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27 16:21 原文鏈接: 淺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內容、意義和存在問題

      摘 要:食品安全著重于食品在加工和儲藏過程中,在生物、化學和物理危害的影響下受到的一種偶然的污染。食品安全危害主要類型包括微生物、化學物質和異物。這種食品的非蓄意污染能夠根據加工的類型合理的預測出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是通過系統和持續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監測數據及相關信息,并進行綜合分析和及時通報的活動。 
      引 言: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蘇丹紅、三聚氰胺、羅丹明B、速凍食品金葡球菌、食品添加劑超量,超范圍使用和塑化劑事件,日漸凸顯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對于食品、衛生行業具有重要意義。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國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趨勢,確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來源,掌握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評價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污染控制水平與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效力,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風險預警、標準制(修)訂和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了解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發病及流行趨勢,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預警與控制能力。二是通過風險監測,了解掌握國家或地區特定食品或特定污染物的水平,掌握污染物變化趨勢,開展風險評估并適時制定修訂食品安全標準,指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三是通過風險監測從一個側面反映一個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水平,指導確定監督抽檢重點領域,評價干預實施效果,為政府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科學信息。 
      由此可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是依法監督管理食品安全的重要技術手段。只有通過有效實施風險監測,才能真正建立起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為基礎的食品安全科學監管機制,真正做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測、干預、實現預防為主、先發制人的監管理念。 
      近兩年來風險監測存在問題: 
      (1)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存在監測能力不足,檢測機構監測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表現在設備短缺、人員缺乏、經費不足等多方面。 各級監測機構用于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儀器與設備總體不足, 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以及各省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地級市,其設備嚴重缺乏。監測技術人員不足則是各監測技術機構普遍存在的大問題,從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專業人員缺乏。盡管政府加大了監測經費投入, 但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的需要, 食品安全監測工作的投入還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 
      (2)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協調機制不完善,《食品安全法》對各相關部門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中的職責有了明確規定。雖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是衛生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并聯合下發,但各部門間尚未形成部門間協調的工作機制,目前存在由于食品安全分段監管體制而導致的“分段監測”現象,存在監測資源分散、優勢資源共享低以及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 未形成覆蓋整個食物鏈的綜合監測機制。 建議國家應加強部門間信息溝通機制,切實做到資源共享,積極探索建立與目前食品安全分段監管相適應的全食物鏈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綜合體系, 實現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無隙對接。 
      (3)一直以來,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對象僅限于已確知有毒有害的食品以及食品原料,食品召回也針對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以及對人體健康造成危險的食品。而對不斷涌現的新食品、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以及新涌現的生物、物理、化學因素、食品加工技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和危害,沒有開展科學風險評。 
      保障食品安全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和責任。各國政府和相關國際組織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減少食源性疾病、強化食品安全體系方面不斷探索,積累了許多經驗,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在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構成的風險分析理論與實踐上得到廣泛認同和應用。我國于2009年6月正式實施《食品安全法》,衛生部負責制定、公布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目前已會同有關部門成立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并發布實施了相關的管理規定。同時,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也正在建立。 
      在我國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尚不規范,食品生產經營中摻雜使假等違法行為還時有發生,傳統的食品污染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又不斷發生,情況表明,我國仍處于食品安全事故風險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所以我們應充分認識食品安全監測任務的復雜性及艱巨性,以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發揮質檢部門在食品風險監測中的有效作用,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相關文章

    2025年加大全國食品安全抽檢力度

    市場監管總局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制定了2025年全國食品安全抽檢計劃,緊盯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兩超一非”、果蔬保鮮劑濫用等突出問題,聚焦校園食堂、網絡銷售、連鎖快餐店、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場......

    烏魯木齊從嚴落實添加劑新國標

    近日,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24)正式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市場監管局以新國標實施為契機,多維度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合規生產。在標準解讀方面,該局先后組織......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要求》國家標準發布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要求》(GB/T45222—2025)國家標準。該標準將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明確了食品安全事......

    【國抽細則】島津全方位助力2025年食品安全國抽項目(上)

    近日,《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2025版)》(后簡稱《國抽》)已公布,小編對比了2024版,主要變化點總結如下:●2025版國抽細則共計39大類食品。其中增加9個細分類,分別為餐飲食品類的涼皮(自......

    數智化推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數治化

    外賣商家違法行為行政公益訴訟監督模型流程圖。近年來,網絡餐飲行業發展迅速,但也存在經營不規范等現實問題。安徽省淮北市檢察院在貫徹落實最高檢部署的“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中,發現網絡餐飲......

    2024年我國新批準發布104項食品安全領域國家標準物質

    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新批準發布一批食品安全領域國家標準物質,涉及食品、農產品質量檢測等方面。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45項,國家二級標準物質59項。新批準發布國家標準物質有助于監測和控制食品中農藥獸......

    福建5部門聯合部署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為推進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保障在校師生用餐安全,近日,福建省食安辦、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文部署加強全省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開學季校園食品安全。5部門要求,各地要......

    天津、河北檢察機關已對“油罐車運輸食用油”案提起公訴

    2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做客“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最高檢廳長訪談時介紹,2024年,最高檢依法加大對危害食藥安全犯罪重大敏感案件的督辦指導......

    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為深入落實“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則,推動生產經......

    國務院食安辦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近日,國務院食安辦聯合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聚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管理責任和現代化治理水平,部署各地進一步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