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3-08 17:04 原文鏈接: 天津工生所在生物質糖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生物質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每年產量大約為1.5-2.0×1012噸。其主要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其中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含量約占70%-80%。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木糖等可溶性的糖稀,這些糖類化合物可通過化學或生物轉化的方法生產燃料乙醇和氫,以及各種碳基化合物,如甘油、乳酸、氨基酸、多元醇、二元酸等高值生物基產品。這樣,可以替代現行的以糧食和糖類物質為原料制備燃料乙醇和其他發酵產品的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生物質資源轉化為糖稀或糖液的糖平臺主要三種方法主流的方法:直接濃酸水解法、直接稀酸水解法和熱化學預處理加酶水解法。但是由于效率和環境影響的因素,開發新一代的生物質資源水解技術,建立新型、低成本的糖平臺仍然是實現可再生生物質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挑戰。

      最近,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王欽宏研究員領導的進化與代謝工程課題組開發出基于鹽/酸協調作用的高效、綠色生物質糖化技術,鹽/酸用量低,轉化效率高(高達85%)。同時,所使用的鹽(鎂鹽和離子液)可以回收循環利用,生成的可發酵糖也可被釀酒酵母等微生物高效利用。

      目前,相關研究已經申請中國發明ZL2項(一種酸鹽協同作用水解生物質生產可發酵糖的新方法,201110113257.4和一種離子液體作用水解生物質生產可發酵糖的新方法,201110234702.2),并發表文章1篇(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 102(21):10158-10161)。

      相關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纖維素乙醇高溫發酵與生物煉制”的資助。

    相關文章

    新方法讓細菌變身纖維素“工廠”

    據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報道,該校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細菌生產纖維素的新方法。這種方法遵循自然選擇的進化機制,使科學家能快速培育出數以萬計的細菌變種,從中選出能產生最多纖維素的菌株。科學家一直在嘗試......

    新方法讓細菌變身纖維素“工廠”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張夢然)據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報道,該校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細菌生產纖維素的新方法。這種方法遵循自然選擇的進化機制,使科學家能快速培育出數以萬計的細菌變種,從中選出能......

    新技術讓生物質資源“身價倍增”

    新技術讓秸稈、木材、竹材等生物質資源“身價倍增”。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在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三素分離和高值利用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他們設計并開發出催化木質......

    研究闡述了光催化生物質精煉的催化劑設計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峰、副研究員羅能超團隊發表光催化生物質精煉的催化劑設計綜述性文章,總結了光催化劑的表面結構、電子結構以及助催化劑等因素對生物質精煉中的界面電荷轉移和自由基反應......

    馬鈴薯低溫糖化關鍵基因活躍之謎揭開

    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園藝學院教授朱曉彪團隊與國內外團隊合作,揭開了馬鈴薯低溫糖化關鍵基因活躍之謎。該項研究成果為研究植物逆境應答相關基因的調控和適應提供了很好的模型系統。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植物學......

    新型氣凝膠助力太赫茲技術應用

    瑞典林雪平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先進科學》雜志上發表研究,展示了一種由纖維素和導電聚合物制成的新型氣凝膠。這種氣凝膠可對通過其中的高頻太赫茲光進行調節,為醫學成像、通信等領域帶來新的應用可能性。太赫茲......

    中外科學家在生物質全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晨光與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BertF.Sels合作,在生物質全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于《ACS-催化》。溫和氧化是一項具有應用......

    用細菌制造出高性能絕緣納米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了一種高性能纖維素基納米紙材料,其在極端條件下仍可保持優異的機械和電絕緣性能。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材料》。復合納米紙的的制備與結構示意圖中國科大供圖隨著人類對南......

    新型多孔材料設計合成及應用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李曉民教授團隊在新型多孔材料構建仿生邏輯門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乳液定向誘導雙球狀非對稱介孔納米粒子用于生物質邏輯門”(Emulsion-OrientedAssemb......

    卿光焱團隊制備基于光子纖維素納米晶的柔性汗液傳感器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研究組(1824組)卿光焱研究員團隊設計并制備了一種用于汗液中鈣離子傳感的可持續、不溶性和手性光子纖維素納米晶體貼片。該研究為纖維素納米晶(CNC)......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