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我國農業精耕細作先進技術經驗的高度概括,亦勾勒出了‘十二五’時期新型農業技術體系和裝備體系的路線圖。”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方憲法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在現有形勢下,農業機械科技創新必須“有限目標、有所作為”,聚焦關鍵核心高新技術,把科技優勢和產業需求相結合。
現有國情下,一方面是農業裝備產業面臨的政策環境持續向好;另一方面,農機工業市場競爭白熱化,亟待產業升級。
“增產增效說白了是要提高生產效率,把田種好。”方憲法指出,文件對農業機械化領域作出了部署,要求在已有機械裝備基礎上,利用信息化和技術化手段,提升農業機械化裝備產品的效率和精準程度,保障低成本和增加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以往政策體系中,對農業良種和栽培方面強調較多,但對良種如何貫徹下去卻重視度不夠。
對此,方憲法指出,良種良法配套的提出,強調了現代農業發展不能簡單依靠人力,必須有良好的機械化措施來實施,特別是大宗糧食作物。
這一指向亦在《農機工業“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中有所體現。根據《規劃》,農業機械化領域科技發展目標要重點突破水稻、玉米、馬鈴薯、棉花、油菜、花生、甘蔗等機械化技術瓶頸。
“農機農藝融合這一塊,過去也很強調。但由于農藝的多變性和復雜性,農機開發時間長,之前做得并不是很好。以往育種以高產為主,但對于是否適合機械化、能不能做,大家考慮得非常少。”方憲法表示。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從良種選育的角度,農業部和科技部去年專門在標準中增加了良種性狀應適應機械化作業的要求。
生產生態協調對農業機械裝備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機械裝備只簡單地停留在撒藥、控制病蟲害這一層面。下一步要在滿足增產和防范疫病需要的基礎上,對水土大氣環境造成最小的影響,特別是在作物的果實、莖稈的食用部位減少殘留。”方憲法分析,這要求農業機械在設計方法、結構性能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此前,為把農業生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農業栽培技術真正落實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以農業裝備為核心載體、農機農藝融合的內容首次被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
作為農業機械化領域的國家隊,方憲法透露,在農業裝備的科技創新上,中國農機院將加強前瞻性、戰略性、應用基礎研究,從面向市場的農業生產需求出發,從源頭抓起,提高原創性技術比例和高新技術儲備,開發市場急需、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裝備。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2012科技大會上也獲悉,中國農機院下一步將重視協同創新,加強科技活動的多學科、多專業融合,加強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將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過去強調的機電液、光電一體化技術按照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裝備技術的需求和設計開發理念,有機地融合起來,物化到裝備中去。
“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核心部件,沒有過硬的基礎件就沒有高可靠性,產品就不可能有高的附加值,我國農機產品發展就必然受制于國外。”方憲法指出。
他介紹,針對解決我國農機產品的設計開發的這一“有形無神”的問題,中國農機院將加強基礎技術、材料、零部件攻關和能力建設,重視裝備正向設計技術和基礎知識庫、數據庫、模型庫的建設。
6月20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歡送圓滿完成學業的5401名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與學子們共同見證人生中的榮耀時刻。“無論你們正在或將要做什......
盧曉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近日,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漣水中專)服裝設計專業17歲學生姜萍,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入圍名單中居第12位。在這份名單中,襯托姜萍和漣水中專的是北京......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以創新為特點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理工科大學是創新的重要策源地,要充分激發理工科大學的創造活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承擔起......
記者今天(6月7日)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認監委)公布了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行業的最新統計數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認證機構共計1242家,同比增長超過10%;有效認證證書共計約376......
第七屆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已對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進行了綜合評審。根據有關規定,現將2022年度通過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綜合評審、擬授獎的1項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98項省自然科學獎、21項省......
6月1日,第十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中部投資促進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推介會現場。王昊昊攝今年是中部崛起戰略實施20周年。本屆中部博覽會以“開放創新、中部崛起”為主題,吸引參展企業1000余家,參會客......
6月1日,第十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的重大活動之一中部投資促進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推介會上創新設置了“省長對話”環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省長共同接受訪談,圍繞如何落實中部地區崛起......
2024年5月29-31日,第五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CLC2024)與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24)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召開。此次展會上,北京鑒知技術有......
5月30日在長沙舉行的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湖南主場活動上,湖南省群團組織聯合創新創業學院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主辦方供圖為引領科技工作者在更高領域創新、更廣領域創業,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內科學儀器上市公司創新能力如何?2023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情報研究所開展“科學儀器公司創新實力研究”,以年收入超億元的上市科學儀器公司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以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