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4-26 14:29 原文鏈接: 82年出生基因編輯巨擘張鋒當選美國與人文科學院院士

       昨天(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華人學者共有6位。

      據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官網介紹,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文簡寫為AAAS),1780年5月4日由馬薩諸塞州立法機構批準成立,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獨立學術團體和政策研究中心之一,首任院長為美國第一任副總統及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

      1780年的建院章程規定了其宗旨:“弘揚學術,以增進自由、獨立、良善之公民德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長期從事廣泛的、跨學科政策研究,主要關注領域有科學、技術、全球能源與安全、社會政策與美國制度、人文與文化、教育、藝術等。現共有院士4000多名,外籍榮譽院士600多名。他們中有250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普利策獎獲得者。

      本年度共有6位華人當選2018年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包括2位外籍院士和4位院士。這6位知名專家除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外,均有中國高校的求學經歷,詳細名單如下:

      外籍院士: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

      院士:

      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席教授、納米技術和能源轉換專家陳剛

      耶魯大學尤金—希金斯講席教授、干細胞專家林海帆

      密歇根州立大學講席教授、生態學專家劉建國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

      張鋒,男,1982年出生于河北石家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是當今最為人所關注的華人生物學家之一。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飾技術CRISPR-Cas9的發展和應用,率先獲得了美國ZL,并被視為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之一。

      2004年獲得哈佛大學化學與物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得斯坦福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博士學位;2011年他加入MIT,同時在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腦與認知科學部門,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從事科研工作;

      2013年,他的實驗室開發出創新性CRISPR/Cas系統,大幅度提高了編輯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而引起國際關注和并因他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獲得各種榮譽;2014年,被《自然》雜志評選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之一;2015年,獲得“年度波士頓人”提名;2016年1月,被湯森路透評為2015年全世界19位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同時,他是名單中唯一的生物醫學工程學者,也是最年輕的科學家;2016年3月,獲得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2016年9月21日,入圍湯森路透化學領域“引文桂冠獎”,被視為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

      2017年晉升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 。2017年8月15日,張鋒獲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二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學者。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又一位院士接任校長!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校長院士聯袂講授這堂思政課又“土”又“潮”

    “機器人”自動巡園、機械手采摘蔬果、從耕牛秧馬變遷到無人農場……9月29日,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薛紅衛聯袂院士專家,為學生帶來一堂又“土”又“潮”的“思政第一課”,帶領學生走進華南農業大學水稻機械化博物館......

    沈洪兵院士任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

    9月27日,人社部網站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其中,任命沈洪兵、郭燕紅(女)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任命沈洪兵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免去王賀勝、于學軍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免......

    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聚焦無人智能制勝未來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盧煜明院士將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九任校長

    9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宣布,校董會在當天舉行的會議上一致通過聘任盧煜明為香港中文大學的第九任校長,任期為五年,自2025年1月8日起生效。據介紹,盧煜明1963年出生于香港,是著名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

    鄔江興院士:用電力拼算力的范式不可持續

    ·必要多樣性是破解多樣化算力需求下計算系統結構性失配的根本路徑,必要多樣性+超穩定機制才能產生適應不確定性場景的能力。高性能計算被譽為計算機科學工程的皇冠,9月24日,在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在武漢召......

    吳一戎:中國空天信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長吳一戎9月21日表示,中國空天信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迫切需要推動空天信息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以“匯智空......

    追憶楊士莪院士:做人做事做學問,為船為海為國防

    作為我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和水聲科技事業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帶領團隊為我國萬里海疆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為祖國筑牢堅不可摧的“水下長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

    汪景琇:和太陽打交道的45年

    編者按:“災難面前,唯有責任……”伴隨著周喆直緩緩道出這句臺詞,行星發動機依次點火,地球擺脫正在膨脹的太陽流浪向遠方。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系列中的悲壯一幕雖是虛構,對于太陽的力量卻并未夸大絲毫,她只消......

    徐星:把億萬年前的故事講好

    編者按:十五年后回訪,徐星的辦公室還是初見的樣子:擺滿化石的三面貨架、放著顯微鏡的工作臺、放滿專業書和恐龍模型的書柜、電腦桌……就連他本人也一如往常,溫和儒雅、一身利落,只有兩鬢間的星點白發暴露了些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