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采訪團探訪深圳人工智能科技節參展項目。
■本報記者 姜天海 丁寧寧
走在路上,互動馬路會幻影變色,提示周圍的行人與車輛;一坐下,長椅背后內墻上的可延展材料會自動產生流動性變化,為你遮蔽陽光;渴了,小狗外賣機器人會為你送上夏日冷飲;餓了,無人便利店、智慧廚房等你挑選來自世界各國的美食;乏了,智慧浴室會善解人意地為你放一缸泡泡浴……
這不是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也不是《西部世界》的科幻未來,而是今年7月即將在深圳舉辦的“深圳人工智能科技節”,以真實場景展示“黑科技”將如何改變十年后的你我。
以彼之眼,洞見未來
乘上無人駕駛車駛向檢票口,人臉識別閘機“刷臉”入場,就來到全球首個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未來科技嘉年華。
智能路引會指引你走向人流較少的最新節目區;你可以爬上載人雙足機器人,體驗鋼鐵俠;操縱搖桿,來一場迷你機器人足球賽;挑戰AR攀巖,像微信彈球游戲一樣,在最短時間攀爬擊中互動投影點位;戴上飛行眼鏡,感受奇妙而刺激的無人機競速;也可以在一鍵之內,體驗來自全球頂尖的智慧家居、智慧校園、智慧社區技術。
“我們要打造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國民科技節,科技節斥巨資聘請的新加坡設計團隊將打造史上顏值頗高的黑科技節。屆時,觀眾不僅可以體驗極具美感的未來科技場景,也可以跟現場所有的黑科技產品互動,激發觀眾對未來生活的想象。”深圳零一科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陳江山介紹。
據了解,該科技節不采用傳統的產品單列展,而是將黑科技產品與創意以主題或故事線的形式融入到各個應用場景中,利用國際前沿技術打造無人的智能場景,如無人便利店、無人駕駛、無人診所、無人教室、無人辦公等,為觀眾描繪出未來十年后“科技改變生活”的智能場景。
“當你置身于這樣一個環境時,不必有任何動作,就可以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智能科技在圍著你、為你忙碌,極大地解放了人類的勞動力。通過探索、感知、釋放、覺醒一整套路徑參觀體驗下來,你對科技的興趣自然被激發出來了。”陳江山說。
為未來技術的轉化落地提供平臺
對于一部分顛覆性未來技術而言,它們或因超出當前時代的欣賞范圍,或因遠離應用場景尚處于創意的“襁褓期”,或因研發投入過大缺少資源支持,尚不能成功轉化落地。
“很多黑科技當前由于多方面原因,仍處于‘沉睡期’,面臨的最大瓶頸是無法成功商業化。科技節舉辦的初心就是希望能為這些黑科技保駕護航,幫助探索美好生活的未來技術更快、更好地落地。”陳江山表示。
此次深圳人工智能科技節邀請到很多尚處于實驗室階段,還未進行產業化的科技創新項目,同時也邀請到多家來自國內外的黑科技初創企業參展,屆時,全球前沿的裸眼3D懸浮顯示系統、腦機產品、肌電控制設備等將會在科技節首發。
據主辦方介紹,3萬平方米的展區將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應用與安全、虛擬現實等多個前沿領域,在未來智慧人居體驗、居住生活場景創新、社區智能服務等方面作出大膽探索,致力于打造展會、電商和媒體無縫融合的創新科技生態基地,以有質感的“黑科技”為入口,推進最新科技成果轉化。
“創新中國論壇”聚焦人工智能未來之路
本屆科技節開幕式上,還將推出第九屆創新中國論壇。論壇將聚焦人工智能國家戰略,以中國“智”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人工智能產業領軍人物,共同探討中國人工智能未來發展之路。人工智能各領域的獨角獸企業CEO或聯合創始人也將出席未來領袖峰會,針對人工智能的不同應用場景探索未來機遇。
據了解,本屆科技節由創新中國智庫、深圳市科協主辦,深圳零一科技網絡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為指導單位,中科創客學院和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為支持單位;《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為戰略支持媒體。
目前,深圳人工智能科技節已邀請到國內外100多家前沿科技企業的參與,為科技節提供人工智能各細分領域的顛覆性未來技術產品,如無人機企業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生命數字化全套設備的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世界首款AR現實增強3D創意繪畫工具“行空筆”的馬頓科技公司、機器人企業狗尾草智能科技公司、專注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Roadstar.ai等。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標準委聯合印發《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該指南在2021版的基礎上,優化了標準體系框架和標準布局,進一步聚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應用,在智能裝......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申報2025~2026年度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專項的通知粵科函資字〔2025〕693號省直有關部門,各地級以上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
關于發布2025年上海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礎研究專項指南(第一批)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更好發揮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科技創新平臺作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
在未來,人工智能輔助的診斷工具或許能夠分析你的健康狀況,并根據你的生物學特征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措施——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檢測出極低濃度的生物標志物。想象這樣一個世界:只需一滴血、一次指尖......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教育體系及其學科布局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在本專欄2024年10月15日刊發的《哈佛大學人文學科正經歷“關停并轉”》一文中,我專門討論了為何在哈佛大學這樣的美國頂尖......
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如潮水般侵入高校的各個角落,深刻改變了教學與科研的生態圖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從課堂上的互動答疑,到學術研究中的資料整理與創意激發,各種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逐漸成為高校師生學習與......
當前,全球數字經濟已邁入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數治時代。平臺生態系統作為資源整合與價值共創的核心載體,正從消費端的流量競爭轉向產業端的數智賦能。然而,平臺經濟的快速擴張也暴露出一系列治理難題:數據壟......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關于支持信息軟件企業加強人工智能應用服務能力行動方案(2025年)》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現將《北京市關于支持信息軟件企業加強人工智能應用服務能力行動方案(2025年)》印......
2025年7月23-26日,陶術特邀 復旦大學藥學院人工智能藥物設計團隊 授課的第四期藥物設計培訓班將在上海麗昂豪生大酒店正式開班!培訓班師資隊伍內容強大,三位老師均為藥物分子設計......
日前,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2025年技術與創新報告——以包容性人工智能促進發展》,報告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狀及其對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呼吁各國要更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