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樹 圖片來源:Olivier Vandeginste/Science Source
當談到獲取最重要的營養素時,有些植物會招募一些“小朋友”:生活在其根部隆起處、從空氣中獲取氮的土壤細菌。一項新研究表明,維持這些搭檔的成本很高,以至于一些物種放棄了這些微生物園丁。
來自10個植物家族的物種,包括花生、豆類和含羞草樹,都能夠在貧瘠的土壤中茁壯成長,因為它們與所謂的固氮細菌結合在一起。但植物生物學家一直困惑,為什么這個王國里的另外18個家族,甚至是這10個植物家族中的一些物種,并未進化出這種有益的特性。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對7種固氮植物物種的基因組及其3個不固氮的近親物種進行了測序。他們將這些植物的基因構成與其他27種植物(其中18 種是固氮植物)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分析表明,形成這種搭檔關系的能力從可固氮的10個植物家族的共同祖先進化而來,但由于該植物的一個關鍵基因與變異細菌結合或一起消失,這種能力至少丟失了8次。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科學》雜志。
傳粉昆蟲和其他某些動物對植物授粉具有重要功能。沒有這些花卉訪客,許多野生植物的繁殖情況會很差,或者根本不能繁殖,進而可能會影響生態系統。據悉,超過四分之三的重要作物是依靠傳粉者才能實現優質、高產,失去......
轉錄復合體將DNA轉錄為RNA,是遺傳信息由細胞核向細胞質轉遞的基礎。由于核小體與基因組的緊密結合,轉錄復合體需克服核小體障礙進而確保功能基因的表達。染色質重塑復合體(ChromatinRemodel......
12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彩吉團隊和張盛春團隊合作的最新成果。他們研究發現了植物特有囊泡運輸調控因子BLISTER(BLI),并揭示其調控Ret......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率先發現雙生病毒可以時空調節植物的應激反應,適時操控下游基因的表達,促進病毒積累和侵染的新機制。該研究為深入了解植物應激反應在病毒侵......
開發植物的抗病基因是防控病蟲害最經濟也最高效的手段,但植物是如何識別病原微生物、并在此基礎上激活自身免疫系統的,一直是植物病理學領域的核心科學問題。近日,《自然》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揭示了植物與病毒間......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聯合美國康奈爾大學在植物寄生線蟲調控寄主自噬體通路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NewPhytologist。自噬是真核生物中一種高度保守的生物學過程,它利用雙層膜結構......
近日,蘭州大學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生態學院青年研究員劉向課題組依托甘肅甘南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生態學》發表題為《生物多樣性對植物葉片真菌病害稀釋效應的尺度依賴......
染色質經過螺旋纏繞濃縮形成染色體的過程,對于維持真核生物細胞正常體積至關重要。之前的研究表明染色質濃縮發生在異染色質區,而常染色質區為方便轉錄過程則停滯在松散狀態不被濃縮。近期,來自清華大學和英國約翰......
王文采■本報見習記者田瑞穎11月16日,北京城的植物撲簌簌掉葉子的時候,王文采走了。他96歲的人生與植物緊密纏繞,發表了28個新屬、1370個新種,是我國發表植物新類群最多的學者之一。他傾盡一生為植物......
12月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周倩、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教授鄧興旺、研究員郭立團隊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員從一種從死體營養型植物病原菌番茄匍柄霉中發現了一種低毒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