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集團董事長汪建。圖/視覺中國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再次成為媒體焦點。5月28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出席論壇時稱,他們公司要求員工要活到100歲,針對這項要求,汪建規定了“三大紀律”,即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不允許腫瘤晚于醫院發現、不允許放支架(心臟搭橋)。此前,他還因反對打宮頸癌疫苗受到不少醫學從業者質疑。
在華大基因內部,員工們喜歡叫64歲的董事長汪建為“汪老師”。汪老師提出的目標是活到120歲,在和許知遠對話的視頻節目中,他坦言已經早早地給自己做好了墓碑,上面寫著“1954-2074 精彩人生”。汪建從不掩飾自己對“永生”的渴望,對他來說活到120歲只是小目標,他多次表示,基因技術最終能夠讓人類實現永生。華大基因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內部說法是要活到120歲。汪老師在公開場合要求員工活到100歲,“算是說的比較克制了。”
外界對汪建的評價趨向兩級:有人信奉汪建的永生夢想,也有人認為汪建是一位不斷創造熱點的營銷大師。
封電梯的科技公司有位基因狂人
在位于深圳市鹽田區北山道的華大基因總部辦公樓,電梯門口被拉上了紅色的“警戒線”,電梯上寫著大大的“健康”:拾級而上,身體更棒。在每一層樓梯都貼有卡路里提示線,告訴你爬一層樓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樓梯間也到處貼著“邁開腿,欣賞美”的標語。
封電梯僅僅是各種奇怪規定的其中一項,汪建給華大基因員工立下的規定還有:公司大堂電梯口設有電子體重秤,胖子要接受罰款,戒煙的人會得到獎勵。
對于華大基因不讓員工坐電梯,一位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其實習慣了就好,華大基因的樓層都不是特別高,多運動運動挺好。”
5月28日,汪建參加一個論壇時表示,“(我們)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就是我們(企業)7000人所有人的恥辱。說明我們在忽悠社會,盯著別人的錢包,而不是真正從科學出發。我們1400多個孩子出生,沒有一個有已知的重癥出生缺陷。”
在華大基因內部人看來,帶有科學家底色的汪建,性格豪放耿直、擅長用極具感染力和想象力的語言,消解基因科學的神秘性以及勾勒出行業的遠大前景。他多次表示,基因技術最終能夠讓人類實現永生。
“未來5-10年,我們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在2017年底舉行的深商大會上,汪建表示,未來人造生命的進展可能比人工智能還快,并不是開玩笑。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汪建所說的事,理論來說,技術都沒有問題,但是總愛夸大事實。
一位曾經在華大基因工作四年的“前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聽汪老師講話是很振奮人心的,包括其他高管,都具有博聞廣獵的特質,但有時覺得作為領頭人,如果要做科普,還是集中到基因上,并重視科學性,關于基因的有些言論,聽著聽著就開始玄了,分不清是民科還是大科學家。”
“比起肉體痛苦,精神痛苦不值一提”
汪建1954年生于湖南。他14歲下鄉插隊,上世紀90年代去美國留學,學西醫,習中醫。當過研究員,做過院長,半生做科研,半生投身產業。
不管汪建走到哪個階段,青年生活帶來的貧困陰影似乎一直沒有離開過他,并成為他奮斗的原動力之一。成年后他在醫學路上的經歷則帶給他一個堅定的方法論:任何問題都可以用科學解決。
汪建1999年為創建華大基因,追尋著“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夢想。倡導“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
在2017年11月,汪建在《十三邀》對話許知遠時,他說,地球上所有的困境都可以用技術解決。人們無法控制認知,只是因為缺乏測量認知的工具,但這一天總會到來。他經歷過饑荒年代,在他眼中,比起肉體痛苦,精神痛苦不值一提。他說,活著,健康幸福地活著,才是硬道理。
汪建在采訪中說,世界一定是為活得長的人準備的,只有活得夠長才能看得到結論。
華大基因一位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生物領域是目前最大的瓶頸是提高人們對基因技術的接受度,作為行業領袖之一,是要為此努力的,行業內每個人都需要努力的,總要有人站出來描述一個領域的藍圖。而汪老師之于行業和華大基因,就是這樣一個繪制藍圖的人。
但是,也有人認為,太過理想主義的汪建,可能既是華大基因的靈魂,也可能是華大基因最大的風險。
屢放“金句”被指缺乏科學邏輯
汪建每次公開演講,口出“金句”總會引發熱議。
在公司內部,汪建規定了“三大紀律”,即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不允許腫瘤晚于醫院發現、不允許放支架(心臟搭橋)。其中第三條“不允許心臟搭橋”,引發不少醫學從業者的質疑。
“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和腫瘤不允許晚于醫院發現,從華大基因的業務來看,都還可以理解,但是第三條不允許心臟搭橋,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發病率比較高,實際上,冠心病在我國人群中的比例已經非常高,城市居民中每1000人有16人患病,而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上升,再好預防也無法百分百避免。”一位心腦血管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
專家認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是極其復雜的,除了我們常說的吸煙、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可控的致病因素。還有性別、年齡、遺傳背景、精神壓力等不可控的因素。心血管疾病,再好的預防其實也無法百分之百避免。
汪建此前也曾發出類似“神論”并引發社會爭議。他因反對女性注射HPV(宮頸癌預防)疫苗被方舟子怒懟。他說“接種疫苗一次價格在4000元左右,隔五年需要重新注射。如果換成基因檢測,則只需要每3年花50塊錢做一次。”
這一言論獲得如“丁香醫生”等醫學內容自媒體的抨擊,醫學自媒體“丁香醫生”就直接回懟:有了檢測就不打疫苗,這是邏輯有問題。宮頸癌疫苗的意義尤其不一般,因為宮頸癌是唯一一個病因明確的癌癥,99%的宮頸癌是HPV感染導致的。不打HPV疫苗的理由很多,比如對疫苗副作用的恐慌、錯過最佳年齡,但拿基因檢測就取代疫苗的說法來反對,就有點過了。
公司股價下跌,個人財富增3倍
在汪建“金句”的刺激下,華大基因媒體關注度大增。2017年7月14日,華大基因上市后市值飆升,不到4個月市值就翻了13倍,突破千億,被市場評價為“夢想股”。
不過2017年11月,華大基因因涉嫌IPO披露業績造假等股價一路下跌。截至2018年5月30日的半年內,華大基因股價從257元跌至137.13元,也讓不少持股者跌到“懷疑人生。”
相較大幅縮水的股價而言,在過去的短短一年中,汪建的個人財富漲了3倍。雖然他屢次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與幾百億無關”,但在今年5月剛剛發布的“2018新財富500富人榜”中,汪建以301.1億元財富,排名第69位。而一年前的這個榜單中,他以99億美元位列278位。
天眼查顯示,汪建目前在2家企業擔任法人,集中在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他先后投資的4家企業,也主要集中的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其中最大一筆投資金額8530萬,即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大股東,汪建的出資比例為85.3%。此外,他還在49家技術服務企業擔任高管,在其中37家擔任董事、董事長或是負責人。
汪建對于華大基因而言,既是精神領袖,又是決策者。他給自己和投資人的定位分別是“總指揮”和戰友,在他看來自己對投資人并不強勢,他只是有自己所堅持的發展道路:“投資人是我的戰友,我是總指揮,我會恨我的戰友和兄弟嗎?不可能,但是他們如果不聽話,我就打屁股。”
據媒體報道,汪建的“強勢”和極具鮮明特色的個性,被部分投資人視為華大基因潛在的風險:無論投資人怎么說,他都有自己的想法,性格勁爆時還會拍桌子咆哮。有投資人在接受采訪時說,華大最大的風險就是老汪,我們怕他出昏招。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華大基因做的事,一半公益,一半事業,但往往無法界定二者的界限。如果做成了當然很牛,做不成的話,也可能淪為江湖騙子。”
沙特利雅得3月12日,沙特國家醫療集采公司(NUPCO)正式公布公立醫院三年期外送檢測服務集中采購項目中標結果。華大基因沙特合資公司Genalive憑借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與本地化服務能力,中標9.5億......
3月1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月28日接受了多家機構投資者的特定對象調研。在調研中,華大基因透露,AI大模型未來將考慮與醫院端合作并催生多元化的產品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在產品形......
#華大基因:AI大模型開啟醫療創新與商業拓展新征程3月1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揭示了其在AI大模型領域的最新動態與未來規劃,引發市場關注。在2月28日的特定對象調研中,華大基因透露了A......
近日,在第二十六屆高交會舉行期間,華大基因攜多項創新成果亮相,全面展示其在精準醫學領域的智能化服務及前沿技術。基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事關每個個體的命運,也事關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面對2030年健康中國......
人工智能(AI)技術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已廣泛滲透至多個領域。在生命健康層面,AI憑借其獨特優勢在推動基因組醫學的創新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罕見遺傳疾病診斷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然而,利用基因測......
“就像研究天文學需要望遠鏡,研究生物學需要顯微鏡,研究基因需要用到基因測序儀。”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11月,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鏈......
近日,某公司醫藥代表晏某故意篡改兩參保人的基因檢測結果,報銷甲磺酸奧西替尼藥物騙保10萬余元,被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案情回顧2020年至2021年期間,醫藥銷售代表晏某先后故意篡改參保......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醫療服務體系正朝著流程更高效、信息更準確、服務更便捷的方向發展。信息化工具則成為了當下各級醫療機構實現更高效優質服務的重要渠道之一。為承載醫院日益增長的信息分析需求,華......
在浙江寧波,一家庭父子三人接連查出腸癌,其接診醫生團隊通過分析他們的家族史和基因檢測結果,最終確認致病原因為林奇綜合征,即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醫生解釋稱,大多數林奇綜合征患者是從父母遺傳而來的,......
2024年10月8日,無錫桐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樹基因)正式完成過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無錫市梁溪科創產業投資基金(博華資本管理)領投,江蘇建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跟投,總額過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