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5-10 09:02 原文鏈接: PPTD2018會議科普:抗體標準化

    ——胡志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單抗是目前最成功的一類生物制品,最近20年發展迅猛,目前已有超過300種單抗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批準上市的單抗數量超過50種,到2020年銷售額有望超過1250億美元。治療性單克隆抗體制品被廣泛批準應用于腫瘤、自身免疫、器官移植和感染性疾病等多個適應癥的治療中,療效顯著、利潤豐厚,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單抗的開發和生產中來。另一方面,隨著一大批療效明確的單抗藥物ZL即將到期,許多醫藥企業通過生物仿制藥的方式加入到單抗制品的開發行列中。

      由于治療性單克隆抗體制品本身結構和生產工藝的復雜性(比如:對單抗分子化學結構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間的關系缺乏深入了解),使得單抗類制品質量分析和控制的難度較大。大量治療性單克隆抗體制品的研發和上市,又催生了單抗成藥性分析和工藝優化評價的巨大需求。從國際上看,大批新方法、新標準的出現和應用大大促進了單抗質量控制技術的發展。大型藥企基本都有完備的質量分析平臺。美歐在單抗質量分析方面的研究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美國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合作,已經研制、發布了一種IgG標準物質,針對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單抗質量分析標準化研究。而對于國內藥企來說,一方面需要直面領先國家的貿易、技術壁壘,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實現新研和仿制的單抗類藥品的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另一方面又缺乏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建立、維持足夠強大的質量分析團隊,這個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內藥企的發展壯大。目前國內藥企很多時候主要靠CRO公司的服務滿足申報階段的需要,影響了研發效率。如果有更多的政府和市場機構幫助提升自主產權單抗藥物的數量、質量以及相關技術能力,使之與國際水平接軌,將有利于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升國家競爭力。

      舉例來說,單抗類制品的檢驗需求主要存在于新品種注冊和生產工藝放大、轉移和變更中,體現為成藥性分析和工藝效果的評價。比如:生產工藝的變更可能會改變產品的序列、結構、內在均一性和各種結構所占的比例等,最終對產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產生影響。計量學是研究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目標是保證全球范圍內的質量檢測活動單位統一、量值準確,通俗地說就是不能測的想辦法測、能測的要保證結果準確、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完善國際國內貿易中質量檢測結果的等效互認體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是中國的國家計量院,保存著我國的計量基準和最高測量能力,相當于美國的NIST。NIST與企業和FDA合作,在單抗類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相關測量技術的研究及標準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咱們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也有能力、有義務在國內發揮相應的作用。我們關注單抗類藥品質量分析技術標準化研究,希望能建立相應的模型與平臺,找到并針對一些關鍵指標,在單抗類藥品質量分析中建立量值溯源性。通過研制高準確度測量裝置、方法和可溯源的標準物質,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度,建立科學、精確的表征、評價體系,以支撐單抗類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和質量提升,服務產業發展。

      PPTD會議簡介:

      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征技術對該領域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我國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研發生產等相關技術交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際計量局(BIPM)、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聯合主辦了2016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6)”。國際計量局、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IFCC)等國際組織,及多國計量院和世界著名生物醫藥企業的30余名代表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約450名國內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以計量技術為橋梁,對前沿研究、藥物研發、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及標準化等研究熱點展開了交流。本次研討會促進了生命科學計量新領域的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國、各組織在化學生物計量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蛋白和肽類藥物前沿研究與工程化轉化的橋梁與紐帶;同時為研發、質控、科技創新以及產業化等全鏈條合作奠定了基礎,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贊譽。

    點擊了解PPTD 2018會議詳情

    查看已確認報告人及報告題目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藥物載體高效遞釋的物理藥劑學新機制

    5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甘勇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施興華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urvature-mediatedRapidExtravasat......

    “特洛伊木馬”有望帶來靶向減肥藥

    據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丹麥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減肥藥,將GLP-1與針對大腦中NMDA受體的分子相結合。就像是暗藏殺手的“特洛伊木馬”,與相應分子結合的GLP-1能夠專門針對食欲控制......

    AI平臺合成出32種潛在多靶點藥物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來模擬藥物發現早期階段耗時的化學過程,其可以顯著簡化研發流程,同時也為前所未有的治療找到新途徑。科學家借助這一工具,已合成出32種治療癌癥的新候選藥......

    “阿爾法折疊3”來了,極大提升對蛋白質—分子結構的預測能力

    阿爾法折疊3通過準確預測蛋白質、DNA的結構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改變對生物世界和藥物發現的理解。圖片來源:深度思維/IsomorphicLabs《自然》8日報道了結構生物學最新進展——阿爾法折疊3的......

    熱分析在制藥行業的應用—Part1

    作為制藥公司研發或質檢人員的您,是否面臨以下困擾:您是否想獲得樣品的多晶型轉變信息?您是否需要測定藥物的純度或者熔融行為?您想知道水分是如何改變您最終產品的性能嗎?您需要測定您的化合物的分解行為嗎?如......

    新研究表明分子內鹵鍵影響蛋白質結構穩定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朱維良/徐志建團隊基于數據庫統計分析,并結合量子化學計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對蛋白/多肽中的鹵鍵進行了研究,發現在蛋白多肽相互作用界面的鹵鍵可以增強它們的結合親和力,蛋......

    關注藥物溶液與藥品顏色管理參與有獎問卷

    對于醫藥行業來說,顏色開發與控制是生產過程的關鍵。不論是片劑、口服溶液還是膠囊、包衣等,準確及統一的顏色不僅關乎著審美,還關乎著安全。您是否還在用眼睛去目視溶液的顏色?人眼無法量化,對觀察者的顏色經驗......

    研究發現一種使碳原子結合的簡單廉價方法

    許多藥物中的活性成分被稱為小分子:比水大,比抗體小得多,主要由碳組成。然而,如果這些分子需要季碳(指與四個碳原子直接相連的碳原子),那就很難制造了。但現在,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潛在的......

    藥物+手術可化解帕金森病的定身術

    “開了!”隨著一句響亮的發聲,坐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以下簡稱南方醫院)神經外科遠程程控室椅子上形同雕塑的劉先生(化名)突然興奮地站了起來,他激動地說身體像解封了一樣,并不停地在房間里走來走去。這是......

    2024年全國藥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4月2日,2024年全國藥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主要任務是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要求,總結2023年藥政工作情況,安排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