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居民醫療健康需求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構建并完善醫藥衛生的四大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結合健康中國戰略規劃和部署,滿足百姓對多樣化醫療服務的健康需求,補足健康服務業短板,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縱深推進,加快實現從醫療改革到健康改革的轉變。
2018年5月12日,第十四屆“中國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盛大召開。本次峰會以“深化醫改,健康中國”為主題,對四大主題進行深度探討:1)醫療改革的成果與趨勢;2)醫保體系的頂層設計的創新與實踐;3)醫院改革的固有體制的突破與推進;4)醫藥改革的可及性提升與價值創新。本次峰會匯聚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學術界領袖和專家,共商醫改各項制度持續創新模式,以及如何實現政府、醫院、藥企三方攜手破除醫改中知易行難的實踐壁壘。
將健康融入政策,回歸百姓真正訴求
我們處在一個創新驅動的時代,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等技術的迭代進化,給醫療和健康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李銘俊致辭中表示,2018是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的一年。醫改政策的整體性和前瞻性都有所增強,政策體系更加完備,“制度精細化、試點擴大化、管理數據化”趨勢更加明顯。那么,如何將制度創新更加有效的來落實,真正做到惠及人民,是醫改的重中之重。
傳統涉及醫保體系、醫療服務、藥品生產流通等領域的改革措施已清晰可見,醫改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凸顯,“制度精細化、試點擴大化、管理數據化”趨勢明顯。來自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鄔驚雷主任說道,新一輪醫改從2009年3月到現在已經歷時九年,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明確改革目標和策略,突出公立性,把基本醫療服務或者說制度作為公共品向全民提供。上海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可持續”的理念,穩步推進上海醫改的歷程,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精細了醫保管理,完善醫療服務。另外,在信息化對醫療服務的評價、監管和考核方面的應用,以期在規范醫療行為、推進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方面作了積極探索。
上海在全國31個省市里面建立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這是在2017年試行,2018年全面推廣。上海積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允許個人賬戶余額購買指定的商業住院保險,從而產生連續放大的效應。在基藥制度中,上海市在國家520種基礎上變成844種,另外根據社區居民疾病狀況可另外增加20到30種,而且這個增加的采購額度允許不超過總采購額度的15%。在醫療服務上,完成4+3+1,建立4家醫院,提升三家醫生,遷建一家醫院。除了醫療服務以外,上海的公共服務比較有特色,第一我們老年肺炎疫苗免費接種,這在全國是首創的,這樣對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減少,大大降低社會總費用支出。鄔驚雷主任如是說。
上海醫療聯合體兩大類,一個是專科為主,一個是區域為主。崇明區為首要試點區域,強調以健康為目標的,以醫保支付總額為抓手的改革,通過醫聯體內部分配,看總體健康指標如何,決定醫保獎勵額度。上海的兒科醫聯體,東西南北中五個兒科強勢單位,通過分片區向下延伸,這種形式的服務獲得了老百姓的滿意。未來,應該繼續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切實轉變服務模式和服務重點,從治療為中心轉向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為中心,強化疾病預防,公共衛生服務。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們的健康,提升健康水平,改善健康公平。
醫保頂層設計帶來的醫改創新
從近期我國醫改政策趨勢上看,醫療保險方面的改革日益成為撬動三醫聯動、推進分級診療的發力點。我國醫療保險體制帶有城鄉二元性、管辦合一等特點,成為進一步深化醫改的障礙。
來自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副司長顏清輝副先生表示,醫保在推動深化醫改中具有杠桿的重要作用,但也應該清晰的認識到醫保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新時代的醫保體系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具有長期的趨勢性。在醫療保險改革之前,我們面臨的問題具有時限性,改革時期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流動人口醫保問題以及破產的居民參加醫保問題等等,但現在在全民醫保的大背景下,我們面臨的是長期趨勢性的問題,需要考慮醫保整個的籌資能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問題,都是一些長期趨勢性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做頂層設計的時候要有更長遠的思考。
第二個特點是外部協同性。醫保發展到現在它面臨的是它的鏈條是比較長的,既涉及到提供服務的醫療機構,也涉及到藥店,還涉及到醫藥生產企業,包括零售流通領域環節,所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因此我們要強調三醫聯動,需要較強的外部的協同性。
第三個特點是醫保發展到現在利益復雜性遠超過建立之初。建立之初我們調節的利益是參保人員保障的問題,當時是公眾利益,主要是解決怎么保障參保在待遇水平上,但是現在面臨的情況很復雜,有很多利益群體,面對利益博弈也很多。
第四個特點是整體的系統性,醫保產生之初總體上是從無到有,所以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間,我們的統籌層次講是一市則市,一縣則縣。我們城鎮醫保的統籌層次基本上到地市一級,有些新農合到縣一級,等省一級比較少,這樣就愛分散性的問題,所有的政策和資源都是相對分散的,很難形成合力。
第五個特點為機制性作用。原來的醫保更多是行政推動,在事業發展上行政推動,在政策操作上行政主導,包括在一些醫療服務范圍的界定上面也主要體現在行政主導,體現在指令性的計劃,指令性的方式。但是現在我們在想它應該要有一個轉變,因為涉及到是多個利益主體不同的利益,需要利益主體共同協商。
在完善醫保體系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加大困難人群救助力量,實現救助來兜底,對于參保人員或者社會公眾更高的醫療服務需求來說,要鼓勵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能夠用商業健康保險來覆蓋社會公眾更高的醫療服務的需求,這樣也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定位基本醫療保險,完善基本醫療保險,發揮醫療保險保基本的作用。
新的醫保管理體制的改革將推動整個醫保的深化,也將推動整個醫改的深化,相信在新的國家醫保局正式組建成立以后會建立一個很強大高質量的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的全民醫保體系。
固有體制的突破,推進醫院改革
公立醫院改革始終是醫改的重頭戲。盡管總體框架已經十分完備,但仍需要“擴大改革試點”“理順公立醫院與政府之間的補償機制”“完善公立醫院內部的管理體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控制醫療費用增長,提高服務質量”等四個方面仍需加強。
公立醫院的核心問題就是八十年代周期以來簡單套用企業的做法,導致利益目標沖突,沖突放大,解決問題的出路就是明確政府和公立醫院各自的權益義務和責任。與會專家表示,籌資和薪酬制度的改革,徹底把行為扭轉國立,把積極性調動起來,解決好服務系統和老百姓之間,就目前事實上存在的利益沖突問題,應當是通過籌資和激勵機制改革,讓我們醫療機構從醫務人員,讓他們能夠更積極的投身于疾病管理、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而且能夠通過這些服務,通過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好處。換句話說,要為健康結果付費,而不是讓他們通過服務去掙錢,這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還原藥物研發的原動力,推進價值創新
藥品行業的技術創新需要長期積累和巨額資金,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近年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出臺的一系列有關新藥研發和提高仿制藥質量的政策措施,正在對我國藥品領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滿足臨床沒有被滿足的需求,這是我們藥物研發的原動力,也是我們藥物評價它的價值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
來自上海市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凱先生帶領大家回顧了我國生物醫藥發展的態勢。陳凱先院士表示,我們國家醫藥企業數量多,數量比較多,但是總體來講產業集中度比較低,企業小而分散,實力不強,創新能力比較薄弱。根據我們國家要監部門體的數據2001年到2016年,大的國家批準上市了433種新藥,2001年到2016年433種新藥,在中國上市的有113種,可能三分之一都不到。十年中間在我們上市的29個典型的新藥,都比國外平均要晚五年到七年,說明我們整體的可及性還是比較差。
關于藥品的價值創新,可以說是中國藥物的研究和醫藥產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滿足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怎么通過我們的醫藥產業和藥物的研發滿足它,比如說包括重大疑難疾病,腫瘤等等很多疾病,還有罕見病和孤兒藥,過去是企業和研發單位都不太重視,罕見病和孤兒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同時,需要強化科技創新,怎么使我們國家在現有創新能力取得進展的情況下再進一步。瞄準基礎研究的突破,顛覆性高新技術的應用。并且建立激勵新藥創制的管理機制,提高仿制藥的質量,提高審批速度和質量,進一步規范臨床的實驗。這些都進一步推動藥物價值創新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在我國居民醫療健康需求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構建并完善醫藥衛生的四大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
對于中國大部分家庭來說,家庭醫生服務還是一個陌生概念。6月6日,國務院醫改辦、衛計委等七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意見提出,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
3月19日,由華中科技大學方鵬騫教授編撰的《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5——中國公立醫院改革與發展專題》在武漢發布。報告歷數了目前我國公立醫院運行中的幾大罪狀,其中包括:法人治理結構不清晰、機制不......
隨著新醫改的逐步實施,醫藥行業面臨著一次空前的大變革,重組、洗牌;技術更新、微利時代,醫改未知的愿景令眾多中小藥企對市場倍感壓力,如何―“過冬”成為這些藥企必須面對的課題。許多中小藥企由于缺乏自身優勢......
6月11日晚,哈藥集團制藥總廠相關負責人專程赴京,就哈藥“超標排放事件”正式向公眾道歉。致歉信中說,“盡管環保治理的某些技術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有些甚至是世界性難題,我們沒有任何推脫和搪塞的理由……項目......
接受采訪相互交流三月的北京,料峭春寒尚未離去,來自醫藥行業的“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民生、參政議政的熱情,卻讓中國醫藥報集體采訪“兩會”代表委員活動的現場暖意融融。3月9日,北京麗思卡爾頓酒店。醫藥界“......
聚焦新醫改為民眾醫療健康服務――醫療儀器設備應用與發展技術研討會在長沙成功舉辦為進一步深化醫療改革,國家于2009年正式公布并開始實施新醫改方案,明確醫改五項重點工作。在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改革......
新一輪醫改自政策出臺至今已過去近一年半的時間,其行進過程中困難頗多,取得的成效也不可否定。這項事關民生的“大動作”牽一發而動全身,包括政策決策者、執行者及所有利益相關者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其最新的進展。......
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藥價虛高。這與房價虛高有相似之處。近期一些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突擊漲價,例如一家公司生產的治療腫瘤的藥“欖香烯口服乳”之前僅為每支93.5元,進入國家新醫保目錄后,價......
VIP病房前身多為干部病房。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有入住干部病房的需求,醫院便取消了身份識別,為其提供特需服務,收入可觀。圖為烏魯木齊市一家三甲醫院,一位護士在打掃VIP病房內的衛生。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