手性分析,解離常數測定和離子分離測定。但是因其重現性和靈敏度問題,毛細管電泳方法一直未成為法規方法。目前有通過儀器參數控制,條件優化,改善涂膜性質,與MS、LIF檢測、在線濃縮等其他技術聯機的方法來提高儀器的重現性和靈敏度。毛細管電泳要成為食品分析的成規手段,仍需要更多的研究開發工作。
,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玉奎院士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與大家分享的報告題為《色譜進展—機遇和挑戰》。
從1990年至2010年,中國色譜論文的總量達28324篇,占全球總數的22%;GC、HPLC、CE研究呈明顯增長。近20年來,中國的色譜研究在全球排名第三,2010年在論文總數達3962篇,排名世界第一。張院士還自豪的講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承辦的《色譜》雜志在2011年的化學類雜志中排名第一,影響因子達1.962,以此向北京色譜年會十周年獻禮!”
接下來張院士介紹了基于于色譜/質譜的蛋白質技術的進展情況以及所面臨的機遇挑戰。
人類基因組計劃被譽為人類歷史上的三大科技工程之一,從基因上看,人與鼠的基因組的差別僅1%,因此單純的基因組學研究并不能解決科學家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正是由于基因組里的2萬個基因,在發育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組織進行選擇性表達,從而導致了蛋白質組的千變萬化,進而使其能夠揭示生命是由什么組成的、怎樣組成的。通俗的講,基因組學研究可以預測人可能得什么病,蛋白質組學研究目的是徹底清楚人為什么得病,怎樣治療。因此研究蛋白質組學,為重大疾病早期診斷提供分子標記物,為藥物研究提供藥靶。
基于色譜/質譜的蛋白質組技術的發展,從定性上,不斷滿足高精度、高重復性、高靈敏度。目前蛋白質組學研究常用分離系統是多維色譜/色譜新填料/UHPLC,鑒定用到高靈敏、高精度、高通量質譜,4小時梯度可鑒定6000個蛋白質。從定量上,要求高覆蓋度、高準確度。目前的主要定量技術有:
1) 定量SRM肽段數據庫:覆蓋95%人類蛋白質
2)新型蛋白質標記技術(prEST):蛋白質同步酶解,降低不同肽段間的系統偏差
3)新型肽段標記技術(QconCAT):同時生物合成并標記20個以上蛋白質,與樣本同步酶解
4)發展肽段抗體(SISCAPA):實現低豐度蛋白質的靶向定量分析
簡單的定性研究已經不能滿足蛋白質組研究,準確、高通量定量研究技術的發展是當前一個重要方向。
目前國際蛋白質組計劃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截至到2011年依次完成了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血漿蛋白質組計劃、人類腦蛋白質組、蛋白質組標準化、人類腎臟和尿液蛋白質組、人類抗體、人類疾病糖組學、人類疾病小鼠模型、人類心血管蛋白質組啟動、疾病標志物啟動、模式生物蛋白組啟動等子計劃。基因組計劃中,中國完成了1%份額,在蛋白質組計劃中,中國力爭要完成30%份額。
由于蛋白質組成極端復雜,蛋白質表達具有時空特性,因此蛋白質組研究同樣面臨諸多挑戰。人類蛋白質庫中2萬個編碼蛋白的基因所對應的代表性蛋白中,有近8000個低拷貝數的蛋白仍沒有被發現。目前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包括蛋白質或肽段鑒定覆蓋率低、蛋白質組定量分析的精確度差,規模化蛋白質定量分析自動化程度低等,低拷貝數蛋白質特異性識別、分離與鑒定新技術顯得格外重要。
最后張院士向與會者一一匯報了其課題組“五虎上將”——張麗華、鄒漢法、許國旺、梁鑫淼、關亞風研究員近期在蛋白質組分離鑒定、多肽組和修飾蛋白質組分離分析、代謝組分離分析、天然產物活性成分分離分析、創新儀器裝置等方向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汪海林老師
來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汪海林老師為大家演講了題為《高靈敏DNA損傷分析》的報告。
DNA是重要的生命遺傳物質,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DNA受損,基因突變,進而導致癌癥的產生。因此DNA損傷是環境污染物致癌的關鍵過程。其中環境污染物與DNA加和物是一類重要的DNA損傷產物。DNA加合物可作為多功能的生物標記物進行環境致癌劑的暴露監測、癌癥風險評估、DNA損傷與修復機制的研究。由于環境暴露濃度低,生物加合物水平更低,如何檢測超痕量DNA加合物是一個挑戰性的課題。
汪老師的研究中建立了高靈敏的DNA加合物分析方法,即采用將高效毛細管電泳分離、高靈敏激光誘導熒光檢測、分子轉動相關熒光偏振分析等多種先進技術結合而成的毛細管電泳—激光誘導熒光偏振裝置,進行高靈敏加合物分析,比經典的P32后標記法靈敏度提高3個數量級);發展蛋白質—核酸適配體相互作用分析新方法,可在單核苷水平鑒定近/遠距離作用位點;提出了分子間的近距離作用可顯著增強熒光偏振的新機理,當兩個生物大分子發生相互作用時其結合點處距離最近,相應的熒光標記將顯示高熒光偏振響應,因此可以利用熒光偏振鑒定作用位點。
賽默飛世爾科技應用研究中心 梁立娜經理
來自賽默飛世爾科技應用研究中心的梁立娜經理為大家介紹了U-3000特色液相色譜及其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U-3000液相色譜儀是高性能、可靠且容易使用的智能化液相色譜,具備雙梯度、且應用領域最寬、種類最多的高效液相色譜。U-3000液相色譜儀可進行靈活的配置,可以提供完整的納升級到半制備級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流速范圍(納升到半制備)以及不同的應用目的(常規分析、蛋白質組學研究、樣品半制備)可有七種單泵系列組合和五種雙泵組合方式。
梁經理在報告中主要向與會者詳細介紹了獨特的雙梯度液相色譜技術(DGLC U3000)在藥物分析在線樣品前處理中的應用、電噴霧檢測器(Corona CAD)在藥物及天然產物分析中的應用、庫倫及庫倫陣列檢測器(CouloChem及CoulArray)在天然產物及遺傳毒性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DGLC U3000智能化色譜解決方案用于在線固相萃取/濃縮,實現無人值守自動化操作,降低了手工操作需求,重新性好,節約時間、更快更經濟并減少有害物質接觸人體機會。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分析實驗室、環保實驗室、制藥及臨床實驗室。通過對復方甘草片提取液在線凈化分析、老鼠血漿中氫氯噻嗪及尼群地平含量測定等應用實例表明了應用在線SPE柱提取和分離樣品,可在線去除基質,同時通過增加進樣體積對含量很低的樣品進行在線富集,從而對體內藥物進行更為有效的分析。
電噴霧檢測器(Corona CAD)目前有兩款型號,一款是Corona“classic”,一款是Corona Ultra。由ESA采用最新突破技術研制的電噴霧 檢測器(CAD)是基于獨特的創新檢測原理的通用型檢測器,其問世使得目前需要在不同檢測器(如示差折光(RI)、低波長紫外(UV)、蒸發光散射 (ELS)等)上完成的分析任務只需在一臺通用型檢測器上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Corona CAD具備高靈敏性、更一致的響應、寬動態范圍、適用范圍廣可分析任何非揮發性物質、重現性好且操作簡單等優點。通過同ELSD、UV檢測器進行對比分別對黑升麻提取物分析、積雪草傳統飲片分析案例,凸顯了電噴霧檢測器高靈敏度、響應一致性。
庫倫及庫倫陣列檢測器(CouloChem及CoulArray)對與高效液相色譜連用的檢測器的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的需求已經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得越加強烈。針對具有氧化還原性質的化合物且要求檢出限達到pm或fm級別,電化學檢測器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通過對黃酮、酚類、苯磺酸等分析實例表明庫倫陣列檢測器具有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寬的檢測范圍。
本網收錄:
珀金埃爾默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祝立群博士
來自珀金埃爾默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的祝立群博士為大家演講的題為《二維色譜技術在復雜基質樣品中痕量目標化合物的檢測應用——食品中亞硝胺GCMS檢測》。
食品中亞硝胺分析、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分析、體液、血液中濫用藥物分析、環境樣品中二噁英、POPs化合物分析、陽性農產品中農殘組分確認等諸如此類的復雜基質樣品中痕量目標化合物分析,對儀器的靈敏度、分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靈敏度的方式可以采取加大進樣量或者選擇靈敏度更高的儀器,提高儀器分離能力可采用強化樣品前處理技術、二級質譜技術、二級色譜技術如全二維色譜和及以中心切割技術實現目標化合物選擇的二維色譜分離技術。中心切割技術實現目標化合物選擇的二維色譜分離技術可以在提高分離能力的同時,通過加大進樣量提高檢測靈敏度,但不會使質譜檢測器增加維護負擔。
以中心切割技術實現目標化合物選擇的二維色譜分離技術的核心是PerkinElmer獨有的Swafer微通道流量控制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創新的、用戶容易使用的毛細柱流量切換應用技術,使用Swafer微通道流量控制技術可大大提高Clarus GC和GC/MS的分析能力。
以中心切割技術實現目標化合物選擇的二維色譜分離技術具備以下技術特點:
1、提供三維數據保證定性的準確性
2、小于0.2分鐘的時間切片,保證樣品從第一根色譜柱切到第二根分析柱上的組分能夠完全分離
3、穩定的壓力控制和柱溫箱溫度控制技術保證切換后保留時間的重現
4、Swafer切換裝置的材料惰性和小的死體積保證了色譜的良好分離和定量數據的穩定性
5、只有目標化合物的色譜峰切換到分析柱,并在質譜儀上檢測,樣品的復雜基質不會污染質譜系統,可以簡化樣品前處理過程,通過大體積進樣提高檢測靈敏度,其余高沸點組成可以通過反吹脫離分析系統,減少質譜污染和維護需求
6、可以在一次程序升溫分析過程中多次切換不同保留時間的目標化合物,即滿足了多種目標化合物的分析要求,又不會使整個分析過程變得復雜。
最后祝博士通過啤酒中、麥芽樣品中、熏肉樣品中的亞硝胺檢測實例進一步驗證了以中心切割技術實現目標化合物選擇的二維色譜的優越性能。
本網收錄:
AB Sciex公司 秦峰博士
來自AB Sciex公司上海亞太應用支持中心的應用專家秦峰博士為大家介紹了AB Sciex液質聯用技術及其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國際上環境分析研究重點除傳統的典型污染物和氨、氮、硫、磷外,更加關注一些長期低劑量暴露污染物的分析測定。所研究的對象包括農藥、消毒劑、個人護理用品、藥物、內分泌干擾物等。環境分析中常規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免疫分析法等,其次就是采用色譜法和色質聯用法。
現代環境分析對液質聯用系統的要求,秦博士歸納成5點即:看得見、分得開、測得準、速度快、范圍寬、易上手。這五點形象地反應了現代環境分析對儀器的高靈敏度、高分辨率、高質量準確度和重現性、高掃描速度、寬定性和定量動態范圍等要求。
AB SCIEX 4000 QTRAP與QTRAP 5500可謂是用于環境分析的有力助手。其技術特點如下:
1、Turbo V離子源提高了樣品離子化效率,可提高靈敏度,降低基質效應
2、ZL氣簾氣接口設計降低了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3、高壓碰撞聚焦設計,提高聚焦能力,減少離子損失保證離子最大傳輸率
4、LINAC線性離子加速碰撞池技術使離子連續加速通過碰撞池,MRM模式下,允許減少離子駐留時間不損失靈敏度實現多組分同時檢測,保證數據可靠性
5、四極桿與線性離子阱快速切換,可實現定量和定性數據的同時獲得,EPI技術既具有離子阱的高靈敏度,又避免了1/3截止效應
6、脈沖計數檢測器技術真實反映信號情況,低濃度下無衰減。
接下來秦博士分別用自來水中消毒副產物定量分析和環境污染降解產物的定性分析兩個案例來充分說明了AB SCIEX QTRAP系列液質聯用系統在環境分析中所表現的良好性能。
本網收錄:
軍事醫學科學毒物藥物研究所 謝劍煒老師
來自軍事醫學科學毒物藥物研究所的謝劍煒老師為大家分享的報告題為《生物標志物與毒劑暴露的溯源技術》。
謝老師首先分析了國際安全形勢與化學恐怖威脅,并總結應對及處置化學恐怖襲擊“五字訣”即偵、檢、消、防、治。其中“偵”和“檢”與分析化學緊密相關。偵查和檢測包括了現場偵查和實驗室確證檢測。現場偵查一般采用顯色、表面聲波傳感器、光離子化、硫磷火焰、離子遷移譜、紅外與拉曼、質譜等方法;實驗室確證檢測分為對環境樣品分析及生物醫學樣品分析,后者主要是針對代謝物、加合物等生物標志物分析。
生物標志物是生物體內毒物暴露劑量和生物效應的指示劑,在毒物風險評估、暴露確證、疾病預警、防治效果評價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生物標注無檢測方法是研究毒劑中毒或暴露確證的基礎,對毒劑中毒的臨床快速診斷,中毒程度的評估以及針對性的醫療救治具有重要意義。
謝老師在研究中以芥子氣為研究對像,建立體外毒劑暴露模型和體內毒劑染毒的實驗動物模型,并建立基于體內各種毒劑暴露生物標志物的溯源性檢測體系,通過篩查、發現鑒定體內毒劑生物標志物研究其作為生物劑量的可行性及用于診斷的潛在價值;通過研究毒劑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作為解釋毒劑的代謝及解毒機理的重要基礎,為毒劑新靶點的發現、毒理及解毒的藥理機制提供重要信息。
安捷倫科技公司 李琛琛博士
來自安捷倫科技公司的李琛琛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安捷倫最新氣質聯用平臺—Agilent 7200 GC-QTOF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
從硬件上看 7200 GC-QTOF是7890氣相色譜、7000B三重四極桿質譜、6500飛行時間質譜三者的結合,這一全新的產品來源于可靠穩定的已有技術。
Agilent 7200 GC/QTOF采用創新的ZL的帶真空鎖定的便于整體拆卸和維護的離子源 (RIS);ZL的真空隔熱INVAR合金飛行管消除了由于實驗室溫度變化導致的質量漂移,保證了持續的質量準確度。實時動態內標校正(IRM)輕松可靠 達到分析2~5ppm的質量精確度。
毛細管柱GC/TOF MS的色譜和質譜的分辨率結合MassHunter質譜解卷積功能,能夠使用戶使用TOF模式分析大多數目標物和很多未知物,可獲得全掃描的高分辨質譜圖、準確的質量數測定、獲得全譜的快速掃描。Agilent 7200 GC/QTOF利用Q-TOF模式的高分辨率產物離子圖譜消除基體干擾,明確碎裂模式,幫助進行痕量水平未知物的結構鑒定。利用7200 QTOFMS/MS可獲得全掃描二級離子譜圖、使得二級碎片離子具有高分辨及準確質量數、并進行高靈敏度定量。 Agilent 7200 GC/QTOF是解決復雜化合物鑒定的理想工具。
接下來,李博士通過飲料中含硫化合物分析案例說明Agilent 7200 GC/QTOF在食品分析中良好性能。此外,Agilent 7200 GC/QTOF還可廣泛用于代謝組學、天然產物研究、未知物環境污染物篩查等領域。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最后來自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向與會者介紹了色譜技術在環境分析中的應用。
環境污染物按照揮發程度可分為三大類:難揮發污染物包括重金屬、表面活性劑、高聚物等;易揮發污染物(VOCs)包括室內空氣污染、大氣污染物等等;半揮發污染物,主要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針對環境污染物,目前已開發出在線、原位、在場、實時等分析方法,由此對儀器的選擇性、特異性、準確度、靈敏度、重復性、回收率、高通量、可靠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對金屬元素形態分析,可采用HPLC-UV-HG-AFS、AFS、GC-AFS聯用系統,目前很多此類國產儀器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儀器穩定性不夠。環境污染物分析面臨三大需求即新型化學污染物檢測需求、復雜環境體系的檢測、樣品采集與前處理技術,這些也在不斷促使新的技術方法的開發。
江院士接下來介紹了其課題組在新型POPs污染物方面研究進展情況,并簡要總結了我國有機污染物(POPs)研究的總體態勢。2006-2010年POPs領域SCI論文總數量排名中國緊跟美國名列第二達1856篇,其中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在這方面發表的論文數量名列全球研究機構的第二名達221篇,在國內研究機構中名列第一。
最后江院士感謝所有代表地熱情參與,并誠摯邀請在座者踴躍報名參加2012年4月20日在重慶舉辦的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
大會結束后,會務組為與會代表精心準備了豐盛的晚宴、樂器演奏以及激動人心的抽獎活動,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晚宴現場
樂器表演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本單位2023年12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需求概況預算金額......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HYHAQD2023-0817項目名稱:中國海洋大學高分辨液相色譜質譜儀、鎢燈絲掃描電鏡等設備采購項目預算金額:720.000000萬元(人民幣)最高限價(如有):720.0......
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省級危險廢物鑒別中心建設項目公開招標,預算金額約1515萬元,預計采購色譜儀、質譜儀等一批設備,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350001]MHDL[GK]202300......
一、項目編號:N5133112023000321二、項目名稱:甘孜州2022年縣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標準化建設三、采購結果合同包1:供應商名稱:成都運誠恒信科技有限公司供應商地址:成都市武侯區武侯大道鐵......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并發布了《液壓缸試驗方法》等468項推薦性國家標準。上篇文章“468項新國標發布!色譜、質譜、光譜需求狂飆(上)”已經整理了250項標準,同批公布......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并發布了《液壓缸試驗方法》等468項推薦性國家標準。此次批準的國家標準涉及多個領域,包括醫學檢驗、材料、化工、信息技術等。其中,《液壓缸試驗方法》......
近日,科學儀器板塊出現強勢增長,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據數據顯示,近兩周(11.01-11.15),科學儀器板塊整體上漲9.8%。當前總市值為1217億元,板塊內全部公司均上漲;電子測量近兩周普遍強勢,......
2023年11月23日,“島津化工色譜新技術沙龍”在中國四大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和五大煤制油氣戰略基地之一的陜西省榆林市成功舉辦。本次沙龍活動聚焦化工行業熱點,圍繞化工產業升級轉型過程中的新挑戰和新需求展......
賽分科技在科創板IPO已停留了快一年之久。公開信息顯示,賽分科技于2022年12月闖關上交所科創板獲受理,截至目前,公司仍停留在二輪問詢階段。值得關注的是,賽分科技主營業務分析色譜和色譜介質主要應用于......
在分析化學的工作中,大多數被分析物需要分離后才能檢測;分離技術中以色譜技術最為成熟,被成為分析測試行業的“老兵。”但是,經常有人唱衰這位“老兵”,認為“色譜技術已經到頭了”。分析測試百科網整理了截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