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1970-01-01 08:00 原文鏈接: 百奧知實驗室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標準版)

    百奧知實驗室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標準版)
    百奧知實驗室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標準版)
    北京百奧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百奧知
    主要技術特點......
    應用范圍:1.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大學、中學等單位的實驗室;2.公司中的科研實驗室或對外服務實驗室。 產品業務模塊: 1、日常工作管理 工作管理:包括考勤表明細、工作總結及計劃; 實驗室事務管理:公告欄、規章制度、學術交流; 站內BBS:實驗討論、娛樂休閑文件等。 2、電子實驗管理 實驗管理:包括實驗記錄、實驗進展匯報、實驗討論; 實驗記錄模版:包括實驗記錄模版表信息。 3、試劑耗材管理 儀器的進銷存管理,試劑、引物、探針、標準品的進銷存管理;可以進行過期日期、庫存余量的報警提醒;根據儀器試劑的產品名可自動查詢即時更新的龐大的產品信息庫的信息,得到zei新的產品供應商、價格比較、產品手冊等。 同時還可對實驗室進行測序服務的管理。 4、實驗材料管理 包括引物信息、抗體信息、菌種信息、細胞信息、質粒表、序列信息等一般材料管理,特殊材料管理—植物材料、蛋白信息、試劑配制、酶連片段等,轉基因質粒種子的管理。同時可對實驗材料按存放位置進行視圖查找。 5、固定資產管理 儀器設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包括使用記錄、維修記錄等; 物品管理:借用記錄。 6、科研項目管理 將所參與的科研項目信息進行統一管理,針對每個項目的文檔資料、子課題管理、項目的預算、經費到帳和支出也進行了規范化管理。 7、知識管理 圖書管理:圖書目錄、借還書記錄等。 成果管理:對論文發表情況、專利發明、所獲榮譽、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收錄; 實驗技術:對實驗室操作SOP進行記錄,方便了大家使用。 8、文獻庫管理 文獻庫管理可以對疾病相關文獻、期刊影響因子、文獻批注等進行規范化管理。用戶可將PubMed、CNKI中的文獻信息、摘要批量下載到本地文獻庫中,便于統一管理。同時也支持PUBMED XML、RefWork、EndNote、NoteExpress等格式文獻的導入。系統能夠根據標簽、年度、重要程度進行分類。同時對于文獻庫中的資料可進行全文檢索。 六、產品特色 四大業務功能 1、 實驗室各種資源的結構化管理:包括:人力資源、耗材與試劑、其他實驗材料與服務、固定資產、研究成果(論文、專利、所獲榮譽)、實驗操作SOP、科研項目、對外檢測服務項目、客戶關系管理等。 2、 實驗室各種流程審批:支持任意類型的工作流擴展,支持任意工作流狀態以及動作定義。 3、 強大的數據管理與展現:關聯數據集成顯示,視圖、導航、日歷、冰箱3D顯示,折線圖、散點圖等圖形化顯示等。 4、 協同辦公平臺:站內郵件、消息提醒、消息追蹤、站內BBS、硬盤文件web化共享管理。 四大特色技術 1、網絡化集成化管理:基于瀏覽器如IE訪問,不需安裝客戶端;所有實驗室業務集成在同一平臺下管理。 2、隨需應變能力: 領先的軟件體系架構,軟件平臺的柔性擴展能力,支持功能擴展和結構化定制,針對特殊要求進行個性化定制。 3、全方位信息監控:系統設計滿足FDA 21CFR Part11對電子簽名和痕跡的要求,包括數據錄入邏輯監控、數據痕跡監控、自動數值監控、系統整體監控等,確保數據操作自動化、可監控,根據設定條件能自動Email提醒。 4、全過程安全控制:具有完備的數據安全與系統備份機制,靈活的用戶、單位、角色設定,靈活強大的多角色權限分配機制,確保數據在采集、傳輸、存貯過程中的完整性、保密性。

    相關文章

    施普林格·自然將提供人工智能語言潤色工具

    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信息稱,繼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圖書等應用之后,其投資并通過投資公司旗下“美國期刊專家”(AmericanJournalExperts,AJE)開發......

    達到10篇!南京大學,同日2篇Nature

    9月14日夜,南京大學兩項重大科研突破同時刊登于《Nature》!南京大學繆峰教授合作團隊在量子模擬前沿領域實現新突破,南京大學張勇教授、肖敏教授、祝世寧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下一代光電芯片制造領域取得......

    擺脫“棄風棄電”,北大最新Nature帶來新型電池

    在河北豐寧的壩上草原上,有一片漫山遍野的白色風車。你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有部分風車并沒有在轉動,只有小部分在轉動發電。“這是風車在有序停工,也就是我們說的‘棄風棄電’。”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

    5位科研人Nature發文談“換賽道”

    讀博,是與時間賽跑以獲得學位的過程。這一階段,科研人員同樣面臨資金鏈斷裂、科研成果被搶發、疫情封控無法實驗、同門壓力等問題,甚至不得不面對徹底推翻課題重來的風險。離目標畢業時間越近,換方向的沉沒成本也......

    施普林格·自然新轉換協議無需個人承擔OA費用

    9月1日,施普林格·自然就旗艦刊《自然》及《自然》系列研究期刊與芬蘭FinELIB聯盟達成為期三年的開放獲取(OA)協議。該協議為期三年,止于2024年12月。在此期間,符合條件的30多家芬蘭機構的研......

    楊衛:中國開放科學路上有兩大考驗、三道門檻、四條途徑

    “開放性是科學的本質屬性之一。當前開放科學運動已達成全球共識,全球開放科學治理需要中國加入。”8月24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楊衛應邀出席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

    最新《科學》研究開辟哺乳動物染色體編輯新領域

     染色體連接小鼠“小竹”課題組供圖8月26日,《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了哺乳動物完......

    最新《科學》研究開辟哺乳動物染色體編輯新領域

     染色體連接小鼠“小竹”課題組供圖8月26日,《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了哺乳動物完......

    歷時7年發《科學》論文,審稿人為延遲發表道歉

    2021年5月,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劉默芳團隊向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遞交了一份投稿。不久,編輯部就反饋了第一輪修改意見。看過之后,他們倒吸了一口涼氣。其中一位......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融合是現實所需

    8月18日,第二十屆北京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聯席會議高峰論壇在懷柔科學城舉辦。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牛青山在論壇上指出,在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的背景下,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