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2-06 11:34 原文鏈接: 鄭哲敏:有探索才會有創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哲敏,是我國爆炸力學的專家,也是我國爆炸力學的開拓者之一。作為“兩錢”學生,他在錢偉長的課堂上第一次接觸了現代力學;在錢學森的叮囑下,走上了爆炸力學的道路。而讓人意外的是,記者在采訪中才知道,這位國際著名的爆炸力學專家,在取得博士學位回來參加祖國建設之前,連炸藥都沒有接觸過。

      名師門下

      鄭哲敏1924年生于濟南。父親鄭章斐念過幾年私塾和小學,后來進城當學徒,進而經商開廠。他崇尚實業,一直遺憾自己沒有更多的上學機會,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勵子女用功讀書,教育子女中規中矩、修身養性。這給幼年時期的鄭哲敏帶來深遠影響。

      1943年,鄭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西南聯合大學電機工程系,次年改學機械工程系。他喜愛物理,愿意為同學答疑釋難,自己也從中得到了提高。

      第一次接觸現代力學,是在錢偉長的課堂上。那是1946年,抗日戰爭剛剛結束,西南聯大解散。鄭哲敏所在的工學院除了化工專業外,全部歸入清華大學。

      那時,國內大學的工程基礎還沒有跟上國際前沿。因此,剛開始接觸錢偉長的“近代力學”課時,鄭哲敏感覺很新鮮:“錢先生的課是我走上研究力學道路的啟蒙。從那開始,我才真正接觸了現代力學。”

      1948年,24歲的鄭哲敏考上國際扶輪社的留美獎學金,錢偉長、李輯祥等介紹他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力學。取得碩士學位后,鄭哲敏做了錢學森的博士生,進行熱應力方面的研究。

      從力學到爆炸力學,是鄭哲敏科研人生的重大轉變,與他在回國前導師錢學森的叮囑不無關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鄭哲敏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充滿希望。1952年取得博士學位后,他即著手準備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卻遭到美國政府的多方阻撓。1955年,中美在日內瓦達成協議,鄭哲敏等一批愛國科學家終于回到祖國。

      臨行前,錢學森找鄭哲敏叮囑道:“回國后,國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這番話鄭哲敏牢記在心,奠定了他人生旅程中科研與國家關系的基礎。

      剛回到國內,中科院力學所還沒有成立,鄭哲敏到中科院數學所設立的力學研究室工作。幾個月后,錢學森也沖破阻力回到祖國,創建中科院力學所,鄭哲敏參加了力學所的創建工作。

      1955年10月,力學所組建之初,錢學森就提出“每個組的研究方向要圍繞著國家的重大問題”。

      不久后,鄭哲敏出任力學所彈性力學組組長,“圍繞國家重大問題”,他開始進行水壩抗震的研究。1958年,又領導了大型水輪機的方案論證。

      爆炸力學的開拓者

      1960年,蘇聯專家撤走。他應邀參加了周恩來總理宴請科學家的盛會。總理在祝詞中懇切表示,國家建設要依靠中國自己的知識分子。鄭哲敏開始致力于解決國民經濟中的重大問題。

      他所解決的第一個重大問題,是爆炸成形的理論和應用。

      經過3年的努力,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規律,并和工業部門合作生產出技術要求很高的導彈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為以科學規律為依據的新工藝,獲得1964年全國工業新產品一等獎。

      在同一時期里,他還指導另一研究組在爆破技術方面開展研究。通過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鄭哲敏在力學和工程技術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

      1960年,錢學森預見到一門新學科正在誕生,將其命名為爆炸力學,并在中國科技大學他所負責的力學系里開設工程爆破專業,1962年改名為爆炸力學專業,并由鄭哲敏負責為這個專業設計課程、聘請專業課教員、安排畢業論文工作等。

      1964年,我國開始地下核試驗的預研,鄭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關任務,并主動考慮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預報問題。1965年,與國外同時,他和解伯民獨立地提出了一種新的力學模型——流體彈塑性體模型。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鄭哲敏就曾提出過用室內小型槍擊試驗可以代替實彈靶場考核的建議,并且準備探索將流體彈塑性體模型應用到穿破甲機理研究中去,以改進我國兵器的落后面貌。70年代初,珍寶島戰役打響,為改變我國常規武器落后的狀況,鄭哲敏開始組織力量研究穿破甲機理。經過10年努力,先后解決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機理、穿甲簡化理論和射流穩定性等一系列問題。

      由于在流體彈塑性體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上的貢獻,1982年鄭哲敏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鄭哲敏說,從上世紀70年代起,我國爆炸力學的規模逐步擴大起來。

      出于對爆炸事故和災害的關切與憂慮,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鄭哲敏便著手組織氣相燃燒和爆炸、粉塵燃燒和爆炸的研究,緊接著又開始煤與瓦斯突出、森林火災的發生和防治等課題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事故在我國煤礦頻繁發生,由于現象復雜,世界上主要產煤國家都對此進行了長期研究,卻鮮有解決之道。

      1982年,鄭哲敏發表了《從數量級和量綱分析看煤與瓦斯突出的機理》一文,對我國歷年發生的大型突出事故從力學角度作了分析。此后,他領導的小組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實驗,定性地揭示了突出的主要過程和特征,為一個重要的實用突出判據提供了理論說明。

      科學的目標是探索

      鄭哲敏一向堅持“科學院不抓基礎研究是站不住腳的”這一觀點,他認為力學的基礎研究應該成為力學研究所的一個主攻方向。經過多年醞釀和準備,1988年6月,力學所正式成立了“非線性連續介質開放研究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內容是:研究探索連續系統動力學中的非線性效應,特別是下面幾個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課題,即固體材料的非線性力學性質、湍流與穩定性、非線性波理論、分離與旋渦,以及環境與災害力學中的若干基礎問題等。

      鄭哲敏在組織這個實驗室的研究工作中,著意營造濃厚的學術討論氛圍,定期組織各種相關學術會議,有計劃地組織、邀請綜合或專題學術報告,以把握學術最新方向。他把召開學術會議看做是短兵相接的討論,是最能開動和啟發創造性思維的手段。

      如今,鄭哲敏肩上的科研重擔減輕了許多。然而,他對中國科學未來發展的思考卻沒有停止。

      科研的擔子輕了,就有了更多時間去閱讀。他偏好史學、哲學讀物,也喜歡思考涉及史學、哲學的問題。大概和自身經歷相關,鄭哲敏的閱讀較多地集中在自然哲學、歐洲史、科學史等與科學相關的領域。

      通過廣泛研讀歷史,并回顧思考師輩與自身親歷的科研歷程,鄭哲敏對目前我國科學界面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深刻而中肯的見解。

      在他看來,現代科學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臘時代傳承下來的“自由探索”的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歐洲歷史的發展,經歷了文藝復興、現代科學等多次對人類文化影響深遠的“質變”。縱觀我國自身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因“探索”而引發的質變相對不足,探索精神的相對薄弱,是造成我國科學創新不足的核心問題。

      以錢學森的科學歷程為例,鄭哲敏認為,錢先生心中理想的科學進程應當是:技術科學要應用和發展自然科學和數學的理論手段,來解決工程面臨的實際問題,科學要以新的概念、技術和方法來帶動工業前進,并促使它不斷發生質的飛躍。

    相關文章

    睿科集團榮膺雙獎:水質智慧實驗室ANTOP獎與新銳品牌獎

    由分析測試百科網主辦的“2024年ANTOP獎”頒獎盛典于11月1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睿科集團“水質智慧實驗室”榮獲ANTOP獎。這一榮譽見證了睿科從1.0單機自動化到3.0智慧實驗室的......

    推動智能實驗室進化安捷倫在AnalyticaChina2024展示技術與服務創新

    2024年11月19日,上海——兩年一度的分析測試行業大展——第12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下稱“展會”)大幕已啟,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如期亮相。本屆展會,安捷倫以“創新不止,深諳所需”為......

    力學所在寧波舉辦走近鄭哲敏先生主題活動

    11月12日,走近鄭哲敏先生——“踐行工程科學思想,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活動在寧波舉辦。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力學所)黨委書記劉桂菊強調,科技發展進入新時代,需要新質生產力,“工程科學的生命力......

    從實驗室到市場,科技成果轉化有了“推進器”

    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長、環節多,如何更快打通從實驗室的“最初一公里”到市場應用的“最后一公里”?近日,我市公布了首批概念驗證中心、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備案名單,涉及纖維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領域。這些......

    “新興計量需求”成為全球計量研究趨勢

    “新興計量需求”成為全球計量研究趨勢對于引領我國計量中長期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記者近日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獲悉,在前不久結束的第23屆國家計量院院長會議上,國際計量委員會(C......

    加強認可支撐助力質量強國——CNAS舉辦纖紡領域評審員持續培訓

    2024年10月17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在杭州舉辦CNAS纖紡領域評審員持續培訓。CNAS纖紡領域60余名骨干評審員參加培訓。本次培訓是CNAS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全國“質量月”......

    1940萬元,朝陽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儀器設備采購結果

    朝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朝陽市衛生監督所)實驗室儀器設備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公示,總金額19409576元,詳細情況如下:一、項目編號:JH24-211300-02262二、項目名稱:朝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

    202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逛展打卡,Get滿滿好禮!

    亞洲重要的分析、生化技術、診斷和實驗室技術博覽會——第十二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2024)即將于2024年11月18-2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1-N5&E6-......

    落地北京亦莊!我國首個IDS授權測試認證實驗室授牌

    近日,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正式向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授牌授權測試認證實驗室。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的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成為我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際數據空間(IDS)認證評......

    行易道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簽署車載成像雷達技術聯合實驗室戰略協議

    近日,國產毫米波雷達企業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簽署車載成像雷達技術聯合實驗室戰略協議,共建“空天院-行易道車載成像雷達技術聯合實驗室”,進一步加強雙方在科學研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