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4-09 11:04 原文鏈接: 華南植物園參加“2012洛陽·中國名花展”開幕式

      4月6日上午,“2012洛陽·中國名花展”開幕儀式在洛陽國家牡丹園舉行。此次名花展由洛陽市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承建。

      9時30分,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柳身宣布:“‘2012洛陽·中國名花展’開幕!”五彩斑斕的日景彩煙絢麗綻放和美麗的牡丹仙子驚艷亮相,為游客“開啟”賞花之門。據了解,本次展覽華南植物園參與承建的規模達8000平方米,分為室內、室外兩大展區。室內展區采用室內精品花園形式進行布展,由28個主題花卉景觀組成,共展出91類200余種名優花卉。

      開幕式前的座談會上,李柳身對華南植物園在本次展覽給予的技術支撐和園藝造景設計表示了衷心感謝。市委常委田金鋼表示,作為今年牡丹文化節期間的重要活動,本屆名花展因華南植物園的大力支持具備了“一、二、三、四、十”五大特點:“一”表示洛陽牡丹文化節首次舉辦;“二”指室內、室外兩個展區;“三”是運用了三大新穎植物造景創意;使花展同時具備了四大特色和十大看點。這次是洛陽市歷史上規模最大、展出種類最多的一次花展,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名花盛會。

      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表示,華南植物園非常重視此次中國名花展項目的建設,首次在洛陽運用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自然花境”形式布展,技術人員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調控花期,確保這些名花如期綻放。精心選用了32種名優宿根花卉新品種布展,如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的金花茶,別名“一簾幽夢”的錦屏藤,燦爛奇美的地涌金蓮等珍稀植物。并融入大量自然、時尚的園藝元素,呈現給廣大市民人與自然和諧、花與家園共生的自然花卉景觀。

      交流會上,華南植物園與洛陽市還就籌備中的“世界名花展”的合作事宜進行了磋商與交流。

      本次花展受到了各地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各媒體對華南植物園利用科研技術優勢服務地方項目建設紛紛進行了報道。

    “2012洛陽·中國名花展”開幕式現場

    黃宏文(左)一行參觀花展實景

    相關文章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一成果入選氮循環十大科學進展

    4月1日,第四屆氮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論壇同期發布2021年度氮循環十大科學進展。記者獲悉,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氮素生物地球化學創新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氮沉降促進熱帶森林捕獲大氣碳”......

    華南植物園:異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樣性演化研究獲進展

    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在繁殖過程中雌雄配偶的交配組合受到植物本身生物學特征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響。不同的交配組合影響植物產生后代的數量、植物傳遞給后代的遺傳多樣性,導致群體間......

    北方針葉林春季物候變化的關鍵熱臨界點獲揭示

    近日,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合作,揭示了驅動北半球針葉林春季物候變化的關鍵熱臨界點。相關研究發表于GlobalChangeBiology。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

    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導化合物發現和作用機制獲揭示

    當期期刊封面。研究團隊供圖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邱聲祥團隊研究揭示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導化合物發現和作用機制。相關研究近日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在線發表于《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JournalofAgricul......

    氮沉降調控森林土壤碳排放的格局及機制獲揭示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聯合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駱亦其等科研人員,研究揭示長期氮沉降調控熱帶森林土壤碳排放的格局及機制。相關研究12月1日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

    新研究攻克抗蟲“薯道難”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聯合基金和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聯合廣東海洋大學副教授朱宏波,在甘薯(IpomoeabatatasL.)抗蟲遺傳......

    華南植物園兩平臺與專項科學考察項目通過驗收

    5月11日,廣東省科技廳組織了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承擔的兩個廣東省科技計劃平臺與專項科學考察項目——“廣東省濕地水生植物資源科學考察”和“北江流域上游植物與植被多樣性科學考察與生態保護評估”進行......

    一種舞花姜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獲發明ZL

    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曾宋君等科研人員完成的“一種舞花姜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近日獲國家發明ZL授權。該發明以舞花姜優良株系的未開放的幼嫩花蕾為外植體,通過外植體的獲得和消毒、愈傷組織的誘導和......

    華南植物園在亞熱帶森林土壤固氮微生物的驅動機制研究

    固氮微生物在生態系統氮循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國亞熱帶地區氮沉降日益加劇,但有研究表明土壤固氮微生物依然十分活躍。然而,關于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在富氮缺磷的南亞熱帶森林中受哪些因素調控有待進一步探究。&......

    番石榴維生素C合成和果實軟化遺傳基礎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博士后馮晨、馮超博士等與廣東海洋大學合作,通過全基因組測序揭示了番石榴維生素C合成和果實軟化遺傳基礎。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雜志》。番石榴(Psi......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