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水調研活動現場
除了科學本身的培訓,MyH2O(中國水質地圖平臺)會更注重團隊整體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意識以及綜合戰略思考方面的培訓發展,為每一個參與者“賦能”,幫助他們找到參與的價值。
你的家鄉在農村嗎?你關注農村的水嗎?最近,MyH2O水信息平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暑期招募最新一期的“吾水計劃”測水調研活動。
這是一個為有待改善的水質地區對接凈水資源的公益組織,三年來,MyH2O培養了許多高校志愿者團隊前往農村地區,走訪村落,進行深度調研,獲取真實可靠的水資源信息,以期匯成一張中國農村的水信息大網。
95支隊伍,23個省份,1000多個村莊
孟祥暉是一名東南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大三的學生,pH、TDS、COD、氨氮、硝酸鹽是他在實驗室中常接觸的水質檢測指標。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第一次實地測量竟然是在遙遠的新疆。
去年暑期,他和東南大學、河海大學還有塔里木大學的志愿者一起,深入南疆喀什麥蓋提縣調研農村飲用水現狀。在整整一周的時間里,他們走訪了50多戶村民進行調研,收回了42份水樣和問卷。
每份水樣的檢測需要花費40分鐘時間,孟祥暉不得不每天工作到深夜。他嘗遍所有水樣,有咸腥味,有金屬銹蝕味,靜置一段時間,還能明顯地看到許多沉淀物。而檢測的結果也證實了孟祥暉的“感受”。
在后續的分析報告中,他認為,當地的污水和垃圾處理不充分,管道陳舊,以及水源本身存在的不利條件,是構成飲用水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這是孟祥暉第一次直觀感受在發展落后的農村地區凈水設施的簡陋和稀缺,但同時,當地村民對這樣一次調研活動的支持,也讓他意識到,村民們希望改變現狀的強烈愿望。
像孟祥暉參與的志愿者團隊,在過去三年里已經在全國56所高校征集了95支隊伍,包括了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
志愿者們利用寒暑假時間,監測了上海、北京、天津、新疆、青海、甘肅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0多個村莊的飲用水水質情況,總共獲得了2952份有效的水樣檢測信息和87份詳細的水質調研報告。同時,他們還得到了413份入戶健康調研問卷,3499份中小學生飲水健康意識問卷,以及352份少數民族居民凈水需求問卷。
而這些活動,正是在MyH2O的指導和協助下完成的。志愿者團隊通過入戶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深入調研農戶的飲水現狀和習慣,向當地人了解人和水、人與自然的故事,并產出一份完整的社區水質報告以及凈水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在第三期高校水質監測項目中,正是其中一個志愿者團隊的調研結果,使得云南保山市4所小學與一家上海的凈水公司完成對接,獲得了13臺凈水設備,改善了近1000名師生在學校的飲用水條件。
連接農村與水資源提供方
建立MyH2O的想法,2014年誕生在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新課堂上。當時它的發起人、執行總監任曉媛還只是一名MIT的在校研究生,正在攻讀環境工程、科技政策雙碩士學位。她希望通過構建一個更加開放的水安全信息平臺,讓所有農村人都能喝上安全的水。
之所以對水資源問題格外關注,是源于任曉媛在研究生階段的實習經歷。幾乎每個假期,她都會前往印度,走恒河,問水葬,了解那里的工業污染,還去當地農村做調研,品嘗每家每戶的井。她曾經研究分析了印度龐大的衛生飲用水健康數據系統,可她遺憾地認識到,那些數據并沒有得到真正有價值的利用,而來自那個邊緣化人群的需求也從未被外界所聽到,因為他們缺乏發聲的途徑。
“這就導致,擁有飲水安全資源的企業組織機構對農村水資源的現狀以及改變的需求一無所知,也就不可能有優質的解決方案和資源流入農村。”
一直以來,我國國內農村的用水安全問題同樣長期得不到關注,任曉媛希望MyH2O能起到一個橋梁作用,獲取并傳達國內最真實的農村水質數據和故事,從而打破信息壁壘,對接可以有效解決問題的資源和方案。
2015年,MyH2O建立之初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社群。MyH2O水信息平臺是基于公眾參與為基礎的,任曉媛認為,它的核心是“在地人講在地事”。通過招募在地社群,進行水質監測、健康調研以及凈水需求探索等研究,提升團隊對當地水環境問題的認知,從而產生關注、幫助解決當地水環境問題的責任感,同時也更理解和認同MyH2O的價值理念和愿景,才能逐漸形成持續而穩定的工作團隊。
截至今年初,已有包含四川大學、蘭州大學等16個團隊加入了MyH2O水信息平臺社群,并與周邊農村地區建立穩定常規的監測網絡。
接下去,MyH2O需要做的是如何通過數據可視化,讓信息發揮出應有的價值。2017年MyH2O籌備搭建的“MyH2O水信息地圖平臺”已經在近日上線測試。
參與調研活動的團隊可以通過該平臺報名參與測水任務,上傳原始檢測數據、數據分析可視化成果和測水故事,并且追蹤團隊自己的行程與足跡。收集總結數據后,團隊可以上傳對社區整體的凈水評估報告。同時,資源方可以通過平臺了解這些農村水安全的詳細信息、凈水評估報告和建議。
任曉媛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前地圖平臺的功能還在進一步擴展和完善中。“希望未來地圖平臺的數據能夠更具有指向性,為潛在的資源提供方展現他們所關注的農村地區更多的環境以及人文信息,讓雙方的需求能夠最大程度地匹配。”
此外,她還提到,MyH2O也會通過在地社群向凈水第三方提供定制調研服務,其中包括水質與水環境數據收集、凈水服務對接等,從而輔助第三方了解農村需求并設計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將凈水方案落實到戶。
為每一個參與者“賦能”
任何一項外來者參與的社區項目,如果脫離了生活在社區的人,就變成了一種“掠奪”。因此,MyH2O看重的是一個信息交互、共享的過程。團隊首先要傾聽他們的故事,然后基于大家共同的理解,把他們真實的聲音展示給社會。同時提升當地人的環境意識,引導他們去共同發掘飲用水安全隱患,擁有為自己發聲的意愿。
任曉媛說,平臺目前還處于數據積累的階段,對于志愿者團隊的培訓主要集中在田野調研實踐培訓以及測水過程和工具培訓。但多個團隊在實踐過程中已經自發地意識到與社區產生連接,回饋社區的重要性。
比如,在每一期的農村水質調研活動中,除了飲用水質常規檢測和入戶調研,團隊會通過聯系當地的小學開展以水質為主題的環境教育課程活動。
目前,MyH2O正在開發一套圍繞小學生的接受和認知能力的與水相關的互動環境課程,通過9個模塊,包括整體的水環境到家庭污水和個人飲水習慣等,讓當地學生對家鄉的“水”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除了科學本身的培訓,MyH2O會更注重團隊整體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意識,以及綜合戰略思考方面的培訓發展,為每一個參與者“賦能”,幫助他們找到參與的價值。
3月25日,一位杰出校友向母校東南大學捐贈3000萬元人民幣設立“明德教育發展基金”,助力學校事業發展。捐贈儀式上,這位校友表示,東南大學是他夢想的起點,也是照亮他人生方向的明燈,畢業后他一直踐行著母......
近日,東大自動化學院迎來了一位杰出的青年學者。她的身份似乎有點“不一般”,從東大吳健雄學院走出的黃靈瑩,曾是2017年度最具影響力畢業生。歷盡千帆回歸母校,現成為東大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今天,讓......
美國密歇根州的貝克學院(BakerCollege)是一所有百年歷史的高校。近日,這所百年私立大學被美國教育部處以250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高校長期以來在學校宣傳方面存在“嚴重虛假陳述”。幾年來,貝克......
項目概況東南大學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組織成像質譜流式系統采購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本項目僅接受在線獲取招標文件。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5年01月14日14點0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家里不用購買電視機,車里不用安裝導航,出國不用帶詞典和翻譯筆。趕早八的你,不用帶手機,不用帶耳機,不用帶車鑰匙……你離這樣的極簡生活只差一副名叫“云雀”的眼鏡。近日,由東南大學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偏振體......
東南大學籌建藥學院的消息又有新進展。據東南大學新聞網消息,9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黃如會見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蒙納士大學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抗菌系統藥理實驗室主任李健。東南大學黨委常......
“8年前,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高高躥起的火箭把神舟十一號飛船送入太空時,感到非常神奇。從那時起,我就希望長大后能有機會參與航空航天方面的工作。”24日,剛剛踏入東南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洪邦堯,向科技日報記者......
“8年前,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高高躥起的火箭把神舟十一號飛船送入太空時,感到非常神奇。從那時起,我就希望長大后能有機會參與航空航天方面的工作。”24日,剛剛踏入東南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洪邦堯,向科技日報記者......
又有青年學者回國工作。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官網近期更新教師信息顯示,電氣與人工智能領域青年學者張翔昱已于今年7月回國加盟東南大學,擔任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公開資料顯示,張翔......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聯合國內多所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國際重癥頂級期刊《IntensiveCareMedicine》發布,該研究為清醒俯臥位時長提供循證依據。這也是東南大學重癥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