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15 11:39 原文鏈接: 新時代,新使命,新機遇環保產業迎來大考

      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環保展,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CIEPEC)近日在北京開幕。展會一改過去的雙年展,變為一年一展,以應對新時代對新興產業的新要求。

    圖片.png

      “我不同意網上最近流行的一種觀點,即環保產業不是支柱型產業,國家應該調整其定位。”展會主辦單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秘書長易斌在展會期間接受中國環境報國際環保展覽會新聞直播間采訪時表示,國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把節能環保產業等綠色產業作為支柱產業支持,在制度和政策設計上沒有任何問題,到2020年前后有望實現其發展目標。

      這是環保產業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的重要窗口期

      環保產業迎來大考

      巧合的是,展會開幕當天恰值高考第一天。當前形勢下,對于環保產業來說,何嘗不是一次大考。

      在易斌看來,眼前的大考就有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戰役和四大專項行動,3年內要取得明顯成效,這離不開環保產業的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不久前剛閉幕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都將“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環保產業如何承擔使命和責任?

      “環保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具備了一定基礎,但是總的來講,還不像其他新興產業發展那么快,特別是環保產業的中小企業比較多,要擔當這樣一個艱巨的歷史任務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樊元生在中國環境報國際環保展覽會新聞直播間表示,環保產業在新時代、新興產業中的地位已被多次明確強調。按照中央的要求,產業要做好準備,盡快彌補自身發展中的不足。“從這個角度來看,環保產業的機遇來了,挑戰也來了。我們要抓住好機遇,迎接大挑戰,做好充足的準備,完成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他指出。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科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懷平坦言,身處環保產業,企業的責任非常重大。當前,政府給企業以較大的支持,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發展窗口期,條件比較有利。企業能不能創造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產品和服務是重要問題。

      “任何一個產業,最終都要用產品和服務來贏得市場。當前生態環保領域,標準在提升,環境在改善,產品也需要不斷提升。這是我們環保產業產品創新、服務創新一個很重要的窗口期。”劉懷平接受中國環境報新聞直播間采訪時表示。

      困難是暫時的,要有健康心態

      環保產業面臨利潤受擠壓、資本流失的階段,產業界應保持理智,穩住腳步,突破瓶頸

      “近年來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發展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到了螺旋上升的關鍵時期,或者說是困難時期。”劉懷平認為,如果在這個關鍵時期,不搞好、分析好一些問題,會對整個環保產業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大量國外產品和技術進入國內,對國內產業形成沖擊,也會導致人才和資本的流失。

      易斌也表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總體上是動態變化的,一些老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同時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一些新問題顯現出來,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一是環保產業有效投入或需求總體上仍不足。我國環境保護投資占GDP比重自2010年達到一個高峰之后(1.8%),近幾年出現明顯下降趨勢,2016年只有1.2%,污染治理投資只有9200多億元。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的環境治理需求受債務水平、財政支付能力等限制,沒法形成切實有效的需求,而是采取各種形式向環保企業轉嫁債務,也導致有效需求不足。

      二是鼓勵創新的體制和市場機制不健全。一方面,現有的科研體制導致研究與應用脫節,真正市場需要的創新沒人做,或者做了以后成果沒實現產業化;另一方面,市場招投標、監督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新技術推廣難、低價中標大行其道、抄襲等現象得不到遏制,大大地影響了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此外,營商環境不理想、融資難、PPP亂象等也是目前產業界比較突出的問題。

      “我認為問題都是暫時的,其實很多產業如光伏、風能,都走過一個利潤受擠壓、資本流失的階段。”劉懷平建議,在這一困難時期,產業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推動。第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國家從財稅、金融、宏觀、科技等領域加強引導,對創新技術和產品在稅收、價格、金融等方面給予扶持。第二,產業界應該保持健康的心態,對惡性競爭、低價競標等亂象保持理智,穩住腳步。三是加強對科技、人才的培育,突破現在環保產業的瓶頸。

      樊元生表示,當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優惠電價、脫硫脫硝補貼、費用減免等。但面對繁重的治理任務,還需要出臺更多優惠的經濟政策來支持。

      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期

      環保產業要一直保持創新力,過去沒有接觸到的新問題,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解決

      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統計,2017年,環保產品(設備和材料)、環境服務業和廢棄資源綜合利用三大核心業務的營收達到1.76萬億元左右。其中,環保產品約5950億元,環境服務業約7550億元,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4100億元以上,全行業的增長在17%左右,利潤率約12.5%。

      “根據協會長期以來的調查統計和產業發展分析,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期,產業結構處于深刻的變革之中,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主題。”易斌表示。

      近些年來,創新給環保產業帶來了一些可喜變化。一方面,主要領域的技術裝備水平、技術性能和經濟指標以及可靠性水平與國際上基本處于同等水平。此外,2012年以后我國環保相關SCI論文數量與美國持平,后發優勢比較明顯,2008年以來處于法律有效狀態的發明ZL超過日本、美國等國家,目前已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2015年以后,環境服務收入首次超過設備、裝備、產品收入,2017年已經達到65%以上。 以小流域、區域、城市、產業園區為對象,以投資建設運營管理、PPP等為服務模式的綜合環境服務得到快速發展;環境調查、環境風險評價、污染源解析、環境規劃、環境管家等咨詢服務以及環境監測社會化等快速發展。

      “2000年以前,我們在分析環保產業市場的時候,污染防治市場的收入一般只占到污染治理投資的50%~60%,現在達到1.25倍以上。”易斌表示,技術+商業模式“雙創新”使環保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市場領域擴大,同時減輕了對政策和投資的過度依賴。

      “環保產業要一直保持創新力,因為經過前一階段的治理,有一些污染問題還沒有成熟的技術和裝備來解決,還有一些過去沒有接觸到的新問題,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解決。”樊元生表示,我們要加大創新研究的力度,增加創新研究的經費,通過研發出新的環保技術和裝備,為環境治理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在龍凈環保董事長林冰看來,中國所有產業的創新發展,主要有兩個趨勢,一是互聯網+或者數字化,另一個是生態化。作為互聯網行業的過來人,林冰表示,正是基于以前的從業經歷使她更早考慮產業互聯網。

      “過去,我們認為環保產業就是污染防治,要么對大氣污染進行治理,要么對水污染進行治理。從互聯網角度看,這都是孤島化思維,沒有形成一個大的平臺式可管控的模式,這是產業原來的特點。但如果站在產業的宏觀狀況去看待,跳出以前的格局,眼界和思維模式就不一樣了。”林冰認為,企業應該思考,如何順應國家形勢需要進行產業的變革,產業已經到了需要變革的時期。首先應瞄準政策的發展趨勢,宏觀形勢和市場的痛點難點,設計出能解決市場難點問題的技術和方案。其次,要了解客戶的需求,提供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要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才是產業核心競爭力所在。第三是要跳出項目思維,按產業格局進行設計。

      “就像IT行業一樣,它的產業周期是不斷提高性能,創新更便捷、更便宜的產品和服務,為人類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和福利的過程。這應該是我們所有的環保產業從業者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林冰表示。


    相關文章

    國資占領高地,民企圖生存——環保市場的新變革

    國資占領高地,民企圖生存——環保市場的新變革需求催生當下的大環境對環保企業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國家、銀行、股市等多個層面都在實行有利于環保企業發展的舉措。國家層面上,相關環保標準一直在提高,對于污染嚴重......

    水處理行業細分領域固廢處理和環境治理市場需求巨大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的讓人猝不及防,庚子鼠年的正月,為阻斷疫情傳播,很多人被動“宅”在家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積極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國各地采取了多種防控措施,包括減......

    我國環保產業現狀:工業危廢增速高垃圾焚燒缺口較大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5.5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643.0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為81......

    2019年環保產業的10件大事

    1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兩度考察黃河,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

    一文讀懂環境政策轉變與環保產業轉型

    一、我國環境政策的轉變(一)由依附型政策向自主型政策的轉型。第一,環境政策受經濟政策支配的地位有所改觀,甚至環境政策開始影響經濟政策,2013年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倒逼各地區改變經濟政策,......

    一文解讀我國環保產業稅收優惠政策

    前言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為鼓勵和扶持企業或某些特殊行業的發展,運用稅收經濟杠桿進行調節的一項靈活措施。現階段,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基本原則包括:促進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環境保護與節能......

    增長迅速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將達2.1萬億元

    日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聯合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對外發布《中國環保產業分析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連續第二年發布此報......

    環保產業分階效應分析:我國處于環境問題集中爆發時期

    一、環保產業的分階界定傳統環保產業的界定和分類長期以來沒有達成共識,官方給出的標準和分類只是限于分類的包容性和統計的需要,主要是以環保產業的功能不同為分類標準,將環保產業分為四大類:環境保護產品生產、......

    資金不足、創新能力弱陜西省節能環保產業企業調查報告

    節能環保產業是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裝備保障的產業,黨的十九大將“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資源循環利用”作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任務......

    年增長率16%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報告(2018)正式發布

    日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對外發布《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連續第二年發布此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3500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