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訓練
神舟八號、天宮一號半年前的浪漫一吻仍清晰地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2012年6月至8月,神舟九號將擇機發射。它將載著3名航天員實現與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由此為中國航天事業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向著“2020年左右建成空間站”的太空筑巢之夢邁出關鍵的一步。
作為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一部分,神舟九號飛船的發射,既給我們帶來了無限期待,也讓我們好奇:航天員系統、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通信系統、空間實驗室系統等各方面面臨的挑戰都克服了嗎?
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經歷了3個重要階段:載人飛船階段、空間實驗室階段與交會對接階段。神舟九號飛船將要完成的是最后一個階段:空間交會對接和進人階段。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介紹說,此階段若想要圓滿完成,必須具備以下5個條件:第一,空間交會技術要完全過關;第二,要進入到天宮一號,保證宇航員能夠順利地進去以及出來;第三,要求航天員具備手控交會對接的能力,這需要航天員有足夠的智慧與技術去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第四,需要提供足夠的食物、水和氧氣來滿足宇航員長期在空間站內生活的要求;第五,需要有一個再生的生命保障系統,把用過的空氣、水凈化后再使用,這也是一個必須具備的技術。
上述5個條件都達到了,才具備了建立空間站的能力。當前的任務都是在為建立空間站做準備,其中,交會對接是最重要的一項。據戚委員透露,按照原先的計劃,中國將在“神八”“神九”兩次無人對接后,由“神十”完成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但由于“神八”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十分圓滿,“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得多”,所以載人交會對接計劃提前由“神九”來完成。
除了神舟九號技術層面的準備工作備受關注外,近日,肩負手動交會對接任務的宇航員更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特別是據說已經在接受培訓的兩位飛天“神女”。據悉,選拔女航天員就好比從雞蛋里挑骨頭,被選中的兩名女航天員的身體條件毫無瑕疵,牙齒潔白無瑕,沒有任何身體異味。因為在太空中,最細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大麻煩,甚至災難事件。嚴酷的條件可能引起疤痕出血,密閉艙室會加劇身體異味。據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徐先榮教授介紹,所有女航天員候選人必須已婚,有孩子,年齡超過25歲。這是為了確保她們身體和心理素質更成熟。女航天員的入選受到廣泛贊譽,她們相比男航天員具有不少優點。“女航天員感覺更敏銳,心更細,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也比較強。”《國際太空》雜志副主編龐之浩介紹道。
據戚發軔委員透露,“神九”搭載的3名航天員已經訓練結束。“通過在地面的大量模擬實驗,航天員已經掌握了手控交會對接的技術,這是他們與此前航天員相比的最大特點。”選擇手控交會對接主要是為了給交會對接加上最后一道安全措施。戚發軔委員解釋道,“在一般的無人參與情況下,飛船與‘天宮一號’也能交會對接。但即使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也不能排除出現故障的可能。雖然技術人員準備了很多故障對策,但對策也有想不到的時候,最終還是要靠人來操作。”
據悉,由于神舟九號飛船要攻克“人控手動”、“載人交會對接”等十余項風險點,為此,研制團隊制定出了數十項故障預案。通過專項設計、復核復算、試驗驗證及人員培訓,對風險進行了有效控制。當前,神舟九號飛船狀態良好,已順利通過“系統級”出廠評審,還需要進行“集團級”評審等程序。不出意外的話,將會于下個月奔赴酒泉。而將與“神舟九號”進行載人交會對接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在軌道穩定運行百余天,長管期間測試正常,狀態良好,具備與神舟九號飛船交會對接的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神舟九號飛船將首次搭載活體蝴蝶(卵和蛹)升空,而這恰恰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寫照:經過幾代航天人幾十年的艱苦奮斗,中國人的太空之夢也將化蛹成蝶。我們期待見證那歷史性的一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為貫徹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60號),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
當以后的人們為人工智能(AI)撰寫一部編年史時,這可能是一個里程碑。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由一個龐大的國際頂尖專家組,就先進AI的風險推進全球政策制定。人們已清晰認識到:我們離不開AI,亦需要大力推動AI......
燃氣爆炸、橋梁事故、路面塌陷、城市火災……這些險情一旦發生,將危及城市生命安全。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聯合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共同建設推廣城市生命線工程項目。日前,《中國科學報》從合肥市相關部門獲......
俗話說,日日萬步走,能活九十九!不管這句話最開始是誰說的,反正它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在計步軟件和設備全面普及的今天。不過,近幾年來,科學家基于可穿戴設備記錄的數據發現,每日步數與健康之間的關系也沒那么......
7月25日,國家藥監局器械監管司組織召開2023年第二季度醫療器械上市后監管風險會商會。核查中心、評價中心、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投訴舉報中心和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等單位圍繞第二季度醫療器械飛行檢查、不良事......
近年來,“投早投小投科技”已成為風險投資界耳熟能詳的詞匯。地緣政治的風云變化、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以及風投行業“內卷”嚴重的現實,都讓投資人將目光更多放在了投早、投小、投高科技項目上。一個明顯的變化......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高強度有氧運動增加了內臟器官的葡萄糖消耗,從而減少了腫瘤的能量供應,可將癌癥轉移的風險降低72%。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癌癥研究》雜志上。這項研究結合了人類監測數據及動......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UMSOM)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一個人早期中風的風險可能與其血型有關。這項8月31日發表于《神經病學》的研究囊括了所有缺血性中風相關的基因研究數據。缺血性中風多見于6......
四川、海南、新疆、西藏等地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防控措施。針對日前出現的聚集性疫情,四川成都在疫情較為嚴重的錦江區劃定了26個高風險區,24個中風險區,并對部分小區、院落實施封閉式管控。當地組......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顧東風和該中心教授魯向鋒團隊建立了我國首個冠心病多基因風險評分模型,并系統評價了其在冠心病精準預防中的應用價值。該評分可提升冠心病發病風險預測和臨床風險分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