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蒙牛牛奶中含強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M1?對此,蒙牛方面昨日(12月27日)表示,問題原因已查明,是因為牛吃了霉變的飼料所致。對于這批問題飼料的來源也已經查明,但結果有待公布。
蒙牛內部已查出結果
12月2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了近期對全國液體乳產品進行抽檢結果公告,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
在黃曲霉毒素M1超標事件曝光之后的第三天,蒙牛乳業前日回應表示,事件原因已經查明,是奶牛食用霉變飼料引發的。但當時稱對于這批飼料及奶源來源于哪里,暫時無法追查。
昨日,蒙牛集團發言人盧建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問題已經查明,但結果有待公布。“從專家的判斷以及蒙牛內部的判斷,問題肯定是出在飼料的霉變這個問題上,這點已經毋庸置疑。”盧建軍昨日表示,“目前內部對此已經有一個查出的結果了,但是目前這個信息還沒有到我手上。”
“這是個別問題”
盧建軍強調,這是個別問題,飼料的霉變是因為飼料的儲存不當造成的,并不是普遍現象。
蒙牛眉山的奶源構成是怎樣的?盧建軍并未向記者介紹。他只是表示,蒙牛整個奶源供給的構成是80%來自牧場,20%來自農戶奶站。
公開資料顯示,眉山基地是蒙牛的第24個基地,也是蒙牛在西南地區的首個生產基地,設計日處理鮮奶800噸。2009年,現代牧業洪雅牧場與眉山基地同日竣工,為后者提供奶源。
質監部門已立案調查
另據成都商報報道,眉山市質監局副局長袁勤前日稱,已對蒙牛乳業眉山分公司下發整改通知。此事經初查,蒙牛純牛奶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不存在人為添加,只是一個偶發事件。目前,質監部門已立案調查,查實后將按規定給予高額處罰。
A股“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600882)再迎大動作。10月9日晚間,妙可藍多披露要約收購報告書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蒙牛”)擬要約收購公司5%股份。持......
11月11日,由蒙牛集團主辦、第四范式與海創匯聯合承辦的首屆“牛客松”創新技術大賽在北京啟動。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對該公司之所以“跨界”主辦這樣一場數字科創領域的比賽作了如此闡釋:“數字化、智能化是推動......
近年來,黃曲霉毒素(Aflatoxin,AF)相關事件頻繁發生:“毒大米”“毒花生”等,悲劇的發生讓人不寒而栗。自1962年分離出黃曲霉毒素以來,人們對其毒性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發現AF劇烈的毒性比人......
1真菌毒素標準的發展真菌毒素是產毒真菌在糧食(或果蔬)的種植、收獲、運輸、儲存過程中侵染糧食(或果蔬),并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真菌毒素污染谷物、飼料、果蔬,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和畜......
10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其親屬9人在家中聚餐,其間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后做的一種粗面條樣的主食)。調查得知,該酸湯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凍一年,疑似該食材引發食......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3月31日,荷蘭扣留了原產于阿根廷的花生仁,因為產品中黃曲霉毒素超標。據了解,以上產品檢出黃曲霉毒素B1含量為30μg/kg,總黃曲霉毒素含量......
黃曲霉毒素(AFT)為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產生的雙呋喃環類毒素。其衍生物有約20種,分別命名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動物食用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飼料后,在肝、......
真菌毒素是由真菌產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謝物,食品被產毒真菌污染后,可使食用者中毒,有些毒素可以誘導基因突變和產生致癌性,有些則顯示出對特定器官的毒性。常見的真菌毒素及其對食品的污染1.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
2020年1月17日,愛爾蘭食品安全局發布2020.04預警通報,原產于我國的一款花生產品檢測出黃曲霉毒素超標而被召回。受召回產品的信息如下:產品名稱為TescoHalloweenMonkeyNuts......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日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44款干香料發現,1/3樣本含可致癌的黃曲霉毒素。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接手跟進調查其中一款肉豆蔻粉,發現所含黃曲霉毒素高達每公斤21微克,即超標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