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火箭成功施放“宇宙煙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9月2日說,當天晚上發射的一枚火箭順利完成了短暫的科學觀測使命,火箭在下落時分3次施放出細碎的鋰,形成紅色的“宇宙煙花”。 據日本媒體9月3日報道,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參與發射的一枚火箭于當地時間9月2日19時20分(北京時間9月2日18時20分)從日本南部鹿兒島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升空。火箭載有“電場·中波段·長波段電波探測器”、磁力計、熱離子能量分析器等觀測設備。這些設備在火箭升空56秒后開始進行觀測。升空268秒后,火箭到達距地面279公里的最大高度,隨后向內之浦東南方向的海面墜落。 火箭在下降到距地面240公里、199公里和143公里的位置時,分3次施放出細碎的鋰,位于日本內之浦、宮崎縣等地的4個觀測站都拍攝到這些鋰在晚霞的余暉中發出燦爛的紅光,宛如“宇宙煙花”。 本次發射火箭的目的是研究大氣電離層的電離現象。該區域大氣的高度比探測氣球所能達到的高度高,又低于人造衛......閱讀全文
日本火箭成功施放“宇宙煙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9月2日說,當天晚上發射的一枚火箭順利完成了短暫的科學觀測使命,火箭在下落時分3次施放出細碎的鋰,形成紅色的“宇宙煙花”。?據日本媒體9月3日報道,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參與發射的一枚火箭于當地時間9月2日19時20分(北京時間9月2日18時20分)從日本南部鹿兒島的內之浦宇宙
破解宇宙“煙花”的秘密
當某些類型的恒星演化至生命末期,發生劇烈的高能爆炸,這種現象被稱作超新星。爆炸的光芒通常可以照亮整個星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王曉鋒將其形容為“一場宇宙的‘煙花’”。王曉鋒想象過,如果人類能夠站在宇宙的邊緣,將會看到宇宙空間中此起彼伏的“煙花”綻放,而他就是追逐“煙花”的人。 在過去的一年,利用
世界最小日本航天火箭載入吉尼斯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稱,日本制造的世界上最小的SS-520火箭被載入吉尼斯紀錄。 據悉,今年2月成功發射的SS-520是世界上能夠將人造衛星送入軌道的最小火箭。它的高度只有9.5米,直徑50厘米,重量2.6噸。 火箭和衛星的這一尺寸可以將研制和發射成本降低至原來的幾十
日本發射一枚小型火箭檢驗航天新技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8月31日說,當地時間5時(北京時間4時),該機構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了一枚小型固體燃料運載火箭。該火箭利用所攜裝置,檢驗了有望用于在軌衛星姿態和速度控制的新技術。 這枚火箭全長8米,發射時總重量為2.2噸,在上升到309千米高度的過程中,載有
“極目”+“慧眼”捕捉宇宙最亮的“煙花”
一場美麗的“煙花”,蘊藏著關于宇宙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奧秘。 伽馬射線暴(伽馬暴)是太空中發射的短時間、高能量的伽馬射線現象,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太陽在萬億年釋放的能量之和,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現象。 2022年10月9日,中國“極目”空間望遠鏡和“慧眼”衛星探測到人
日發射火箭檢驗航天新技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8月31日說,當地時間5時(北京時間4時),該機構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了一枚小型固體燃料運載火箭。該火箭利用所攜裝置,檢驗了有望用于在軌衛星姿態和速度控制的新技術。 這枚火箭全長8米,發射時總重量為2.2噸,在上升到309千米高度的過程
我國明年發射首個商業航天火箭
央視網消息:明年上半年我國首個用于商業航天任務的火箭——捷龍一號將發射,這也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加速發展。此外火箭的重復使用技術預計2-3年內能夠實現應用。 區別于目前我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未來我國用于商業航天發射的火箭將命名為“龍系列”。明年上半年,捷龍一號火箭將進行首次商業航天發射任務。
長五火箭總師:建設航天強國首先要成火箭強國
航天界有一句行話:“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不斷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是長征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的航天夢。中國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都是由長征五號B火箭發射的,隨著空間站建設的進程,李東的夢想,也一步步變為了現實。 夢天實驗艙發射,是長征五號火箭團隊在空間站
深藍航天:公里級垂直火箭回收只是起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0600.shtm 與此同時,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也正在商業航天領域各辟蹊徑,為夢想而努力。 日前,江蘇深藍航天有限公司(深藍航天)自主研發的“
日本創新企業成功發射小型火箭
據日本《共同社》5月4日報道,北海道大樹町的航天創新企業“星際科技”(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4日早晨5點45分左右在町內的試驗場發射了自主開發的小型火箭“MOMO”3號機。該企業表示火箭已抵達被視為太空的100公里以上高度,宣布發射成功。民間主導開發的火箭抵達太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