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4-10 08:55 原文鏈接: 禽流感論文引發公共安全與信息公開之爭

    禽流感病毒

      3月底,由23位美國國家生物安全科學咨詢委員會(NSABB)成員組成的顧問小組在花費兩天時間進行重新審定后決定,建議美國政府允許兩篇飽受爭議的研究論文經修改后全文發表在《自然》和《科學》雜志上。

      “修改后論文的完整性沒有受到影響,保留了幾乎所有的細節,我們研究小組非常樂意接受NSABB的這一新決定。”論文的作者之一Ron Fouchier教授向《中國科學報》透露。

      但是,本是科學研究,緣何驚動政府?

            細節“雪藏”

      這是兩篇有關如何讓禽流感病毒H5N1在哺乳動物之間“更好”地傳播的科學研究。而這兩篇論文能否自由發表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爭論的范圍也從是否應該控制敏感科研成果的發布,擴展到合成生命的道德倫理問題。有人認為,病毒一旦外泄,將導致全球上百萬人死亡,從而引發了科學道德方面的強烈爭議和巨大反響。

      事件源于2011年年底,荷蘭伊拉茲馬斯醫學中心的Ron Fouchier研究小組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Yoshihiro Kawaoka小組分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資助下研究發現,對H5N1禽流感病毒進行幾處基因改造,可以生產出一種新的禽流感病毒亞株。這種新的病毒亞株能在雪貂中傳播,因此也有可能在人類之間迅速傳播。

      兩篇論文一經提交便引起科學界和社會各界的軒然大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H5N1 禽流感病毒自從2003年記錄在案以來,共發生 596 名感染病例,造成350人死亡,致死率過半。

      然而,荷、美兩篇研究論文卻顯示,只要對H5N1禽流感病毒進行小小的基因調整,就能讓它們更容易傳染。

      接受兩篇論文的《自然》和《科學》對是否發表論文深感頭疼,為此,將相關研究報告提交給了NSABB尋求建議。

      于是,西方當代科學歷史上鮮有記錄的一幕出現了。

      經過探討,NSABB衡量了相關禽流感研究的利弊,成員一致投票建議兩個研究小組對論文進行修改,關鍵細節不予刊發。美國政府也把這一結論當成了其官方立場。

      該委員會在《自然》和《科學》上公布了一項聲明,肯定了兩個團隊的研究對公共健康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但也指出,“存在正在增長的風險,同樣的科學研究有可能會被有意地濫用,其后果是災難性的”。

      NSABB主席保羅·凱姆指出:“我不能想象出比這種病毒更可怕的致病源,與它相比,就連炭疽也顯得微不足道。”

      《自然》和《科學》雜志經過慎重考慮,表示支持NSABB的建議。

      《科學》主編布魯斯·艾伯茨講述了雜志社里發生的震動。雜志內部就此事宜進行了多次討論,光是電話會議就已經超過了25次。

      雖然,《自然》表示尊重NSABB,但主編菲利普·坎貝爾卻認為這一建議“前所未有”。他堅持,研究人員獲知其他人員的研究細節對公共衛生至關重要。

    激烈辯論

      這一決定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科學家表示支持。“將一個致命的病毒變成一個高傳染性的致命病毒是一個壞主意,”匹茲堡大學生物安全中心主任托馬斯·英格雷斯比認為,“在有些情況下,我認為關于科學界的公開原則是必須有例外的。”

      當然,兩個研究小組對這一決議極為不滿,認為論文發表后對于全世界科學家更好地研究禽流感病毒的變異和傳染規律非常有價值。“這項研究對于促進科學發展和公眾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出版。”Fouchier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更多的科學家也對政府干涉科研發表表示憤怒,認為這破壞了科學界的基本規矩。

      “實驗室改造的病毒幾乎不可能造成可以在人群中廣泛傳播的疾病,認為人類可以重復自然界發生的物種進化和自然選擇,是人類科學最典型的傲慢與偏見。”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Vincent Racaniello對NSABB的決議極為不滿,他將NSABB正式宣布上述決議的2011年12月20日稱為“科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WHO也召集專家對此進行討論,結論是兩篇論文應該全文發表。“延遲的全文發表給公共健康帶來的益處大過急切的部分發表。”

      艾伯茨在2012年2月中旬的美國科學促進會溫哥華會議上也聲稱,雖然尊重政府的建議,但是,科學家和衛生官員有權獲取最新信息,在沒有可靠的機制以確保他們能及時獲取信息的情況下,《科學》一貫的立場是全文發表。

      隨后不久的2月29日,美國微生物學會緊急召開關于生物防御和新興疾病會議,資深科學家仍贊同對發表論文有爭議的研究結果采取措施。

      作為研究者之一的Fouchier出面對自己的研究進行了辯護。

      他提到實驗在一個BSL-3級、負壓、經高效空氣過濾的實驗室內進行,所有研究都在3級生物安全柜和3級隔離裝置內進行,很多條件與BSL-4實驗室很接近。

      Fouchier還認為在主流媒體的報道里存在兩個誤區。一是“此疾病傳播迅速”。他說:“如果推論其傳播效率,這些病毒傳播情況達不到大流行水平或季節性流感病毒水平。”二是“如果這些病毒被泄漏出來,將是高度致死性的”。“如果將高劑量病毒直接注射到雪貂的肺里,它們大約在3天內死掉,確實是高致死性的。”Fouchier說,“但是如果雪貂通過鼻腔接觸這些病毒,通常根本不會生病。或者可能會有一點流感癥狀,但不會死掉。”

      而Kawaoka明確表示不同意NSABB刪減草稿的決定,并在《自然》的一篇評論中寫道:“在科學共同體爭論這種研究的風險和發表問題的時候,我主張應該繼續迫切地進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傳染研究。”

    塵埃初定

      除了科學界、倫理界、政界發表聲明外,公眾也紛紛表達自己的立場。

      有媒體評論指出,真正需要擔憂的,既不是政府部門限制發表敏感信息的動議,也不是科學上迅猛的進步,或者倫理學家深度的關切,而是他們彼此之間自說自話,不傾聽對方。

      隨著各方爭論的不斷深化,《自然》發布消息稱,NSABB終于在3月29日~30日發表聲明表示,美國政府允許全文發表兩篇論文。

      聲明提到,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召集NSABB專家檢查兩篇論文中關于病毒在雪貂中傳染的部分內容的修改情況。經過慎重審議,NSABB一致同意修改后的Kawaoka草稿可以全文發表,并以12∶6的比例,同意發表修改后的Fouchier論文的數據、方法論和結論部分。

      但是,NSABB依然表示,作為一般原則,它將大力支持不受限制的研究信息傳播,除非該信息能被直接濫用,進而對公眾健康和社會安全構成重大風險。修改后的數據不會提供足夠的信息以至于被立刻濫用,從而危害到國家安全,因此支持發表。

      Fouchier表示,現在的草稿包含一些附加內容和解釋,所以并不容易產生誤解。“我們沒有刪掉很多細節,這很令人高興。”Fouchier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自然》表示將盡快發表。

      但是,衛生和人類服務部秘書Kathleen Sebelius表示,美國政府沒有義務遵循NSABB的建議,但是這份建議毫無疑問是極有分量的。

    相關文章

    科學家分析禽流感在21世紀的流行

    10月18日發表在《自然》的一項研究報道了高致病性H5禽流感病毒在生態與演化上的主要變化,包括全球分布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病毒的暴發中心已經擴展到亞洲以外,傳播到了非洲和歐洲的部分地區。2021......

    生物工程新突破!基因編輯技術讓雞能抵抗禽流感

    根據《自然·通訊》10日發表的一項生物技術概念驗證研究,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出對禽流感有部分抵抗力的雞。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潛在策略,有助于減少禽流感從野外禽鳥向養殖家禽的傳播。野生母雞(左)......

    丹麥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消息,2023年9月28日,丹麥環境和食品部向WOAH報告稱,丹麥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本次疫情發生地為古爾堡松市,于2023年9月27日得到確認。疫情源......

    124名科學家聯合署名:綜合信息理論是“偽科學”

    9月15日,一篇由124名學者聯合署名并公布于預印本平臺PsyArXiv的文章,在科學界引起軒然大波。這篇文章指出,綜合信息理論(IIT)是偽科學。什么是IIT?據《自然》報道,IIT由美國威斯康星大......

    助力新型實驗室建設,精準對焦安全與可持續

    ——新型實驗室場景的安全與可持續建設論壇成功召開2023年9月6日-8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行。會議同期,由中國分析測試協......

    俄羅斯暴發禽流感疫情約20萬只禽類受到感染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消息,2023年8月30日,俄羅斯農業部向WOAH報告稱,俄羅斯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本次疫情發生地為韃靼斯坦共和國列尼諾戈爾斯基區,于2023年8月29......

    第六屆國際信息研究大會舉行

    8月14—16日,第六屆國際信息研究大會在京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ShahbazKhan、國際信息研究學會聯合主席PedroMarijuan分別出席會議致辭演講。記者在16日大會圓對......

    中國量子信息,何以堅定自強不息?

    二十年前,潘建偉團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提出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想法之初,國際上許多學者都認為不太現實——要把一個個單光子那么微弱的信號,從1000公里的外太空空送到地面,還要能夠......

    鋰離子電池組、移動電源將在8月被實施CCC認證管理

    市場監管總局日前發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CCC認證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

    歐盟發布2023年4月6月禽流感概述

    2023年4月29日至6月23日,25個歐洲國家報告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的暴發。自5月10日以來,截至2023年7月4日,英國報告了2例甲型H5N1病毒感染的人類病例,中國報告了2例甲型H......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