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骨關節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是在原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骨科研究所的基礎上,于2011年7月通過甘肅省科技廳計劃處組織的專家論證,經甘肅省科技廳批準正式掛牌成立。
實驗室現任主任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骨二科主任王栓科教授,副主任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骨一科主任夏亞一教授和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骨一科副主任汪玉良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一科主任王坤正教授。實驗室注重學術梯隊的培養,現有科研人員29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3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碩士學位5人,學士學位2人,在讀博士研究生3人。
實驗室建筑面積1500 m2,依據研究方向組建了相應的實驗室來滿足科研實驗的要求,設立了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動物生理實驗室,行為學實驗室,免疫組化實驗室,生物力學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3000萬元,目前擁有多功能熒光顯微鏡系統、生物力學測試儀、PCR儀及凝膠成像系統等大型儀器。
實驗室目前已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省部科技計劃37項,橫向協作2項,其它課題6項。年平均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論文8-10篇,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2項。實驗室近年來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
實驗室依托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招收外科學(骨科)專業的研究生,年平均培養博士研究生2人和碩士研究生15人。實驗室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年平均舉辦學術年會1-2次,邀請國內外專家來院講學及科研合作,并選派優秀人員出國培訓進修,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實驗室本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工作理念,努力將甘肅省骨關節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發展成為我省開展高水平研究、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實驗室位置: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科研樓2樓
聯系電話:0931-8942077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以“921”為代號正式獲批。30年間,我國先后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功擁有自己的空間站。如果說載人航天工程讓我們的飛天夢有了目標,那載人航天工程......
從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任務啟動到2022年,在30年間,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從神舟一號開始投身載人航天工程,從“隨船秘書”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到“信號樞紐”天線網絡再到建......
臺風“南瑪都”19日再次在日本登陸,九州及本州西部地區出現山體塌方和浸水等災情,并造成人員傷亡。日本氣象廳說,超強臺風“南瑪都”繼18日晚在日本鹿兒島縣登陸后,于19日下午在島根縣附近再次登陸,隨后以......
19日從上海航天八院獲悉,近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73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團隊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2年度“世界航天獎”。“世界航天獎”是國際宇航聯合會年度最高獎......
9月9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前夕,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在京發布嫦娥五號最新科學成果。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在發布活動上宣布,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的新礦物,被命名為“嫦娥石”。這是......
中新網9月6日電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5日消息,9月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25噸級閉式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首次整機熱試車圓滿成功,這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閉式膨脹循環發動機試車,標志著重型運......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日本氣象廳稱當地時間9月3日16時,今年第11號臺風“軒嵐諾”在日本沖繩縣石垣島東南80公里處,以每小時15公里速度向北前進,目前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每秒40米,瞬間最大風......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據了解,這次一共有5項作業任務,總臺央......
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劉洋成功出艙。中國空間站建造之路又向前邁進一步。作為航天器上實現關鍵功能的最小個體,宇航芯片等電......
8月30日,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30日,位于日本福井縣美濱町的美濱核電站3號機重新運轉。此前該機組曾泄漏過含放射性物質的水。報道稱,8月1日,美濱核電站3號機發現了含放射性物質水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