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5-30 17:18 原文鏈接: 快速基因組進化法促進酵母工業生物技術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SIAT)戴俊彪課題組與曼切斯特生物技術研究所的Patrick Cai教授合作開發了一種“快速、高效和通用”的酵母分子水平轉化方法,這種方法被命名為“合成染色體重排和LoxP介導的進化修飾(Synthetic Chromosome Rearrangement and Modification by LoxP-mediated Evolution,SCRaMbLE)”。


      該系統允許科研人員對基因組“洗牌”,根據需要重新組合(包括自然界中從未發現的新基因組組合),定制新酵母菌株。

      “本質上,這是快進工程改造周期。通常需要幾年才能優化的工程酵母菌,現在用SCRaMbLE花三兩天就能完成,”Cai教授說。

      SCRaMbLE系統不僅可以將整合途徑引入合成酵母基因組中,而且能讓酵母本身在應激條件下進化成更好的宿主。這對先進藥物生產等工業生物技術應用特別有吸引力,尤其是DNA研究和瘧疾、肺結核等新藥大規模生產都有巨大影響。

      “工業生物技術最令人興奮的發展之一是合成生物學與代謝工程的協同作用,這些新科技讓我們以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式生產能源、新型藥物和高價值的化學品、營養補充劑、抗腫瘤分子和抗生素,”Cai教授說。“我們希望,我們的技術能加速這些重要產品的生物制造進程。”

    相關文章

    英國生物銀行在GWAS中發現了與人類特征的新關聯

    根據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的一對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一套新的分析工具使系統地搜索拷貝數變異與復雜的人類特征或條件之間的聯系成為可能。“我們提出了一個強大的CNV到表型發現過程,該過程......

    基因檢測并非萬能,5000人測試10.9%漏檢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對疑似患有心肌病或心律失常的患者進行更全面的基因檢測會導致額外的診斷,而這些診斷可能會因疾病特異性檢測而被遺漏。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通過更廣泛的測試提高診斷率的可能性與收到不確定......

    這兩所大學合力揭示了遺傳風險基因調控COVID19的新機制

    COVID-19是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根WHO統計全球累計報告逾5.74億名次確診病例,已經造成超過639.5萬名患者死亡。SARS-CoV-2進入機體后,通過Spike蛋......

    北京基因組所解釋了細胞在熱刺激反應中染色質構象改變

    熱刺激是細胞經常面對的環境刺激,熱刺激反應是所有細胞普遍具有的刺激反應機制。熱刺激誘導的廣泛的轉錄調控是熱刺激反應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科學家從表觀遺傳學的各層面對其機制開展了研究。當前,針對染色質......

    科學家最新發現“葫蘆素”竟是這樣護瓜

    在植物與環境的互相作用中,有一大類多達20000余種的化合物發揮著重要作用——植物三萜化合物,它們同時也是藥物、保健品和化妝品的重要來源。闡明植物三萜化合物合成、調控及運輸機理,不僅將為作物品質與抗性......

    《自然》:人類是先喝上奶還是先擁有乳糖酶?

    人類是先喝上奶還是先擁有能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指出,歐洲史前人群可能在演化出能消化乳糖的基因的幾千年前,就開始飲用來自家養動物的奶了。這項研究結果為人類飲奶......

    DNA重組廣泛存在人類基因組中并與發育和疾病有關

    科技日報北京7月26日電(記者張夢然)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綜合醫學科學中心科學家主導的國際合作研究發現,在人類每個細胞的基因組中,重復數百萬次的特定基因組序列重組普遍存在于正常細胞和疾病狀態的細胞中。確定......

    中科院杜茁團隊發現胚胎發育具有“糾錯潛能”

    生命發育往往并非一帆風順。很多胚胎在不同發育階段都會出現各個種類、不同程度的細胞行為異常,但這并不會影響胚胎的最終存活。其背后原因是什么呢?利用單細胞高精度實時追蹤技術對秀麗線蟲胚胎細胞進行追蹤研究,......

    我國科學家發現水稻高產基因

    記者22日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周文彬研究員團隊在水稻中研究發現了水稻高產基因OsDREB1C。北京時間7月22日凌晨,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雜志以研究......

    “多面手”明星基因,同步實現高產早熟

    從綠色革命改良作物株型,到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糧食單產增長了一倍多。然而,此前研究表明,全球約24~39%的玉米、水稻、小麥以及大豆種植區域單產處于停滯不前甚至下降的態勢。7月22日,《科學》在線發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